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平等变动新趋势下的政策选择

2015-04-03 02:57张培丽
关键词:差距人群程度

张培丽 姜 伟

收入不平等变动新趋势下的政策选择

张培丽 姜 伟

针对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一直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应对之道,但是要找准政策的切入点,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准确回答收入不平等现象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经济增长是否能够自动带来收入平等?什么样的政策更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从国外文献综述的视角来看,收入不平等的新变动趋势、经济增长中收入不平等的收敛性,以及教育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效果等研究,都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为我国探讨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和经验研究借鉴。

收入不平等;新变动趋势;政策选择

近几年,围绕收入差距和收入不平等,国内很多研究机构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评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基尼系数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基尼系数始终处于高位,2008年最高达到0.491,2013年下降为0.473,但均远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更是认为,2010年我国的家庭基尼系数为0.61,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甚至认为,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的确非常严峻。针对这种状况,我国一直都在积极寻求缩小收入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手段,而要找准政策的切入点,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首先回答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收入不平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增长中收入不平等是否自动收敛?什么样的政策更为有效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文献梳理,试图对上述问题给出解答,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一、收入不平等的新趋势

多年来,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一国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一直是收入分配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收入不平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国家收入不平等有所缓解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虽然收入不平等仍在恶化,但其不平等程度增速均有所放缓。比如,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上升,并在80年代加速上升,在1993年之后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增速放缓①Richard V.Burkhauser,Shuaizhang Feng,Stephen P.Jenkins,Jeff Larrimore,“Estimating Trends in US Income InequalityUsing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Censoring”,JournalofEconomic Inequality,vol.9,issue 3(2011),pp.393415.。英国收入不平等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显著上涨,基尼系数从1979年的0.25上升至90年代初期的0.34,90年代进一步上涨,但上涨速度有所下降,到2009与2010年,英国基尼系数仅有小幅上升,达到0.36①Richard Blundell,Ben Etheridge,“Consumption,Income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in Britain”,ReviewsofEconomic Dynamics,vol.13,issue 1(2010),pp.76102.②Robert Joyce and Luke Sibieta,“An Assessment of Labour’s Record on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OxfordReview ofEconomicPolicy,vol.29,No.1(2013),pp.178202.。加拿大也由于税收与转移支付体系的抵消作用,自1999年以来收入不平等程度保持稳定③Matthew Brzozowski,Martin Gervais,Paul Klein,Michio Suzuki,“Consumption,Income,and Wealth Inequality in Canada”,ReviewofEconomicDynamics,vol.13,issue 1(2010),pp.5275.。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同样表现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缓解。比如,托马斯·金德林等研究发现,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与美洲其他国家不同,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的不平等程度有所好转④Thomas Gindling,Juan Diego Trejos S.,“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entral Americ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IZA),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7236(2013).。雷蒙多·坎波斯-巴斯克斯等也发现,墨西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在1989年至1994年期间上升,并于1994 2010年期间下降⑤Raymundo M.Campos-Vázquez,Gerardo Esquivel,Nora Lustig.“The Rise and Fall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Mexico:1989 2010”,WIDER Working Paper,No.2012/10(2012).。

