探析安徽庐剧的价值定位

2015-03-19 02:49顾婷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唱腔安徽文化

顾婷婷

(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探析安徽庐剧的价值定位

顾婷婷

(巢湖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庐剧以安徽地域为中心,生于农耕文化,以地方人文色彩为特征,流传于草根阶层,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质。本文将从积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丰富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及积累推动学术发展的研究价值三个方面来阐述新时期发展庐剧的价值定位。

庐剧;价值;功能;发展;定位

庐剧,又称“倒七戏”,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1985年安徽巢湖烔阳河镇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石碑记载可以推测庐剧兴于民间,并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受众群众的视野转变,庐剧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因此积极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庐剧文化亟不可待,作为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戏剧之一,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是否被现有大众所认可,重要的是其能否传承艺术文化、丰富社会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并能积累推动学术发展。

一、积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定位

(一)以地域为中心的“一戏三派”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安徽正式建省,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境内有朴实的山寨、温婉的水乡。人文荟萃,稻香鱼肥。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与丘陵、低山相间排列。庐剧就起源于这鱼米之乡,高低丘陵之间。

庐剧在安徽西部及南部一带乡镇、农村广为流传。它与大别山区的民歌小调、说唱曲艺等艺术形式有直接关系,又与阜南、淮北、河南等地的地方戏曲存在着艺术上的借鉴。人文环境的孕育、民间艺术的融合、民间语言的运用、庐剧艺人的创造。庐剧形成以地域为中心、以地方人文色彩为特征的“一戏三派”。

一派以六安、霍山为中心延至寿县、淮南、蚌埠的称西路庐剧(上路),以六安方言为主,叫“嗨子戏”,具有音乐、唱腔粗犷、旋律起伏的特点,有“山腔”之称;一派以芜湖、当涂为中心称为东路庐剧,用芜湖、巢湖方言演唱,受吴越地方戏曲影响,音乐细腻柔和,称为“水腔”;一派以合肥为中心的称为中路庐剧,用合肥方言演唱,兼“上”“下”两路特点,由皖中地区门歌、民歌演变而成,曲风明快、曲调清新。

(二)以地方人文为特征的庐剧题材

庐剧的题材与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与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有很多小戏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构成富有生活情趣的情节,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卖杂货》、《打桑》、《打芦花》、《买线纱》,有描写男女爱情的《春思》、《放风筝》、《张爱女自叹》;有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并与剥削者斗智斗勇的如《卖棉纱》,有表现底层百姓个性缺点的《借罗衣》、《单怕妻》、《劝赌》;有百姓喜闻乐见的神话剧目《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巢湖地志有关的传说剧《陷巢州》等;也有紧跟当地革命背景,叙述皖西大别山农村革命的历史题材《野菊花》、《霜天红叶》。从这些剧目可以窥探出庐剧的题材、剧情主要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文化、习惯、喜好、所处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庐剧中的嬉、笑、怒、骂均显示出底层人民的酸、甜、苦、辣。

(三)以地方语言为特色庐剧方言

庐剧吸收融合了许多具有乡土特色的方言俗语。

1.地方方言

氏:(白)你这老东西,要她拜什么寿,来家现世!(丢人)

大:(白)哎呀,你可是寿保?我倒认不识(不认识)你了!

——《荞麦记》

李:(接唱)先生吃酒回来转,找你师娘要茶餐,要说你师娘没有干办。(才干)

李:(接唱)只为冬厨担水事,来找英台“小老汉”(对喜欢的儿子的爱称)

李:(接唱)众堂学友都好教,只有英台“小浓包”(没用)……师娘看见不过意,一起跑来一气跑……(一口气跑过来)

伯:(唱)小兄弟青天白日好尖眼(眼神很好)

台:(唱)架子上头打游秋(荡秋千)

伯:(接唱)一把抓住绿袖子,你如跑掉算你“猴”(调皮)

——《梁山伯与祝英台》

2.地方俗语

狗子头上长角——装佯

我属西北风的——说变就变

花盆装水——漏底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我二人墙头栽菜两无缘。我与你切断青藕藕断丝不断。我二人快刀切葱两头空。我与你老牛上山分别路,小马下山马蹄圆。

——(转引自郭兴红.《安徽庐剧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地方发音

庐剧流行于江淮之间,语系以江淮地区发音为基础,与普通话相比有一定区别,如“n”“l”不分,将“娘”念成“凉”,中路庐剧中流行合肥方言,“j”说成“z”、“x”念成“s”,如“老母鸡(ji)”读成老母子(zi),稀(xi)烂读成si烂。东路庐剧运用芜湖方言,“哪个”说成哪guo,吃饭说成qi饭,熄火说xie火。

在歌词中间夹杂方言,从一个层面来说更贴近当地民众,贴近民俗、民风,也更容易被当地的受众所接受,便于在一定范围所流传;从另一层面来说歌词中夹杂大量的地方语言,从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庐剧的受众体,不易被地区以外的受众所接受。

