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保障规划思路探讨

2015-04-05 21:32喻君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防洪洪水供水

喻君杰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9)

江苏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保障规划思路探讨

喻君杰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29)

本文分析了江苏防洪与水资源条件,评价了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保障发展状况,讨论了江苏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保障的总体规划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水利规划对策建议。

江苏;防洪减灾;水资源;规划

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诸河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势低洼、气候多变、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问题复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应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体污染,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开展了以控制流域洪水泛滥、约束洪水归槽的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以洪涝分开、高低分排为主的区域防洪治涝工程建设,以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为骨干的供水工程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灌区建设、平原河网化、圩区改造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挡潮、治涝、调水、灌溉、降渍等水利工程体系[1]。

1.1 防洪治涝

基本形成了以流域防洪工程为骨干,区域防洪治涝工程为基础,城市防洪工程、农村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自保工程为补充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中小洪水基本得到控制,通过防洪抢险措施可以战胜建国以来流域最大洪水[2]。淮河流域下游防洪标准接近百年一遇,长江干流、太湖流域、沂沭泗水系、主海堤防洪(潮)标准达到或接近50年一遇,但还没有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防洪安全度还不高。区域治理,防洪标准大部分达到10~20年一遇,治涝标准总体达到5年一遇、部分因洪致涝洼地3~5年一遇,治理滞后。省辖城市主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但中小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城乡之间防洪治理与调度运行不衔接问题突出。

1.2 水资源供给

初步形成了南(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跨流域、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网络,基本保障了全省的供水安全[3]。大部分地区一般干旱年份供水有保障,特殊干旱年份生活、工业、航运等用水基本有保障,农业不会大面积减产。2013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83%,旱涝保收田占72%。但供水能力尚不平衡,沿海垦区和丘陵山区存在资源型缺水,中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水质型缺水,我国北方地区、沪浙地区对南水北调、引江济太还有扩大供水的要求。

1.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后,江苏加强了水资源管理、河湖保护,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制度和规划体系,逐步规范管理[1]。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用水总量快速增长趋势得到遏制;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实施清水通道建设,保护水源水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了突发污染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地下水管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得到遏制;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暴发后,采取调水引流、生态清淤等措施,持续改善太湖水质。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关系仍不协调,侵占河湖现象还很严重,节水潜力仍较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56.1%,湖泊水库营养化水平偏高,成为制约江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2 总体规划策略研究

2.1 防洪减灾

(1)洪涝特性分析。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上游200万km2面积的流域洪水穿境入海。而江苏地势低洼,纵横交错的流域行洪河道把全省分割成众多区域,全省83%的平原、76%的人口、79%的耕地汛期受洪水包围,面临外洪内涝威胁。江苏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南北气候差异和季风特征明显,容易出现突发性的、灾害性的暴雨洪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比值在2.3~5.1之间;降水70%集中在5—10月。6月上旬—7月上旬的“梅雨”,易引发流域性暴雨洪水;8—9月的台风暴雨是区域性洪涝的主要原因;沿海和沿江地区还面临风暴潮的威胁。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增添了防洪复杂性。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江苏局部性洪水频繁、区域性洪水常见、流域洪水易发,防洪保安任务艰巨[2]。

(2)蓄泄关系分析。江苏地势低洼、水流平缓、人口密度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大规模扩大河道泄洪,占地多、实施难度大;过度倚重加高堤防挡御洪水、增设泵站排泄涝水,会导致不断提高江河洪水位的恶性循环。因此,需要蓄泄兼筹,在适度提高工程防洪标准的同时,控制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范涉水生产活动,实施河湖清淤除障、退田还湖,增加洪水调蓄空间,有效防御设计标准洪水。

(3)工程防洪与社会化减灾关系分析。防洪工程标准提高和防洪保护范围扩大都有局限性,因此要加强社会化减灾措施,实施洪水风险管理。根据洪水风险特性和防洪条件,合理安排产业、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布局;按照全局利益需要和损失最小的原则,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保证大面积地区和重点保护对象安全;用现代技术提升防洪调度决策水平,推进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探索洪水保险,提高社会化保障能力。

(4)防洪治涝策略分析。流域防洪、区域防洪和城市防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在统一规划下协调衔接。淮河、长江、沂沭泗、太湖流域防洪与防潮工程,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骨干,既要服从流域治理要求,也要兼顾区域和城市防洪治涝要求;区域要依靠流域堤防挡御外洪,内部进行洪涝分治;城市要依托流域、区域治理,构筑自保体系。防洪要求高的工矿企业和交通、管道、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需要采取措施自保。

2.2 水资源保障

(1)水资源条件分析。江苏雨量丰沛,水系发达,年均降雨量800~1100mm,年均水资源总量320亿m3,其中地表水265亿m3;过境水多,年均9492亿m3,其中长江水9114亿m3,是可靠的水源;地势平坦,调引水相对方便,现已形成南(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调水体系[3]。但也存在不利因素。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经常连续干旱,汛期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90%,蓄水条件差,本地径流可利用量小,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量410m3;②水体流速慢、交换周期长、自净能力差,水环境脆弱;③河网交错,功能交叉,水污染影响范围广,水资源保护困难。现状水质较差,一些河湖出现生态退化趋势。

