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2015-03-24 22:12王晓红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阻塞性通气药物

王晓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王晓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主要以气流交换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也由于呼吸功能受损而降低,疾病的恶性转归就是患者的肺功能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式相对较多,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时应该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起点,分析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临床治疗时更具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治疗;肺功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还有社会生态环境改变、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且患者的气流受限的程度会随着疾病的发展呈进行性加重[1]。严重的气流受限不仅会因乏氧导致患者身体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受损还会由于乏氧带给患者一种濒死感,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所以,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用药,这一方面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另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国内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指南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预防并阻止疾病的进展的,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还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为主[3]。本文将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起点,分析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的治疗方法,现综述如下。

1 药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以及其他药物。

1.1 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选药物[2]。不同类型的支气管扩张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进而减缓患者的气道阻力,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β2受体阻滞剂有沙丁胺醇、西洛司特等药物[4];抗胆碱能药物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抗胆碱能能药物可以结合M受体,进而改善患者的肺活量以及有效通气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等。而支气管扩张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过程中常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一方面减少单种药物的应用剂量,另一方面可以延缓患者的耐药性的产生。

1.1.1 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是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该药物在急性发作期应用十分广泛。沙丁胺醇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患者用药后药物能够改善机体肺功能,保持呼吸道畅通。但是,临床上对于沙丁胺醇的最佳使用剂量尚存在较大的争议[5]。研究显示[6],沙丁胺醇最佳使用剂量为2.5~5.0mg之间。国外学者进行了一次研究[7],实验中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分别给予2.5mg及5.0mg,结果显示,不同剂量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不良反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2 西洛司特 西洛司特在治疗COPD上时间相对较短,该药物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一种新型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研究显示[8]:COPD患者每次服用15mg西洛司特治疗,每天2次效果理想,药物能改善患者FEV1水平。同时,研究表明[9],西洛司特在临床运用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多数为胃肠道反应,并无严重不良反应。

1.2 抗炎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由于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引发的患者机体各组织器官发生相应的变化,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也会相应的降低,所以,患者的比较容易并发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之后呼吸道分泌物就会增加,进而减小了患者的呼吸道内的有效腔隙,使患者的通气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10]。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要防治患者发生感染,所以,在患者治疗的时候应使用抗炎药物,常用的抗炎药物有激素类药物以及抗生素[10]。

但是,目前临床上抗炎药物类型较多,如:糖皮质激素、复合制剂、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等,患者在使用抗抗炎药物时必须根据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且患者用药时应该加强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监督,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应该立即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9]。

1.3 其他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还包括α1-抗蛋白酶、流感疫苗、血管扩张剂、麻醉药品、免疫抑制剂、祛痰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维生素D等药物,这些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加肺部的血流量。此外还有增强患者免疫力的作用,降低患者急性期的发作次数,对阻遏与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良转归具有重要作用[11]。

2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的通气,是最直接的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的方式,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使用的机械通气的方式有无创正压通气、有创通气撤机后应用无创通气、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锻炼[3]。

2.1 无创正压通气 目前,业内的学者们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伴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临床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并不能保证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有效通气[12]。并且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会随着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随着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而提高,但是,无创正压通气对意识障碍较轻的患者还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3]。

2.2 有创通气撤机后无创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适用于伴发有较重意识障碍的患者,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且变化比较快,所以,患者一旦使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之后,虽然可以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但是,患者撤机比较困难,患者撤机之后会由于对呼吸机的过度依赖,而导致患者在撤除呼吸机之后呼吸功能减弱或丧失,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死率上升[14]。在患者使用有创正压通气缓解改善呼吸功能之后,继续为患者进行无创通气可以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5]。

2.3 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锻炼 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减少患者呼吸肌的负荷,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所以,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时候辅以呼吸肌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这种综合的治疗方式通常有3种情况:(1)肺功能损害较轻的患者尽量在夜间进行无创通气[16]。(2)肺功能损伤中度损伤的患者可以将呼吸肌肉锻炼以及无创通气交替进行。(3)肺功能损害较重的患者则要呼吸肌锻炼与无创通气同时进行[17]。

3 中医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均有显著效果。(1)补肺纳肾汤。相关学者进行了一次研究[18],研究中将100例CDPO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肺纳肾汤治疗,每组5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2)全真一气汤。相关学者[19]对78例COPD患者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单一全真一气汤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COPD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3)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也是临床上COPD患者中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相关学者[20]对96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苏子降气汤治疗,方药如下:紫苏12g、半夏10g、前胡10g、厚朴10g、云苓15g、陈皮15g、川芎12g、当归9g、红参9g、甘草6g、生姜3片,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4周。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由此看出:苏子降气汤在

COPD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4 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主要以功能锻炼以及营养支持为主。

4.1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肺功能的锻炼,将正确的呼吸方式融入到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的锻炼,使患者的呼吸肌功能有所改进,从而增加患者的呼吸的动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而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促进患者的有效呼吸,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对患者的肺部通气进行有效地改善[20];另一方面是患者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期是患者进行轻度适当的运动,例如步行等运动,你可以改善患者的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患者机体缺氧的症状[21]。

4.2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也是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的的手段之一,患者会因此而食欲下降,同时,患者气体交换受阻还会导致患者的活动量减少,进而使患者的肠蠕动减少,患者对营养的吸收也会相对减少[22]。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大多并发营养不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患者抗感染的能力、促进机体对炎症的吸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的发病率盒病死率均较高,其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病理过程,且患病之后几乎没有治愈的概率,所以,对该疾病的医疗干预仅能是通过药物治疗或是辅助治疗来延缓或阻遏疾病的不利转归,以减少患者的急性期的发作次数。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来控制与缓解患者肺通气受阻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辅以无创正压通气及运动疗法和营养支持,通过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9-10.

[2] 陈开宇,江丽萍,陈盛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2,6:408-411.

[3] 李伟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53-454.

[4] 李发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07-108.

[5] 邱振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6:135-137.

[6] 张春辉,刘少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新认识[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88-190.

[7] Feldman G,Siler T,Prasad N,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dacaterol 150 microg once-daily in COPD:a double-blind,randomised,12-week study[J].BMC Pulm Med,2010,10:11.

[8] 邱小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50-151.

[9] 谭斌,刘芳,邓贤明,等.舒利迭联合爱全乐治疗13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1,5(13):870-871.

[10] 郎莹莹,汤杰,杨佩兰.百部养肺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0,30(9):867-869.

[11] 管剑.甘氨酸茶碱钠合用帕罗西汀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0,22(6):198-199.

[12] 龚永莉.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0-11.

[13] 玉敏,吕静,杜俊凤,等.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60-1562.

[14] 史金英,李艳肖,柴书坤,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10):789-790.

[15] 赵磊,王媛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372-1373.

[16] 莫万勇,李再清,肖进国,等.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5):118-119.

[17] 朱丹,赵建平,陈慧,等.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中炎性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21(13):14-15.

[18] 王树宪.普米克令舒在氧驱动雾化中不同时间应用对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28-229.

[19] 陆建军.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3):4716-4717.

[20] 谭小霞.万托林与普米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88-89.

[21] Keating GM.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powder: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Drugs,2012,72(2):273-300.

[22] 黄宇筠,袁小玲,缪炯燏,等.吸烟与非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3):2542-25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04

辽宁 115200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 (王晓红)

猜你喜欢
阻塞性通气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