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2015-03-19 11:42杨天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入党考核

□杨天红

大学生党建工作即在高等院校中发展、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的意义

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力度不断加大,大学生党员的人数逐步上升,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党建工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状。想要赢得未来,就必须把青年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由于部分高校党建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质量评价标准理解不够,无法将大学生党员的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综合考虑,导致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上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高校实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上,也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也有些高校信奉“社会工作论”,认为只有优秀的学生干部才能在社会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只把优秀的学生干部列为发展对象。更有一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求全责备,无视学生为入党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反而在考核标准上洗垢求瘢,打击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将许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

(二)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入党前和入党后发展标准的不协调。许多高校的党建组织只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对已经成为党员的大学生不管不问,直接表现为不能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对正式党员没有定期的考评,没有党内活动等,导致大学生党员党性下降,缺乏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无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教育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机制中同样存在着入党前教育多,入党后教育少的现象,从发展对象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开始,就忽略了对大学生党员党性的教育,只是要求定期上交党费和思想汇报。同时,缺乏自我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也是传统教育机制中不容小视的弊病。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保障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针对目前各高校构建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党员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入党标准是保证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基础。一是中国共产党是具备先进性的政党,对每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员都有严格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章》中规定的党员要求也就是大学生党员的基本标准。二是要规范大学生党员的历史标准,即全面客观地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政治立场和对重大问题的看法进行审查,了解其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否支持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有过反党、反社会的行为,直系亲属的政治面貌如何等,规范历史标准可以从根源上把不符合入党条件的大学生挡在党外。三是要明确大学生党员的具体标准,不但要从政治素养、学习成绩、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要求,还要考察大学生党员的群众基础,确保将合格的大学生吸收进党的队伍中来。

(二)构建严谨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一是要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大学生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经过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等几个阶段,高校党建部门在每个阶段都要按规章制度和党员标准对发展对象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对发展对象进行一定的考核评价。二是要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档案。高校党建组织应为每一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建立独立的、全程跟踪的档案,不但方便归纳管理大学生党员的入党材料,还能如实记录培训信息和奖惩情况,反映党员在各个时期的学习、思想、工作状况,便于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培训和管理。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党员发展环境。采用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校园内形成宏扬共产主义精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良好氛围,鼓励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的环节、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载体三个方面。完善党员教育的环节要求高校党建组织应有针对性地对处于不同入党阶段的发展对象进行分别教育。入党前,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入党的愿望,通过党知识竞赛、政治座谈会、革命题材影视欣赏等趣味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入党的兴趣;入党过程中,端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强化发展对象的政治素养,加深发展对象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解,培养发展对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入党后,也要不断注意对党员党性的再教育,提高党员的荣誉感,通过支部大会和实践活动,不断更新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念。与时俱进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因此,党建工作的教育内容也要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但要有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同时要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随着科技的发展,党的教育的载体也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报告会议、党校学习了,本着“大学生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的原则,“互联网党校教学”、“大学生活区实践活动教学”极大地开发了高校党建工作培养教育大学生党员的阵地,使大学生真正融入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四)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考评机制。完善的考评机制是构建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证机制的关键。从内容上来讲,不但要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念、思想品德进行定性的考核,也要对他们的学习、工作进行定量的考核,并采用针对性指标和可比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从考核时间上来讲,不但要定期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也要不定期在生活中进行审查;不但要在入党前和入党过程中进行考核,入党后要经常更加严格进行考评,对表现差、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实行预警劝退制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保障机制,以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1]周南平,葛敏.提高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单晴雯,王宗广,李华涛.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2011

[3]陈灿芬.试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理论,2010

[4]袁贵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1

[5]粟道平,普映,王建红,陈果.对增强大学生党员组织归属感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6]雷祖军.充分发挥高校关工委在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入党考核
内部考核
憨娃入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完善刑事辩护权保障机制的思考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