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期刊工作的教育属性

2015-04-02 03:14王宏伟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期刊工作教育

王宏伟

(辽宁党刊集团,辽宁沈阳 110016)

据一份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社会期刊的发行量接近整体刊物发行量的一半,英国期刊发行量则占到所有刊物总发行量的80%,美国社会的期刊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75%。另外,在北美,科学家所需信息情报有70%引源于期刊引文。在我国,高校论文的引文中,引自期刊的引文也达达到65%以上。这一切数据都表明了期刊资源在现代科学教育领域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传播教育、交流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学领域、社会领域及教育领域,期刊及期刊工作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教育属性。

一、期刊工作的重要属性

(一)期刊工作的两大属性

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刊物,与其他任何出版物都不同。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当今社会的期刊已经被披上了物质的外衣。期刊可以用来交易、交换,所以期刊应该归属于商品的范畴之中。另一方面,期刊工作就是通过期刊来传播文化,它也受价值规律的约束与支配。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期刊也在宣传思想,传达意识形态,这种传播精神又是物质商品所缺乏的,所以期刊工作还有它的社会精神文化属性,它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归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正突出了期刊能够交流知识信息的能力。通过期刊,人们积累科学知识文化、美化自身的思想意识,这些都间接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就是期刊工作的两大属性对社会的卓越贡献。

(二)期刊工作两大属性之间存在的现实矛盾

期刊本身具有示范效应,因为它不断反映着社会上正在或已经甚至将要发生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说期刊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无时无刻不在接纳、承载和传播着人类的各种意识形态、精神和现实生活状况,正是期刊的这种社会传播,才使得人类的精神成果在很早以前就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世界进行双向联系,多年以来,期刊也因此而保存并延承下来。所以期刊工作所承载的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征服世界的过程,这些记录中的行为都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让人类文明得以不断的前进。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期刊工作的两大属性似乎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作为商品,其属性就要求期刊工作必须遵循和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包括期刊文章的拟题、选材、组稿、排版等等,必须要满足市场需求,了解读者喜欢什么,充分的考虑期刊发行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件商品,期刊考虑商业性、考虑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它的另一大属性——精神文化属性又要求期刊工作必须遵守精神文化行为的产品规律,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优先考虑期刊文章的文化价值品位和内涵。这就形成了矛盾,期刊的创作是要优先考虑商品经济效益,还是精神文化社会效益?从期刊工作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期刊的商品经济效益应该服从于精神文明社会效益。

二、期刊工作的教育属性

明确了期刊工作两大属性的先后顺序,我们就应该认清期刊工作作为社会教育前沿的一块文化阵地,它已经被赋予了极强的社会属性,而期刊工作最为重要的社会属性之一就是教育属性。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刊工作存在于这个社会中就一定会被社会状态、经济、政治等等条件所制约和支配,但是反过来,期刊工作又对社会起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反作用力,在期刊编辑学中被称为期刊功能。期刊工作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那是因为它具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库、知识库、文化库与信息库,这些都是期刊教育功能的基本条件。期刊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才能、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简单说,期刊之于读者来说,具有智育、德育和美育三方面的教育属性。

在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期刊工作自身的教育属性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在期刊中,我们就能找到丰富人们头脑思维的德育、智育及美育。而期刊的反复连续性,也象征着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稳定且重复的过程。通过长期阅读期刊,人们就可以在循序渐进的文化积累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德育、智育和美育。

(一)德育属性

所谓德就是指在哲学、法律、政治、道德等领域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和所体现的社会规范,即思想道德。如果从个体角度看,德指代人的品德,它代表了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行为表现。德育所规范和培养的是人的品德,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的总称。期刊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宣传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力图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形成一种社会一直在进步的意识形态,所以期刊工作的德育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在思想、社会、政治、法纪中遵守道德,守住做人的原则。

在民国初期,世纪之交,中国的知识分子依靠期刊来鼓吹变法图强的社会舆论,他们将期刊称之为“国之利器”,赋予了期刊特殊的政治功利性。梁启超等人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旬刊就是当时发行量和教育价值都首屈一指的期刊。他们在期刊工作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鼓励人们打破传统思维创造新世界。而像《民报》这样的期刊则以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发挥期刊工作的喉舌作用为主题,摘译并发表了宣扬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共产党宣言》,这一做法也开了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河,而将这一思想带入中国的的正是期刊。所以说,期刊工作改变了国人的社会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在德育教育功能方面,是具有积极的开创性的。

(二)智育属性

科学家依靠期刊来寻找参考资源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英国科学家贝尔纳就曾这样说过“现在世界上所有科学成果的发表都是依靠这33000多种科学期刊来完成的。”可见期刊作为一种信息文化载体,给当时的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现如今,科技已经得到了高速发展,期刊也在掌握着社会进步的脉搏,不断更新发表学术见解、探讨学术问题,纠正片面的观点,完善知识的遗漏。所以如今的期刊工作在推广民族科学文化、科学科研成果、国际文化交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读者作为期刊信息文化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在为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而阅读着期刊。