(二)财富进一步向最富有人群集中

当前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和主要欧洲国家,都表现出财富进一步向最富有人群集中的趋势,埃克哈德·海因⑥Eckhard Hein,“Finance-dominated Capitalism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A Kaleckian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ofEconomics,1of 28,Bet038(2013).和马库斯·赞提等⑦Markus Jantti,Stephen P.Jenkins,“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on Income Inequality”,Journalof EconomicInequality,vol.8,issue 2(2010),pp.221240.通过基尼系数变化的研究都验证了这一趋势。托马斯·皮凯蒂考察过去一个世纪收入最高1%人群的收入份额也发现明显存在这种财富向顶层集中的新趋势⑧[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323页。。其中,美国该群体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8%曾经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8%左右,但在2000年之后却再次上升至17%,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⑨T.Pikettyand E.Saez,“The Evolution of Top Incomes:A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heAmerican EconomicReview,vol.96,issue 2(2006),pp.200205.。英国该群体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7%,降至20世纪70年代的6%,但在2007年则再次上升至14.6%⑩Alvaredo,F.,A.B.Atkinson,T.Piketty and E.Saez,2011.“The World Top Incomes Database”,http://g-mond.parisschoolofeconomics.eu/topincomes,23/11/2011。之所以发生这种财富集中,埃克哈德·海因认为是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工资上涨造成的⑪Eckhard Hein,“Finance-dominated Capitalism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A Kaleckian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ofEconomics,1of 28,Bet038(2013).。当然,也有学者发现,个别国家表现出与上述国家相逆的趋势。比如,阿特金森等研究发现,丹麦虽然1994年至2010年由于收入分配底层不平等程度有所加剧,导致基尼系数小幅上升了3个百分点,但收入分配顶层人群的收入快速向其他人群转移,收入最高的1%人口收入份额由1917年最高的27.6%下降至2010年的6.4%⑫A.B.Atkinson,J.E.Søgaard,“The Long-run History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Denmark:Top Incomes from 1870to 2010”,EPRU Working Paper Series,No.01(2013).。

(三)消费不平等被纳入收入不平等研究框架

长期以来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就收入本身进行研究,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消费能够更好地衡量永久性收入的变化①Jonathan D.Fisher,David S.Johnson,Timothy M.Smeeding,“Measuring the Trends in Inequ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Income and Consumption”,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103,No.3(2013),pp.184188.,而且消费尤其在分析收入分配底端人群的相对收入时是更好的衡量指标②Bruce Meyer and James Sullivan,“Five Decades of Consumption and Income Povert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 14827(2009).,从而将收入不平等研究扩展到了消费不平等,并主要以美国为样本,着重考察金融危机之后的消费不平等变化。

与单一收入指标分析相比,在将消费不平等纳入收入不平等分析框架后,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③Dirk Krueger,Fabrizio Perri,“Does Income Inequality Lead to Consumption Inequality?Evidence and Theor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3,issue 1(2006),pp.163193.④Jonathan Heathcote,FabrizioPerri,and Giovanni L.Violante,“Unequal We Stan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nomic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672006”,ReviewofEconomicDynamics,vol.13,issue 1(2010),pp.1551.⑤OrazioAttanasio,Erik Hurst,and Luigi Pistaferri,“The Evolution of Income,Consumption,and Leisure Inequality in the US,19802010”,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No.17982(2012).,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更是出现明显背离,消费不平等程度下降而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程度继续变大⑥Bruce Meyer and James Sullivan,“Five Decades of Consumption and Income Povert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No.14827(2009).⑦Jonathan D.Fisher,David S.Johnson,Timothy M.Smeeding,“Measuring the Trends in Inequ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Income and Consumption”,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103,No.3(2013),pp.184188.。乔纳森·费舍尔等指出,1985年至2006年间美国居民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变动方向一致,但是消费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速度低于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程度增速约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程度增速的2/3⑧Jonathan D.Fisher,David S.Johnson,Timothy M.Smeeding,“Measuring the Trends in Inequ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Income and Consumption”,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103,No.3(2013),pp.184188.。

金融危机后消费不平等进一步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金融危机使得高收入人群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迈耶等指出,在2007年经济危机中消费最高的人群由于其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金融资产等)的大幅下跌使得其消费减少,而消费最低的人群持有资产较少,因此消费不平等程度在危机时期反而降低了⑨Bruce Meyer and James Sullivan,“Five Decades of Consumption and Income Povert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No.14827(2009).。二是保险机制的对冲作用。德克·克鲁格等指出,美国的收入不平等源于劳动收入风险上升,因此家庭倾向于利用正式或非正式的信贷或保险机制来对冲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从而导致消费不平等变化程度较小⑩Dirk Krueger,FabrizioPerri,“Does Income Inequality Lead to Consumption Inequality?Evidence and Theory”,Reviewof EconomicStudies,vol.73,issue 1(2006),pp.163193.。

