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写作课堂互动行为研究

2015-04-10 18:27刘小安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同伴教学效果

刘小安

(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写作课堂互动行为研究

刘小安

(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写作课目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引入了行动研究理论。该研究把课堂教学分为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贯彻始终。此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写作水平。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高职教学;课堂互动;行动研究

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写作是相互沟通、开展业务、达成交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因此,商务英语写作是国际商务人士必备的一项技能。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写作原则或要点,随后分析教材中的范例,接着学生模仿范例进行写作操练,完成过后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大多感到商务英语写作课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商务英语写作课教师需要反思如何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从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笔者使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商务英语写作课进行了观察、实践和反思,努力尝试通过改善课堂氛围,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理论背景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该研究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已有多年,但在高校外语界应用的时间较短。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将该研究方法应用于外语师资培训。之后陆续有罗淑兰[1]、程熙旭[2]等对大学英语课堂展开行动研究。关于行动研究有很多解释。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随后开展研究,并把研究结果用于改进和反思教学。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研究对象是自然班学生,动机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标是改进教学效果。行动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步骤:分析问题、设计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评价行动研究。

二、问题分析

笔者从2010年开始教授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授对象是某大专学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所用教材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系列《商务英语写作》,每周三课时。在前两届学生的教学中,笔者多数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写作原则—分析写作案例—布置写作练习—批改—讲评。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互动设计得比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授第三届学生时,笔者加强了对教材的把握,改进了教学方法,课堂上安排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互相评改等,但这些活动都没能很好地展开,因此教学效果并无明显改观。如何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此次行动研究的焦点。

三、行动设计与实施

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尝试打破从讲授要点、分析范例、学生习作到教师批改点评这样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学习分为写前(prewriting)、写中(writing)、写后(post-writing)三个阶段。三个环节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群体互动贯穿始终。写作过程演变为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的个体活动。[3]

(一)“写前”阶段

该阶段,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本或校企合作写作素材中的范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思路,并在内容、语言特征和格式方面展开对比。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激发了语言输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与写作话题相关的常用语块。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写作中的语块研究表明:本族语常用高频语块的输入和输出,是提高英语译语流利度的重要方法。要使写作语言流利、地道、自然,关注与话题相关的常用词汇、词组或句式在写前阶段非常重要[4]。笔者在该阶段安排写前构思活动,鼓励学生分析写作对象、写作目的以及恰当的语气,随后列出写作大纲。写前构思活动也常常穿插课堂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打开思路,为写作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写中”阶段

写作阶段,笔者会根据写作练习难度组织学生个体写作、与同伴共同完成写作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函或邮件往来。笔者也会利用网络模拟写作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把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或同伴邮箱,收件人根据收到的邮件进行回复。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可以与同伴或教师保持互动,以有效帮助其不断修正思路,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另外,笔者还会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多稿写作。二语习得研究发现,只有通过反复多练,写作者才能不断提高写作的流利度。多稿写作能使学生巩固各类商务体裁的写作范式和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质量。如讲授“邀请函写作”时,笔者设计了多稿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一稿多磨”(一篇文章,反复修改),使其在改变语言风格的练习中,逐步建立起明确的读者意识。

(三)“写后”阶段

写作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同伴互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往往比较难,而修改同伴的文字往往能改得很准确。恰当运用同伴互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最终提高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学会独立修改。同伴互评前,笔者提供反馈样板,以使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有章可循。教师找出一篇学生习作,可事先作好批改,在课上进行示范,也可以在课堂现场评改,对该习作从文字、内容到结构等各方面给出反馈。老师的反馈模式成为学生互评时的参考样板,这样学生的评价就会比较全面,思路也比较清晰。对于同伴互评的内容,老师及时评价,对正确的观点给予支持,激励学生越做越好。对于同伴的疏漏之处,老师也及时指出。当然,教师的反馈评价也不可或缺。为了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有选择性批改,指出比较突出的问题。除了书面反馈,笔者还会采用课堂集体点评的形式。结合习作要求,对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表扬。另外,选择代表班级不同水平的个体,分别指出他们习作中的亮点,以激励同等写作水平的其他同学。对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并为其再次修改作好准备。

四、观察与发现

经过四个月的实践,学生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教学安排,课堂互动能较顺利地开展起来。在小组讨论、作文互评互改等活动中,学生变得活跃了。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课堂参与度和课堂配合两个方面。

(一)课堂参与度提高

笔者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沟通后,笔者安排了更多的课堂活动。例如,在学习商务信函格式时,原先笔者按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本次行动研究中,笔者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与同伴合作,以教师身份相互讲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活动非常投入,很多同学模仿起老师上课的样子,模拟讲课时还时不时与对方展开互动。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讲授,学生们也都很踊跃,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并能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学生们的出色表现,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效果也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二)教与学配合融洽

笔者与学生经常在课后沟通交流,学生更理解笔者安排各教学环节的用意,笔者也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在哪些方面可能遇到问题,从而确保了学生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此后笔者布置的课后写作任务,很多学生完成得令人满意。比如笔者发现有两个学生在课程刚开始阶段一直坐在后排,不怎么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与她们交流发现,两个学生都比较内向,自认为语言基础比较薄弱,但两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有收获。笔者便鼓励她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要害怕犯错。同时把她们的位置安排到了前排语言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旁边。上课时也会给予两个学生更多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两个学生各项课堂活动参与度、写作水平明显增加。

五、评价与反思

此次行动研究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很有帮助。学生对写作的三个阶段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与同伴或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能写出较准确、清晰、连贯、流畅、得体的各类商务英语。从学生的写作输出来看,写作格式、构思、连贯性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词汇量和语法方面提高幅度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不够有关。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以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

一学期的行动研究教学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善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商务英语的写作能力。但是一小部分学生还是没能积极参与到各项讨论、写作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理想。如在同伴互评环节,存在一小部分学生草草了事、应付交差的情况,对同伴的写作基本没有反馈。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学生本身语言基本功较差,又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让这部分学生也行动起来,努力尝试与同伴合作,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笔者下一步需尝试解决的问题。

商务英语写作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用性很强。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反思和实践,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笔者此次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商务英语的书面沟通能力。当然,此次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如教学素材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语言基本功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逐一解决。

[1] 罗淑兰.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互动性—一份行动研究报告[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4-86.

[2] 程熙旭.打破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提高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1,4(1):25-30.

[3] 马广惠.影响二语写作的语言因素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48-50.

[4] 武月明.走向社会认知的英语写作教学—从《英语写作教程》谈起[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221-223.

[5] 徐昉.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9-10.

[6] 杨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2):164-167.

[7] 张丹秋.浅谈任务型教学在我国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4):132-135.

(责任编辑:施建平)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Xiao-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monotonou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the action research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research, classroom teaching is divided into prewriting, writing and post-writing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practice arous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helps them improve their writing.

business English;teaching of writing;vocational teaching;classroom interaction;action research

G718

A

1008-7931(2015)06-0122-03

2015-10-28

刘小安(1981—),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同伴教学效果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