对于读者来说,接受期刊工作所带来的智育动机有几个:首先就是实用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不同领域的期刊从而掌握最新最全的领域动态,通过这种发自人本源的欲望,期刊工作的智育属性就已经潜移默化了读者本身;其次就是人的求知渴望,尤其是对于研究学者来说,搜索大量的期刊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参考借鉴并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以便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所以期刊也被外国人称为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第三就是消遣,当人们需要遣散繁忙的工作生活时,期刊就作为娱乐方式的一种被某些人所选择,这其实也是求知欲望的另一种表现;第四是交流,它体现了期刊的又一大特点。

(三)美育属性

期刊工作对人们的美感教育也是不容被忽视的,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当一篇文字简洁优美、具有相当学术水平与科学思想的论文跃然纸上,我们称它为期刊的内容美,当成功的版面设计、封面设计、完美的色彩及空间体系搭配减少了读者的视觉阅读疲劳,增加了读者的审美愉悦感,我们称之为形式美。这就是期刊工作带给我们的美感教育,如何体会到期刊内在内涵与外在外表的两种美感完全取决于期刊工作者的技巧与用心。这种美感教育让读者会不自觉的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读者的创造能力,并且这种美感教育是让读者最为直观的感受,而美感教育也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可以说,期刊的审美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获得了美感,受到美德教育,提高了对美的鉴赏能力,获得了创造美的方法和技能。

三、制约期刊工作教育属性的问题

制约期刊工作发展的客观因素有许多,这并不意味着办刊人的无所作为,而是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如今期刊在人们眼中的意义和价值。一些期刊工作者在如今这个“金钱经济”的社会中不战自降,在办刊思想上全面丧失,丝毫不去考虑期刊还有育人这一功能属性,而是本末倒置的将经济利益与刊物品位绝对的对立起来,置刊物与办刊人自身的人生追求于不顾。在追求眼前利益与功利的道路上恶性循环,这就导致了期刊品质的越来越低,市场越来越小,最终促使期刊衰败,成为了毫无价值的废纸。

其次,我国刊物工作重量不重质,虽然在市场上一时风光,但是我们却能隐约的看到它背后存在的泡沫和危机,现代期刊工作的发展不能仅仅贪图眼前利益。在2011年,我国期刊销售的收入总额为430亿元,但是年末库存却达到了743亿元。也就是说,用最大的库存来获取销售利益,虽然从表面上看销售是在增长,但实际上背后库存的快增长却让利润在不断下降,这让期刊出版工作一直处于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

最后,就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冲击。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大大冲击了传统期刊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价值,人们已经不愿意再去选择购买甚至阅读期刊,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虽然一些传统期刊已经逐渐进军电子领域,但是由于互联网中对文章刊登的等级审查标准远远不及纸质刊物,使得互联网电子刊物市场完全被那些品位低俗且浮躁的地摊文学所占据,让传统期刊没有了市场,它的教育属性自然无从发挥。

四、不能忘记期刊工作的教育属性

如今,无论是在社会的图书市场还是大学的图书馆中,期刊工作都变得举步维艰,这是因为时代的改变使人们的价值观与认知也随之产生了改变。人们有了更多选择受教育的权利和方式。但是对于期刊工作来说,传播知识,宣扬期刊工作的教育属性应该永远不变。这就需要现实中的期刊工作做到以下几点:

(一)具有卓越的理想

期刊工作既然要发挥教育属性,就一定要有理想追求。有人曾说过“没有理想追求是不能从事期刊工作的”。显而易见,理想决定着事业格局的大小,也决定着人生格局的大小,通过期刊来育人是一件高尚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的期刊工作者一定要满怀理想,将期刊工作的德育、美育和智育宣扬下去,让期刊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二)大胆的刊物定位

期刊工作者应该是拥有探索精神的先锋和新锐,例如在江西,一本叫做《新作文》的期刊就将自己的刊物定位在中国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发展与表现,将最为淳朴和真实的文学展现在读者面前。期刊文章中犀利的笔锋笔触与原味的创新精神,彻底的将“应试教育”从期刊中“驱逐出境”。在这本刊物中,看不到一丝虚假,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学生写作思想保守且怯懦的问题,是一本敢于说真话的刊物。

(三)满足读者的需求

期刊工作最难的部分就是满足广大读者对期刊的需求。如今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期刊工作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多出精品,服务大众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但是作为期刊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到满足读者的需求。但是我们也应该分清读者对期刊需求的高下立判,同时他也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别。所以期刊工作在满足一般读者的正当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由低向高来满足广大读者用户,使每个层次的读者都能感受到期刊的教育氛围。当然,期刊工作还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多出精品。首先,期刊工作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而且每一刊都应该立足于不断推出兼顾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与教育性的文化精品,从而满足大众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其次,要强化期刊工作的编辑能力,丰富期刊的新视点创造能力,让读者每一期都会感觉到新鲜感;最后也要融会贯通,中西合璧,根据自身期刊的体裁多多开阔眼界,将期刊的内容范围泛化,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期刊的教育功能才会被最大化;最后,也要加快强化电子刊物发展的脚步,期刊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如果说传统期刊可能会因为互联网的日益发展而逐渐走向低谷,那么积极开展电子业务,将期刊通过网络的形式提供给读者就是如今期刊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技术层面,期刊应该注重对于电子期刊的设计理念,多多考察现代各类人群对于网络的使用习惯与兴趣爱好。在期刊质量层面,保持期刊的品质与传统期刊一样,具有浓郁的教育传播功能。

猜你喜欢
期刊工作教育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期刊问答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