二、经济增长中的收入不平等收敛吗

(一)收入不平等是否随经济增长而收敛

库兹涅茨早在1955年就从经验角度研究发现,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收入不平等才从发散转向收敛⑪S.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45,No.1(1955),pp.1 28.。后来学者们对这一经典理论进行了广泛验证,但却得到了支持和质疑两种结论。比如,穆罕默德·沙赫巴兹运用巴基斯坦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发现,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确呈现出库兹涅茨所说的倒U型曲线⑫Muhammad Shahbaz,“Income Inequality-economic Growth and Non-linearity:A Case of Pakistan”,InternationalJournal ofSocialEconomics,vol.33,issue 8(2010),pp.613636.。部分学者对中国①G.Wan,M.Lu and Chen,Z.,“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4,No.4(2006),pp.654667.、美国②M.Bahmani-Oskooee and A.Gelan,“Kuznets Inverted-U Hypothesis Revisited:A Time-series Approach Using US Data”,AppliedEconomicsLetters,vol.15,No.79(2007),pp.15.等其他国家的研究也验证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然而,托马斯·皮凯蒂却指出,库兹涅茨所得到的倒U型曲线受限于其所研究的数据,从而库兹涅茨曲线只是特殊时代背景的产物。19131948年美国收入不平等现象大幅好转的原因在于“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多重冲击,并非是工业化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结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都表现出了不平等在一个时期减少后紧接着在另一个时期增加的“U型曲线”特征③[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1417页。。

(二)收入不平等是否随经济增长速度而收敛

学者不仅就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进一步拓展到经济增长速度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三种结论:一是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与收入不平等成反比。加西亚等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最低收入人群收入比重提高越快,使得一国基尼系数显著降低④C.García,M.Prieto-Alaiz and H.Simón,“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AppliedEconomics,vol.45,issue 30(2013),pp.43234334.。二是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与收入不平等成正比。马库斯·赞提等对英国19611999年宏观经济变量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轻微提高了收入不平等程度⑤Markus Jantti,Stephen P.Jenkins,“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on Income Inequality”,Journalof EconomicInequality,vol.8,issue 2(2010),pp.221240.。三是认为收入不平等程度取决于经济增长率与资本收益率对比。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收入不平等状况变动趋势与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收益率的相对速度有关。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来看,由于相对于资本收益率而言,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比较缓慢⑥在他研究的30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中,投资年回报率平均为4 5%,而GDP年均增长1 2%。,从而使得存量财富变得极为重要。当资本收益率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时,所继承财富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产出和收入。继承财富的人只需要储蓄资本收入中的一部分,就能实现资本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从而使得资本集中程度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收入不平等程度进一步扩大。

三、降低收入不平等的政策选择

由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收入不平等收敛,为此各国均主动实施各项政策以降低收入不平等,从而引发学界对各项政策效果的比较与分析,试图找出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教育政策

教育不平等加剧了收入不平等,这在很多国家得到验证。比如,丹尼尔·切奇等通过比较20个国家19501981年的留学生评估、教育普及度、收入分配与教育改革数据发现,教育改革对教育质量与教育普及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教育的不平等影响了收入不平等⑦Daniele Checchi,Herman G.van de Werfhorst,“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IZA),Discussion Paper,No.8222(2014).。卡洛斯·格兰蒂通过研究南非与巴西不同肤色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异也发现,非洲裔人群所获得的平均收入与白种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他们之间的教育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这一影响在巴西尤为明显⑧Carlos Gradín.“Ra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the USA,Brazil and South Africa”,Reviewof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8,No.1(2014),pp.7392.。理查德·布鲁戴尔等对英国的研究也发现,教育差距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英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在进入21世纪后这一影响有所减弱①Richard Blundell,Ben Etheridge,“Consumption,Income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in Britain”,ReviewsofEconomic Dynamics,vol.13,issue 1(2010),pp.76102.。