(四)以乡间小调为基础形成的唱腔

庐剧乡土气息较浓,吸收了民歌、山歌。霍山县文化志记载:“本县小戏(庐剧)的传统唱腔,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与本县的民间歌舞有亲密的血缘关系。”由此可以推测庐剧唱腔来自民间歌舞、小戏,边歌边舞,期间与徽戏、京剧一度融合,丰富表演形式。有两种唱腔,一种是“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另一种是“花腔”。

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唱腔特点以“悲苦、缓慢、‘土’味十足”的哭腔为主。迎合了当地老年民众的审美需求。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语三小戏,活波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腔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于两者之间。

从派别、题材、方言、唱腔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庐剧作为安徽的传统剧目之一,以安徽地域为中心,生于农耕文化,以地方人文色彩为特征,流传于草根阶层,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特质。

二、丰富社会生活的价值定位

庐剧最初是人们闲暇时自娱自乐的产物,农忙闲暇时,人们在田间、山间高歌一曲,抒发情感,庐剧具有浓郁的“山野阡陌”的特点,其创作者与表演者均由山野的劳动人民完成。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现状、爱情生活。渐渐发展为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祈愿祝福,甚至乞讨均有相关的表演,在乡村、山野进行演唱,目的是为了祈求丰收、祭祀神灵,通过演绎庐剧以求农事丰收、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万事顺达,通过庐剧表达百姓的自然情感;后期成立社班有组织的四处演出,由最初的一两人到形成庐剧团,演员多为农民,他们在农闲时临时组团结社进行演出,其演出场所多局限在安徽、江苏的农村地区。到新中国建立初开始出现正规的剧团,据统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专业的庐剧团多达三十多,辉煌时期庐剧团人数多达到三四百人。庐剧社团的兴起到壮大从一定程度表现了受众的需求。由此可见,庐剧具有娱人、娱神、自娱的社会功能,其剧目的表演、传播顺应了一个时代的时代需求,丰富了当地人民生活。

三、积累推动学术发展的研究价值定位

(一)庐剧本体的改良

庐剧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受众群众的视野转变,庐剧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庐剧新中国成立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一些改良。如在伴奏乐器上进行调整,伴奏由最初的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唱腔和表演,剔除了京剧、庐剧混杂的形式,重点发挥了本土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剧本创作上加强时代背景的实效性。如专业人士整理了一批传统剧如:《乌金记》、《双丝带》、《双锁柜》、《张太和休妻》等作品,同时创作了现代新剧《李华英》、《程红梅》和民间神话剧《陷巢州》;演出平台的转换,如《借罗衣》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情仇》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播放。这些本体呃改良从一定程度上让庐剧能够与时俱进,扩大了传播途径,也无形中拓展了受众群众。

(二)成立专业机构

1969年成立演出团体——合肥市庐剧团。目前已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双锁柜》等。

2007年在合肥正式成立了安徽庐剧研究会,主要由合肥庐剧院、皖西庐剧院等十多个庐剧团体组成,庐剧研究会的成立一是可以让年轻一代了解庐剧历史、明确自身使命,让老一代庐剧精英和社会贤达人士奉献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提供一种氛围。二是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三是为老、中、青庐剧工作者提供一个纽带,使几代庐剧人沟通起来更加便捷。

庐剧以安徽地域为中心,生于农耕文化,以地方人文色彩为特征,流传于草根阶层,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作为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经历了发展——兴盛——衰败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庐剧有过在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但庐剧的传承和发展饱经沧桑,这与多年来缺少对庐剧发展明确的方向和缺乏有效的改革措施及相关具有成效的研究体系。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庐剧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庐剧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及浓郁乡土韵味的庐剧,在新时期发展、弘扬、传播庐剧具有积淀传统音乐文化、丰富社会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及积累推动学术发展的功能价值。希望能以列入“非遗”文化名录为契机,着力保护与传承,并因地制宜的进行改良,以期能确立该剧在安徽乃至全国戏曲届的独特地位。

[1]郭兴红.安徽庐剧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霍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霍山县文化志》(初稿)[Z].1988,(5).

[3]邓国宝.安徽省志[Z].01卷 总述《安徽省志.安徽建省》编撰委员会,1999,(9).

[4]张宇.戏曲与三农文化——以安徽庐剧考察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54~156.

[5]王佳佳.庐剧与皖中地区民俗文化[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5.

[6]王英俊.安徽庐剧传承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黄梅.西路庐剧的音乐美学特征[J].滁州学院学报,2010,(6).

2095-4654(2015)06-0146-03

2015-03-17

2014年安徽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庐剧的研究》(SK2014A324)成果之一

J609

A

猜你喜欢
唱腔安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谁远谁近?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