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亦雄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108)
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导致了酒店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人才缺乏日趋严重。许多高职生实习结束就离开酒店行业,越来越多的高职生宁愿失业在家也不愿意去酒店就业,这一现象引起笔者的重视。本文从高职学生酒店留职意愿影响因素入手,希望通过研究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推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并促进和企业双方人才供需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游行业(特别是酒店行业)就业率低一直是困扰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大问题。根据近年来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数据采集显示,学生在酒店毕业实习后,留职比率逐年下降。笔者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对2013届、2014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毕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酒店实地调查。发放试卷100份,回收93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酒店业、就业选酒店星级、择业方向、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等20个问题。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喜欢酒店工作、愿意在酒店就业的有25人(占26.9%);26人(占27.9%)坚决不在酒店工作,而是选择专升本,考教师证、导游证、会计证等;42人(占45.2%)不愿从事酒店业,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在酒店暂时就业。对愿意在酒店工作的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这25人中,有23人(占92%)就业时希望工作酒店为五星级酒店;仅有2人(占8%)就业时希望工作酒店为四星级酒店;没有人愿意在三星级及以下星级酒店工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很大一部分不愿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职业,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更不愿意到酒店行业进行就业,而是更愿意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外企,或是自主创业等。
通对数据整理后发现,影响其留职因素主要归纳有工作条件、薪资福利、人际关系、工作本身、管理水平等。在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对酒店薪资福利待遇的影响最为看重,填写此类因素的学生数量占到83.9%,其次是工作成就感、发展前景等。
长期以来,国人形成的职业等级观念,认为酒店工作是服务别人的下等职业,这种观点严重影响了可能选择从事旅游酒店工作的学生或已经从事旅游酒店工作员工的自尊心。其一,如今的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其父母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对旅游酒店这种服务型的职业不给予支持。其二,学生本人对职业的认同感也较差,觉得做服务员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总是觉得低人一等。就算本人没有太多的感想,但是面对亲戚朋友的冷眼,他们也会觉得酒店行业工作没有前途。
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几种不正确的择业心理:第一,好高骛远。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酒店行业层次较低,不愿意在酒店工作,觉得在酒店工作纯属浪费时间,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第二,定位错误。很多刚刚毕业的高职生没有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对就业的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希望自己毕业就是管理层,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第三、目光短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愿意留职的原因是学生普遍认为在酒店工作,升职较慢,没有发展空间。
学生外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技能不高等因素也使得学生无法从事一些高规格、高层次的服务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做到吃苦耐劳。虽然大部分学生做好了吃苦、扎扎实实学东西的准备,但是真的进入酒店就会发现部分学生坚持不下去,严重缺乏责任心和毅力。
1.薪酬福利与工作不相匹配
许多国内外学者在对员工辞职率的分析中发现,决定雇员自愿离开企业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工资水平[1]82-87。酒店员工所得到的薪酬可能是低于市场水平的,自我价值没有得到适当的体现,工作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很多员工不愿意留在酒店继续任职。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离职的很大部分原因是薪酬福利太低。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毕业生在酒店实习工作期间,薪资福利比在职员工低几个档次。对于经常加班,有的酒店会根据服务员的加班时间给予相对应的加薪或补休,但是遇上了旺季,人手不够,员工被酒店强制要求上班,取消补休的事情也是在所难免。总之,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工作服务对象复杂等问题与学生的薪酬福利相差甚远矛盾突出。
2.酒店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酒店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入职酒店后,大多数酒店人事部门会进行入职教育,主要介绍企业文化、企业概况、规章制度等,然后就分到各部门上岗操作。岗前培训往往省略,造成学生缺乏对所从事岗位的正确认识。分配到具体岗位后,主要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脾气好的一点的师傅还有耐心去教,脾气差一点的对学生呼来唤去,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其次,员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酒店老员工都会欺负新员工,什么苦活累活都让他们做,领班主管视而不见,管理层对新老员工的管理标准不统一。刚出来工作的学生对这些现象很不适应,觉得很不公平,造成新老员工矛盾突出。
3.酒店的人才招聘不科学
由于酒店人才短缺,造成酒店对于服务员的定位很低,不看自然面貌、身高、学历,让学生产生只要是个正常人就都能担任的错觉,出现这种差距会让学生感到心理不平衡。再者,在晋升用人制度上,酒店过分注重实践经验的人才,忽视有系统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职生。所以高职生会认为学无所值,从而对所学专业产生错误的认识。本来学生可能抱着对酒店的憧憬去工作,最后却给了学生沉重打击。
学校应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培养学生乐观心态,建立职业自信[2]103-106。学校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例如,服务福州“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不定期组织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开讲座,让酒店专业的学生相信自己的职业前途,建立行业信心。同时,在校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酒店服务技能比赛,通过各种专业活动营造专业氛围,传递酒店职业气息。
酒店企业实施更人性化的管理,积极引导学生的酒店职业发展。酒店应该加强人性化管理,树立“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员工为本[3]770-777。日常管理中,管理层多跟员工交流,从生活上和工作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尽量满足他们。管理者要放下姿态,公开表示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与感激,使员工觉得他们的存在对企业甚至对社会都非常重要,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从正确自我认知、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几个方面加强自我调适。
第一,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校期间我们需要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将就业指导教育添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加强择业观教育。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他们知道理智的选择是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理想与务实并存、需要与可能并举。第三,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
学校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健全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职业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同时,结合各种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提高学生操纵技能水平。
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要正确地认识酒店的服务业。要掌握好就业技能,打好就业基础。知识结构是基础,提高综合能力,才会显得“有内涵”。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酒店业更好地发展下去,才能更好地获得升职机会,让学生和酒店获得双赢的目的。
1.建立良好的薪酬结构体系
合理的薪资结构体系是留住员工的根本,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薪酬体系的建立,评价核心应该是工作的成效,而不是员工的身份。酒店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酒店用工成本,改变用工结构以增加在职员工工资,并激活奖励机制来有效地抑制员工的流失[4]106-113。
2.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加强培训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避免培训流于形式。从员工的录用到上岗,饭店应开展大量的不间断培训工作,以求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的稳定。尤其是要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养,树立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对本饭店和本职工作形成一个正确认识,不至于让学生刚进入酒店就对它失去信心。在岗期间,加强学生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技能比武、才艺展示等方式方法,寓教于乐,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
3.完善酒店招聘用人制度
从新员工招聘入手,酒店应把好员工的入口关,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配合岗位要求,注重新员工素质,考察其个性特征与目标、工作经验等因素之外,还应注重该生对酒店的热情主动、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决定是否录用。
酒店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巨大,然而现实又是人才流失现象的严重,严重影响了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学校、酒店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让学生真正融入和热爱专业,相信行业的发展,相信自己的职业未来,建立坚定的行业归属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留职率,这样才能真正地保证酒店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
[1]杨效忠,汪淑敏,叶舒娟,等.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2]黄 英.建立新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3]李 宁,严进.组织内信任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效应[J].心理学报,2006,38(5).
[4]宋子斌,陈朝阳,MAVRIDES GREGORY.旅游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生的工作满意感及其在旅游业择业意向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