(2)供需关系分析。目前全省年用水量约500亿m3,耗水量约250亿m3,本地地表水水开发利用率达50%以上,对跨流域调水依赖程度高。现状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29亿m3、缺水率5.3%;特殊干旱年份,缺水51亿m3、缺水率7.6%。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已占50%,且仍在增长,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高。随着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高,特别是面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特殊和连续干旱等极端情况,江苏可能面临着严重缺水。其中,淮北与沿海地区水资源禀赋条件更差,需水量大,水资源量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从长远看,江苏要在继续完善跨流域供水网络、改善区域均衡供水条件的同时,量水而行,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走节水型发展道路,实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3)清污关系分析。目前水质污染已成为江苏最突出的水资源问题。在河网化地区,建设清水通道来保障水质、通过调水引流来增加水环境容量,需要对现有行洪、排涝、航运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造,工程规模大、影响范围广、问题解决不彻底、制约后续发展,只能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重要的水源、正常供水期适当采用,在区域城镇化的江苏,全面采用不现实。而生活供水、污水处理厂退水流量相对较小、规模稳定,可管道化输送,代价和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要走节水防污之路,实行用水效率和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在工业企业园区集中、水资源循环使用、逐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基础上,推进生活供水、污水处理厂退水管道化,维持行洪、排涝河道化,实现清污分流,避免对大范围河网的污染;在加强重要水源保护同时,推进城乡区域供水,保障生活供水。

(4)水资源保障策略分析。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优化配置、科学调度水资源。本地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利用。深层地下水,补给周期长,过度开采易造成地面沉降,宜作为应急水源限制开采。流域过境水要在流域统一配置下开发,其中淮沂沭泗水,可用不可靠,需加强调蓄;长江作为战略水源,据此建立跨流域调水网络。同时加大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力度。要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及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分质供水。优先满足城乡生活用水,基本满足生产用水,为干线航运、重点工业和粮食基地提供稳定供水,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用水[4]。

3 分区规划对策研究

3.1 长江流域

长江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资源环境命脉。长江供水基本覆盖江苏全省,长江供水占全省用水总量5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中,长江直接供水量、供水人口均约50%。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需水量增长,更依赖长江供水。长江还是江苏和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命脉,国家正在推进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还是黄金水道和生物宝库。加强长江保护和治理,对江苏十分重要。建议:①加强长江水资源保护,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整治入江排污口,协调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和水资源保护,保证战略水源水质良好。②加强长江整治,结合12.5m深水航道上延,加固堤防、稳定河势、固守节点、防治江坍,巩固防洪能力,优化岸线利用,合理开发洲滩。③积极应对长江口北支萎缩,研究适宜的长江口北支整治方案,增加淡水资源供给,减轻盐水入侵危害。④加强滁河、水阳江、秦淮河等重要支流治理。

3.2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大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作为长三角经济的核心区域和发展“引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太湖流域对中国举足轻重。但太湖流域水污染较为严重,防洪减灾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水脏、水少、水多问题并存,制约可持续发展。建议:按照“蓄泄兼筹、引排结合、量质并重、综合治理”的原则,①进一步完善流域引排骨干工程体系。延伸拓浚新孟河、新沟河,实施环太湖大堤、望虞河、太浦河等后续工程及吴淞江工程,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②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污染源治理、退田退渔还湖、河湖生态修复,优化调度,改善水环境。③加大湖西地区系统整治力度。完善高低分排体系,扩大北排长江、东入太湖出路,实施退田退渔还湖和河网整治。

3.3 淮河流域

江苏省淮河流域地形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更不均匀,突发性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因洪致涝问题突出,区域治理滞后,外来水依赖程度高,水利条件薄弱。建议:①进一步提高淮沂沭泗流域防洪标准。实施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洪泽湖大堤整治工程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将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保障洪泽湖下游2700多万人、173.33多万hm2耕地的安全。扩大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规模,将沂沭泗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②继续扩大引江济淮调水规模。继续实施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工程,完善输配水工程体系,进一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和苏北地区资源性缺水压力。③大力推进区域治理。做好区域骨干河道治理,提高防洪、治涝、供水能力。④研究新沂河、淮河入海水道、高邮湖、邵伯湖、白马湖、宝应湖等河湖资源利用,增加备用水源。

4 结语

江苏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要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在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同时,更加重视城市低影响开发和洪水风险管理,强化各类防洪措施协调,提高防洪保安水平。以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完善调配水工程体系,强化水污染防治与河湖保护,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良好。

[1]江苏省水利厅.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2012—2020)[Z].2012.

[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防洪规划[Z].2011.

[3]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水资源综合规划[Z].2011.

[4]喻君杰,叶健.试论江苏水利规划的“生态化”转变[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8):4-7.

TV212.5+3

A

1672-2469(2015)12-0019-03

10.3969/j.issn.1672-2469.2015.12.009

喻君杰(1968年—),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防洪洪水供水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