教育之所以能够影响收入不平等,原因在于教育回报。托马斯·金德林等研究发现,教育回报的提高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提高的一个原因。教育回报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的上升,这源于技能偏向性技术的改变②Thomas Gindling,Juan Diego Trejos S.,“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entral Americ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IZA),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7236(2013).。而教育与经验回报的下降则是劳动力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的一个原因③J.P.Azevedo,M.E.Davalos,C.Diaz-Bonilla,B.Atuesta and R.Castaneda,“Fifteen Year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How Have Labor Markets Helped?”,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No.6384(2013).。

为此,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政策对降低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建议通过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调整,改善收入不平等。丹尼尔·切奇等指出,教育政策(例如义务教育年份的延后或者标准化考试的引入)将会在30年后减少收入的不平等④Daniele Checchi,Herman G.van de Werfhorst,“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IZA),Discussion Paper,No.8222(2014).。阿泽维多等也指出,随着底层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将会有所改善⑤J.P.Azevedo,G.Inchauste and V.Sanfelice.“Decomposing the Recent Inequality Decline in Latin Americ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 Series,No.6715(2013).。

(二)就业政策

就业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相对比较复杂,究竟什么样的政策能够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需要区分不同的就业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的政策主要有:

1.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群体就业率的政策。一些实证考察发现,笼统提高就业率的政策并不能带来收入平等。比如,玛丽卡·科里娜索等通过用工资-生产率差距衡量劳动收入份额考察美国、英国与瑞典过去40年收入不平等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发现,由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导致工资-生产率差距扩大,资本收入提高,从而企业利润提高并有能力雇佣更多劳动力,推高了就业率,但由于工资增速落后于技术进步,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并使得收入不平等-就业率弹性扩大。在20世纪90年代,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导致三个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0.70.9个百分点。美国在21世纪头十年里这一比率略微下降,但是瑞典则有所上升,英国的上升幅度更大。在英国,就业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1.3个百分点⑥MarikaKaranassou,Hector Sala,“Inequality and Employment Sensitivities to the Falling Labour Share”,TheEconomic andSocialReview,vol.43,No.3(2012),pp.343376.。加西亚等也发现,就业率上升会轻微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尽管就业率上升提高了收入最低的25%人群的收入份额,但是由于收入前50%的人群收入水平保持不变而次收入最低的25%人群收入份额降低,使得收入差距轻微上升⑦C.García,M.Prieto-Alaiz and H.Simón,“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AppliedEconomics,vol.45,issue 30(2013),pp.43234334.。但是,卡洛斯·格兰蒂研究却发现,在美国,非洲裔人群相对于白种人更可能处于收入分配的底端,即非洲裔人群存在更高的贫困率,但是与巴西和南非不同的是,在美国引起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洲裔人群的劳动参与程度较低,年轻无技术的非洲裔男性人群的低就业率是导致美国不同肤色人群之间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这就意味着,如果有针对性地提高非洲裔人群就业率,将有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⑧Carlos Gradín.“Rac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the USA,Brazil and South Africa”,Reviewof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8,No.1(2014),pp.7392.。

2.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阿泽维多等指出,劳动力市场的改善是促进拉丁美洲国家收入平等化的重要因素①J.P.Azevedo,G.Inchauste and V.Sanfelice.“Decomposing the Recent Inequality Decline in Latin Americ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 Series,No.6715(2013).。一个更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是推动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的主要动力②J.P.Azevedo,M.E.Davalos,C.Diaz-Bonilla,B.Atuesta and R.Castaneda,“Fifteen Year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How Have Labor Markets Helped?”,World Bank 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No.6384(2013).。

