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支持研究

2015-04-10 05:18汪卫芳姚星垣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投资科技型

汪卫芳,姚星垣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金融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金融支持研究

汪卫芳,姚星垣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当前的金融体系总体上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迫切,融资渠道狭窄;有效资产抵押缺乏制约成功融资,融资成本高;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缺失,金融机构贷款动力不足等。为此,理论上需要从宏观上,构建完整的金融价值链;在微观上,重点打造金融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在某些特定领域,凸显金融价值链的价值。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确保银企信息对称;构建分类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以及促进民间资本向金融资本拓展,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金融价值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尤其是其中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多数从事传统产业生产的小微企业面临技术创新、成本上升等挑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反观我国的情况,当前的金融体系总体上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不足。我国一方面银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另一方面正在着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此外,风险投资热潮涌动但是缺陷明显。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我国的金融业自身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的两种模式: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

从银行角度来看,其主要机制在于对相关企业的项目识别和加大信贷支持来促进创新,例如,Schumpeter(1912)、King 和Levine(1993)等[1]513-542,[2]56-58。Stulz(2000)则特别指出,通过对创新项目的监控,银行能够较可靠地根据项目进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来为创新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在为需要分阶段融资的创新活动提供外部融资方面更为有效[3],[2]56-58。

另一方面,不少经验研究也表明,证券市场对技术创新有支持作用。例如Levine 和Zervos(1998)运用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6~1993 年的数据,其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不仅与同期全要素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也是它们很好的预测指标[3]。还有的学者则从反面指出,资本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创新和经济增长,例如Hytinena 和Toivanen(2005)等。

(二)支持创新的两种方式:风险投资与R&D

一般认为,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其中,R&D扮演了主要角色,并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作为后起之秀,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例如,Tykvova(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德国的专利发明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风险资本是德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王益和许小松(2000)采用美国数据,研究发现风险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程昆、刘仁和和刘英(2006)采用中国1994~2003年的数据,以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风险投资与R&D两种方式的比较上,风险投资优势更显著。例如,Hall(2002)从理论上指出,在资本市场工具中风险投资较好地解决了技术创新融资所碰到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它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工具的作用。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参与管理及其专业才能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成本。在实证研究方面,Kortum 和Lerner(1998)运用美国数据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在创新中的效率比传统的企业R&D 投资要高得多。Kortum 和Lerner(2000)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 美元风险资本对专利数量的促进作用大约是R&D 投入的3.1 倍。

(三)创新的两种基本模式:原创型与追赶型

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原创型创新,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追赶型创新。金融在这两种类型中支持创新的方式有所区别。

吕光明、吕珊珊(2005)认为技术创新存在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模式,而金融体系也可以划分为“基于关系的体系”(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中介体系)和“基于法律的体系”(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金融市场体系)两种类型。技术领先者多倾向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支持模式,而技术追赶者则多倾向于以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为主的间接融资支持模式。李悦(2008)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金融市场在支持创新性产业成长和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融资方面具有优势,从而在技术创新的初期阶段具有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处于较好的动态优化状态,而银行中介在学习和推广成熟产业技术方面效率更高。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追赶型金融创新,政府的支持往往发挥一定的作用。黄刚和蔡幸(2006)对美、日、韩、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型经济发展国家和地区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和政策的对比研究发现,以科技型企业政策性贷款机构为核心,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市场等多分类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是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之一。买忆媛和聂鸣(2005)认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融资可以有效地补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的不足,特别是那些存在巨大的技术和商业风险而不被风险资本接受的项目,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李坤和孙亮(2007)认为开发性金融能有效地将中小高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既可解决中小高科技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能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

三、制约浙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瓶颈

(一)资金需求迫切,融资渠道狭窄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创业的初期,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据浙江省调统大队对近300家科技型样本企业调查问卷的统计,40%左右的企业认为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另有超过30%的企业还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最主要障碍是“创新费用过高”,也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虽然资金需求迫切,但是小微企业能获得融资的渠道却很狭窄,大多数的企业除了主要靠自有资金外,还有就是朋友亲戚之间的资金帮助,有时也会进行民间借贷,而从银行或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难度较大,数据表明浙江省近60%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而微型企业比小型企业又高出2.9百分点。

(二)有效资产抵押缺乏制约成功融资,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产少、实力不够雄厚、知名度低等自身的特殊性,可以用于抵押的不动产较少,而存货、原材料之类占据较多的企业资金,科技型企业更是如此,而银行在放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往往对企业不动产抵押的要求较高,贷款的手续烦琐,同时还存在“嫌贫爱富”的现象,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缺少有效资产的抵押常常遭遇贷款不成功的情况[4]59-66。此外,没有合适的担保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小微企业也会找到担保公司,但是担保公司规模也普遍较小,偿债能力有限,即使达成合作协议,企业还要支付20%的保证金以及2%~4%的担保费。即便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除了支付正常的贷款利息,往往还被要求支付一些附加费用,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成本,令小微企业对贷款望而却步。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小微企业也会进行民间借贷,但是民间借贷高成本、高风险,小微企业实际能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而且目前民间借贷的管理不规范,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短,规模较小,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主要是公开发行证券。而国内证券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为了控制风险,政府对市场实施了严格的监管,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要求非常高,致使小微企业要进入证券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虽然目前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主要面向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快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开放,但由于门槛和各种限制条件,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缺失,金融机构贷款动力不足

