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

2015-03-22 03:47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铁马屏蔽门扶梯

李 哲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

李哲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摘要:结合地铁车站特征,通过分析客流组织原则、客运安全关键点,保障车站安全、有序开展好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落实车站客运安全工作。

关键词: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探讨

1地铁车站大客流风险

1.1 易发生踩踏事件导致群死群伤

踩踏最易发生在空间有限且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在人员密集处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风险始终存在,节假日期间,发生这种事件的几率较平日高出许多。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许多踩踏事件,如:1999年5月30日发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地铁的踩踏事件(事件导致53人死亡);2008年3月4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北京地铁东单站5号线换乘1号线的南侧通道内,发生踩踏事故,至少造成11人受伤。

1.2 易发生人员滞留在车门与屏蔽门之间或乘客被挤落轨道事件

由于地下空间有限,而且站台上有上、下车两个方向的客流,如果过度拥挤或者组织不当,极有可能导致乘客被挤落轨道或者乘客滞留在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站台屏蔽门和车辆客室车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满足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有一定摆动的需要,这导致了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在200 mm左右。)如:2001年12月4日上海地铁乘客坠落站台事故、2006年10月23日北京地铁乘客坠落站台事故。

1.3 易发生乘客在自动扶梯、楼梯摔倒、摔伤等事件

由于地铁地面与站厅、站厅与站台连接通道有限,大都是通过扶梯、楼梯相连接,势必会导致大量乘客在扶梯、楼梯处集中并拥挤,一单组织不当大大增大发生群里性伤亡的风险,如: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发生扶梯异常致25名乘客受伤事件;2011年11月14日北京地铁望京西站乘客在扶梯摔倒致6名乘客不同受伤事件。

2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客运组织的基本原则为“安全、及时、有效”;

现场遵循“能疏导,不控制”的原则,车站根据本站的客流特点及设备和设施的设置情况,制定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充分利用车站设备和设施,尽量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确保客流顺畅。

2.1 单站级客运组织原则

单站级客运组织遵循“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原则,一般采取三级客流控制措施。发生突发大客流时可根据现场需求同时采取多种客流控制措施,以达到客流“有序、可控”的局面。

2.2 换乘站客运组织原则

换乘站客运组织以“安全、可控、统一”为原则,大客流组织由客运压力较大线路的值班站长担任整个换乘站客流组织的指挥者。换乘站客流控制同时遵循“由下至上,由内至外”和“先控制入闸客流,再控制换乘客流”的原则,确保站台安全性,避免客流失控。

2.3 线网联控组织原则

开展线网联控以优先满足主控站的客流疏导,缓解高满载率区段的客流压力为原则。主控站本站出现大客流或连续多个区段满载率偏高时,辅控站需采取限流措施满足主控站的客流疏导以及缓解高满载率区段的客流压力。

3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客运安全关键点

3.1 站台

(1)做好乘客候车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设置栏杆、增加引导标识、增加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让乘客均匀分布候车。

(2)让小孩、老人、孕妇、抱婴者、携大件行李者到爱心候车区上车,组织乘客排队,维持乘客排队候车秩序,尽可能多的留出下车通道。

(3)关注乘客上下车动态,防止乘客抢上抢下,确保乘客安全。

(4)注意对站台屏蔽门处维持上下车秩序用的伸缩带、铁马的安全监护,避免其绊倒乘客、撞击屏蔽门或卡入车门/屏蔽门缝隙中。客流组织结束时,必须“物随人走”。

3.2 站厅

(1)车站客流组织需合理利用车站空间,扩大乘客等候区域;通过设置栏杆、安排员工引导等方式控制乘客流向,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确保客流顺畅。

(2)客流控制时铁马需根据阵型摆放整齐,两个铁马的连接处需使用扎带等使其牢固。设置铁马阵型时,可使用三角形、长方形等多种阵型,增加稳固性,防止乘客推挤时阵型变形甚至将铁马推倒。

(3)客流控制完毕后,车站需立即回收相关客运物资,不得对客流的正常通行造成干扰。

3.3 扶梯

(1)扶梯客流控制点的选取距扶梯/楼梯口应有2 m以上缓冲空间,控制口宽度不得大于扶梯/楼梯口宽度。在特别拥挤的扶梯/楼梯口应安排人员引导乘客有序进入,以防止乘客被挤伤,并方便协助乘客进入扶梯/楼梯。

(2)关注扶梯的运行情况,在实施客流控制需关停扶梯时,应提前进行广播宣传,提醒乘客注意,确保扶梯上乘客疏散后,方可关停扶梯。

(3)关注扶梯/楼梯口乘客上下车动态,灯闪铃响时阻止乘客上下车,防止乘客抢上抢下。

(4)控制点的铁马使用扎带固定,应遵循“渐进缩小”原则,摆成喇叭口或斜口,不宜垂直控制,有条件及必要时应设置多道控制点以减少冲击力。

(5)控制点放行前先做广播宣传,逐渐解除拦截,避免通行客流拥挤,造成安全事件。

3.4 入闸机

(1)客流控制时每组进闸机需保证至少开放2台,可采取进闸机前设置回形阵(宽度够一人通行即可)或在进闸机

前拦截、分批放行的客流控制方式,尽量不采用直接关闭进闸机的客流控制方式。

(2)客流控制时需关注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引导其快速入站。

3.5 出入口

(1)车站客流组织需合理利用出入口空间,原则上不关闭车站出入口闸门;通过设置铁马进行控制,视客流增加情况分批组织乘客进站,安排员工引导,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确保出入口安全有序。

(2)组织乘客分批进入时,需增加人手,关键点要专人把守,“控、放”要由专人指挥。“控”前做足准备工作,“放”时提醒乘客不要抢行,避免群伤事件。“控、放”时的铁马、告示摆放要合理,避免绊倒乘客。

(3)客流控制完毕后,车站需立即回收相关客运物资,不得对客流的正常通行造成干扰。

3.6 区域负责制

(1)车站客流控制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在站内划分客流控制区域,各客流控制区域需安排负责人负责本区域的客流组织工作,各区域负责人互相联系,将各个区域的情况互相通报,并且向总负责人汇报。

(2)负责人根据各区域客流情况,指挥各区域的“控、放”工作。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线网的不断发展,地铁必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地铁车站的客流量也会越来越大,要保证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时的客运安全除做好上述描述工作之外,地铁运营单位还要设法保证地铁设备的运行质量、优化行车组织挖掘运能、协调外部支援力量、加大乘客安全出行的宣传引导、引入科技防控力量(如人流密度检测报警系统等)等全面谋划、整体协调,才能确保大客流组织安全、有序,进而提高乘客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利明.地铁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8).

[2]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评析[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侯永朋.广交会大客流下的地铁运营组织[J].都市快轨交通,2011,(5).

[4]金贵林.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运营组织及其评价[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7).

[5]秦国泰,陈燕申,张素燕.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编制研究[J].城市交通,2008,6(3):6-9

收稿日期:2014-12-12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8-0177-01

猜你喜欢
铁马屏蔽门扶梯
铁马冰河入梦来
拆梯人和扶梯人
关于CAN总线的地铁屏蔽门控制思路论述
安全乘扶梯
7次备战 67岁考生拿下“法考”
莞惠铁路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的研究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东莞地铁2号线屏蔽门系统控制功能分析
乘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