3.缩小劳动时间差距的政策。托马斯·金德林等发现,在美洲中部的5个国家中,除尼加拉瓜以外,工作时间差距的扩大是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80与90年代旨在提高私人企业生产率,以与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经济改革,使得在公共机构全职工作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而在大型、正式的私人企业加班的劳动者比重,以及在小型非正规企业兼职工作人员比重增加,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工作时间差距扩大,从而引起了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③Thomas Gindling,Juan DiegoTrejos S.,“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entral America”,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IZA),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7236(2013).。从而缩小劳动时间差距的相关政策,将有助于缩小收入不平等。

4.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西蒙·迪肯等研究OECD六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英国和美国)19702010年期间劳动法对收入公平之间的关系发现,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规,如工作时间限制、职工代表保护,以及要求对全职与兼职人员雇佣合同平等对待等法规,能有效促进收入平等④Simon Deakin,Jonas Malmberg,Prabirjit Sarkar,“Do Labour Laws Increase Equality at the Expense of Higher Unemployment?The Experience of Six OECD Countries,19702010”,Centre for Business Research,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orking Paper,No.442(2013).。

(三)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更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实证研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甚至对收入分配制度中广泛采用的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哪个更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一般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而哪个方向的财政政策更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呢?乔·佩德罗·阿泽维多等通过研究巴西19952011年省级财政政策与收入不平等状况发现,紧缩的财政政策没有导致不平等程度恶化,反而有利于促进“共享的繁荣”⑤Joāo Pedro,Azevedo Antonio C.David,Fabiano Rodrigues Bastos,Emilio Pineda,“Fiscal Adjust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Sub-national Evidence from Brazil”,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No.6945(2014).。

2.税收政策是否缓解了收入不平等?关于税收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学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税收政策缓解了收入不平等。比如,沙维尔·加拉等通过运用EUROMOD模型来确定税收对一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发现,尽管税收收入体系对不同欧盟国家的效果不同,但是对减少收入不平等作用显著⑥H.Xavier Jara and Alberto Tumino,“Tax-Benefit Systems,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the European Union”,EUROMOD Working Paper No.EM 7/13(2013).。杰森·德巴克等部分肯定了税收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正面作用,但却认为税收没有有效扭转差距扩大的趋势⑦Jason Debacker,Bradley Heim,VasiaPanousi,ShanthiRamnath,Ivan Vidangos,“Rising Inequality:Transitory or Persistent?New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U.S.Tax Returns”,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vol.2013,issue 1(2013),pp.6714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税收政策加剧了收入不平等。比如,法尔哈德·拉赫巴尔等通过研究伊朗的收入分配指出,税收收入恶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税收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每增加1%,经济增长率与收入不平等分别增加0.23与0.03⑧FarhadRahbar,Mostafa Sargolzaei,Razieh Ahmadi,and MarziehAhmadi,“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s Financial Polices on Economic Growthand Income Distribution(Case Study:Iran)”,ManagementandAdministrativeSciencesReview,vol.2,issue 4(2013),pp.336342.。康斯坦提诺斯·安哲罗普洛斯等从不同部门资本与劳动收入税率对福利的影响角度研究发现,资本税率下降提高了社会总福利,但是这一作用却是技术偏向型的,因此提高了不平等程度①Konstantinos Angelopoulos,Bernardo X.Fernandez and James R.Malley,“The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Tax Reforms Under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Economica,vol.81,issue 324(2014),pp.747767.。