信息的不对称和信用体系的缺失成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症结.目前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总体呈现一种缺失状态,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很难或无法获取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和信用情况,信用信息缺乏和征信成本过高等原因造成难以对小微企业进行正确全面的信用评估,金融机构也难于依据小微企业信用做出信贷支持的决策。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放贷是慎之又慎,影响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的积极性。

四、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价值链理论构建

从传统的金融机构观到金融功能观(莫顿、博迪,2000),到金融资源观(白钦先,2003);从金融结构、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到内生金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理论一直向前发展。对于当今金融机构和细分子行业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金融功能实现的立体化,需要更加系统地梳理金融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价值链理论恰逢其时,核心是从金融行业的各种主要功能、主要机构和主要产品出发,依据其内在的规律和各自优势,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连续谱系,实现金融支持经济实际效果的最大化。

对于金融价值链理论的构建,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上,构建完整的金融价值链。当前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在总体上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大;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呈现过度投机与盲点并存的局面;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投资存在盲点。因此,对我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而言,重点是从体制机制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包括金融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在微观上,重点打造金融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给风险投资,尤其是对天使基金的发展创造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从以硅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越早投资的风险基金获利越高。在初创时期,自有资金和少量天使基金,早期以天使基金为主,中后期则后续风投跟进(follow),政府基金配套(match)。因此,需要构建完整的风险投资价值链。

三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凸显金融价值链的价值。例如,注重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效果[5]90-93。重点需要从各种金融业态在集聚资金规模、风险管理水平、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视角,研究金融支持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率,考察金融价值链与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匹配情况。

五、基于金融价值链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小微企业总量最大、数量最多的省份,政府要理顺与市场的关系,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出台相关政策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加大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小微企业融资的正规渠道,从而突破资金瓶颈,扭转小微企业融资难局面。

(二)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商业银行是营利性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具有“嫌贫爱富”的特点,其客户主要面向大企业、大客户,小微企业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很难从大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而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小微企业,因此,要加快发展更多的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型银行[6]79-88;扶持和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这些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整体支持作用。

(三)加快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确保银企信息对称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前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构建适用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进一步完善小微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7]28-37。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201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小微企业自律为基础、政府和信用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包括小微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小微企业第三方信用评价制度、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奖惩制度等,在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利用省级小微企业公共征信平台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为信用纪录良好的小微企业优先安排信用贷款等措施规范对小微企业的征信、评级以及信息发布,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让小微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健康发展。

(四)构建分类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市场等多分类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8]134-140是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之一。细分市场,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产品创新,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和抵押品不足的瓶颈。优化操作流程。对小微企业优先授信、批量授信、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贷款需求。

(五)促进民间资本向金融资本拓展,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

浙江民间资本总量大,对浙江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被认为是非正规金融,长期受到制度性金融的排斥和打压,使得巨大的民间资本无法向金融拓展,充分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号召加大金融改革,社会也呼吁让民间金融“阳光化”,这些都给了民间资本新的发展机遇。政府要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正确引导典当行、中介公司等民间借贷机构转化为小额贷款公司和财务公司等,使民间借贷专业化和规范化,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和负担,使其融资行为规范化。此外,要积极立法促使金融业向民间资本开放,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推进民间资本向金融业拓展,实现民营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无缝对接,并有效激活金融资本,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以重点支持资金需求迫切却又无法获得大型金融机构青睐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King R G, Levine 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 (32).

[2] 蔡晓阳.金融综合改革视角下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金融与经济,2012(8).

[3] Schumpeter. The Theory of Economy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2.

[4] 徐力行,王 鑫,郭 静.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难促科技创新:基于南京22家银行的调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01).

[5] 凌江怀,李 颖,王春超.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支持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9(07).

[6] 秦 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01).

[7] 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2).

[8] 曹 颢,尤建新,卢 锐,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03).

AStudyonFinancialSupportforZhejiangTechnology-basedSmall&MicroEnterprisesfromthePerspectiveofFinancialValueChain

WANG Weifang,YAO Xingyuan

(ZhejiangFinancialCollege,Hangzhou310018,China)

Generally speaking, technology-based small & micro enterprises haven’t gained adequat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present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s are shown as follows: the inadequate financing channels in spite of the urgent fund demand of those enterprises; the high financing cost due to the lack of efficient pledge of assets restricting the successful financing; the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 resulting in the obstructed channels of direct financing; the lack of credit system of small & micro enterprises and underpowered loans from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tc. Therefore, an integrated financial value chain should be structured on a macro-level theoretically,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key links of financial value chain need to be forged on a micro-level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value of financial value chain. Moreover,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se enterprises such as to rapidly develop capital market to broaden direct financing channel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erfect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to quicke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rating system for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to ensure the information symmetry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classifying and multi-layered financing system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extending of private capital into financial capital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joint of the both.

technology-based small &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al support; financial value chain

2014-11-14

汪卫芳(1971- ),女,浙江临海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教授,主要从事地方金融、高职教育研究;

姚星垣(1981- ),男,浙江桐乡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地方金融、金融工程研究。

F276.3

A

1671-8127(2015)03-0033-04

[责任编辑乐知]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风险投资科技型
扬州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企业信用修复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涉军”企业信用评论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