3.政府转移支付是否缓解了收入不平等?对于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也存在明显分歧。有观点认为,政府转移支付缓解了收入不平等。比如,沙维尔·加拉等指出,社会保险支出公共养老金有利于减少初始收入的不平等②H.Xavier Jara and Alberto Tumino,“Tax-Benefit Systems,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the European Union”,EUROMOD Working Paper No.EM 7/13(2013).。雷蒙多·坎波斯-巴斯克斯等研究也发现,政府转移支付促进了墨西哥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下降,这一现象在2000年之后尤为明显③Raymundo M.Campos-Vázquez,Gerardo Esquivel,Nora Lustig.“The Rise and Fall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Mexico:1989 2010”,WIDER Working Paper,No.2012/10(2012).。列昂纳多·加斯帕里尼等也发现,20世纪90年代晚期与21世纪头十年拉丁美洲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政府将贫困人口作为转移支付的目标,从而使得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④Leonardo Gasparini,Nora Lustig,“The Rise and Fall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Working Paper Series,ECINEQ WP 2011213(2011).。相反,也有观点认为,政府转移支付扩大了收入差距。比如罗伯特·乔伊斯等通过考察英国19972010年平均收入、贫困率与不平等现象发现,工党虽然将减少儿童与领抚恤金老人的贫困程度放在优先位置,并致力于减少收入分配底层与中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缺少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具体目标,也没有调整收入分配上半层收入差距的措施,其结果是有儿童以及领抚恤金老人的家庭其贫困程度大幅好转,但是处于工作年龄的低收入而且没有儿童的家庭由于没有税收与收益上的优惠政策,其收入上升非常少。收入分配上层的人群其收入则大幅上升,从而导致总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略微上升。政府转移支付政策客观上造成了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⑤Robert Joyce and Luke Sibieta,“An Assessment of Labour’s Record on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OxfordReview ofEconomicPolicy,vol.29,No.1(2013),pp.178202.。埃德温·戈尼通过考察拉丁美洲国家与西欧国家财政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发现,税收与转移支付政策扩大了这些国家的收入不平等⑥Edwin Goni,“Fiscal Redistribu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WorldDevelopment,vol.39,No.9(2011),pp.15581569.。

(四)货币政策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主要从利率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两个角度展开。从利率政策来看,实际利率上升将使得收入最高的25%人群收入提高而收入最低的25%人群收入下降,加剧发展中国家收入不平等。因此,旨在降低实际利率的政策有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差距⑦C.García,M.Prieto-Alaiz and H.Simón,“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AppliedEconomics,vol.45,issue 30(2013),pp.43234334.。从通货膨胀政策来看,库斯·赞提等通过研究英国19611999年宏观经济变量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发现,通货膨胀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因此,旨在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对于降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并可能由于一国经济的特殊情况而带来负面影响⑧C.García,M.Prieto-Alaiz and H.Simón,“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AppliedEconomics,vol.45,issue 30(2013),pp.43234334.⑨C.García,M.Prieto-Alaiz and H.Simón,“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ic Factors on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AppliedEconomics,vol.45,issue 30(2013),pp.43234334.。

(五)贸易自由化政策

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否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实证考察也得出了不同结论。一种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会恶化收入不平等。安德烈亚斯·伯格等通过研究19702005年间8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与收入不平等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①Andreas Bergh,Therese Nilsson,“Do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crease Income Inequality?”,EuropeanJournalof PoliticalEconomy,vol.26,issue 4(2010),pp.488505.。达亚尔·陶克德等通过研究农村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也发现,中等偏上收入的农户其收益提高最多,而小型农户收益提高最少,这表明,农村贸易自由化在提高农村家庭收入的同时,这一好处却没有被平等的共享,富裕家庭相对贫困家庭而言其真实收入提高更多,因此拉大了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的收入差距,农村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②DayalTalukder,Love Chile,“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Growth in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 in Bangladesh:A Quintile-Growth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EconomicandBusinessReview,vol.15,No.3(2013),pp.233258.。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发展会改善收入不平等。周磊等研究发现,全球化与基尼系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全球化发展有助于降低国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③Lei Zhou,BasudebBiswas,Tyler Bowles,and Peter J.Saunders,“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in 60Countries”,GlobalEconomyJournal,vol.11,issue 1(2011),pp.116.。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贸易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方向有赖于一国发展的资本密集度。利姆等利用42个国家19922007年面板数据估计表明,贸易开放程度能够有效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但是这种影响却依赖于各国的资本密集度,在不同的资本密集度情况下,开放程度与基尼系数可分别呈现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当一国能够通过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有效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时,贸易与金融开放可以作为有效政策来减少低收入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减弱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④G.C.Lim and P.D.McNelis,“Income Inequality,Trade and Financial Openness”,Melbourne Institute,Working Paper,No.7/14(2014).。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从国外文献来看,关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研究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而且当前学界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和各项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还存在很多分歧和争论,这表明,诸多被认为能够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政策措施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并可能进一步恶化收入不平等。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一)强化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时期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

从文献梳理来看,学者们往往就较长的时间跨度研究和总结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从早期的库兹涅茨到现在的皮凯蒂均是如此。但这些研究都未对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时期收入变动的新动向和原因进行深入研究。虽然目前将消费纳入收入不平等分析框架的部分研究考察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变化,但仅仅局限在对美国的研究上,而且侧重关注了消费不平等的下降,不免让人产生似乎要以消费不平等下降掩盖收入不平等扩大之感。

经济转型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变因素,由于短期之内的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变革,必然会对收入不平等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确定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之后很长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因此,拓展研究样本,将经济转型纳入收入不平等研究框架,强化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这些特殊时期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内在机制和背后逻辑,将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和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合理的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加强各项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在所有相关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除了教育政策以外,几乎所有其他政策效果学者们得出的实证结果都存在争议,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样本数据不同。学者们使用的数据资料无论是国别还是时间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既有发达国家数据,也有发展中国家数据,时间跨度也千差万别,这就有可能因为发展阶段、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等不同而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差别。二是选取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不同。在研究各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时,有的学者选用基尼系数,有的学者选用工资-生产率差距,还有的学者选用财富集中度来表示收入不平等,指标选择的不同也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巨大差异。

可见,单纯的实证研究,很难避免因为样本和指标选择带来的研究结果冲突,这就需要学者们在实证验证的同时,加强各政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探讨造成与其他研究成果结论不同的原因,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以消解研究结论的分歧与冲突,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三)细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研究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普遍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常常被用于调节收入分配,而这些政策手段是否有效?如何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解决收入不平等?这都需要检验和评估。然而,从文献研究来看,学者们实证得出的两种宏观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较大分歧,理论研究的这种分歧势必引起实践操作的困惑和迷茫,令政策制定者无从着手。

之所以对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存在分歧,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不同国家初始条件和文化不同。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国家可能会由于初始条件不同和文化差异,从而微观主体对其作出地反应也有所差异,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出现分化。二是政策工具搭配使用存在差异。由于各项政策工具的指向性不同,适用对象不同,单一政策工具有时候会在取得政策效果的同时带来副作用,只有政策搭配使用才能实现最佳政策效果,因此政策工具的不同搭配就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

这就要求学者们深化和细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研究,加强政策实施环境及其影响分析,并从笼统地分析税收政策、政府支出政策等,逐步转向对各具体政策工具、不同政策工具搭配效果进行检验,比如对税收政策中的消费税、所得税等具体税种,对政府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公共服务支出、转移支付等具体支出种类进行验证,以明确各相关政策的实际效果,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Policy Choice under New Trend of Income Inequality

ZHANG Pei-li JIANG Wei
(Institution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P.R.China)

In view of the widening income gap,China has been actively seeking solutions.But some questions need to be answered first in order to identify breakthrough point of policy,an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olicy:what are the new changes of income inequality?Whether economic growth can automatically cause income equality?What kind of policies can revise income inequality more efficiently?To some degree,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can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ference to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trend of income inequality,the convergence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economic growth,and the policy effect on incom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policy,employment policy,fiscal policy,monetary policy as well as trade liberalization policy.

income inequality;new trend;policy choice

[责任编辑:贾乐耀]

2015-01-1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投资最优规模研究”(12CJL06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水资源支撑问题研究”(11YJC79027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工业化进程中劳动报酬占比的中国标准研究”。

张培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100872);姜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北京100872)。

猜你喜欢
差距人群程度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