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及其必要性

2015-04-10 17:0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馆员转型数字化

张 丽

(广州美术学院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260)

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及其必要性

张 丽

(广州美术学院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260)

数字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从初级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发展到高级的数字资源共享,其服务模式也从“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向了“主动”的服务模式。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相对单一,并且对其服务转型的认识不足,造成目前很多高校数字图书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入手,分析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论述高校数字图书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必要性

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一种随着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的新兴书刊资料——电子书刊诞生之后,以印刷书刊资料为主要藏书资源的传统图书馆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冷落,人们开始从翻阅书刊转变为点击页面。所以,一种依托网络媒介的新兴图书馆被日益提上日程,这就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和教师学习、科研的主要服务资源场所,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服务模式的转型。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一种新兴事物的出现,其定义总是呈现出多样化。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拥有专业人员的服务部门,该部门的职责在于对数字资源进行筛选、整合,然后进行智能化的存取、传送,保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永存性,并确保这些数字化资源能快速、有效地被用户使用。在这里,数字图书馆被规定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机构,认为数字化资源的形成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任务;而美国著名的数字图书馆专家阿姆斯认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要以数字化的格式进行存储、获取,强调的是信息的整理,注重信息收藏,兼顾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服务,体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简洁性和综合性[1]55。

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提出比较晚,中科院的高文等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电子格式的存储,并保证使用操作上的高效性,强调的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性。而上海图书馆的刘纬等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本的信息资源组织形式,能满足分布式的用户信息查询需求。

总之,数字图书馆就是先将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后,再利用网络的高速传播技术,对用户进行横向跨库连接的数字信息存取服务。这种服务的模式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而且有效地扩大了用户群。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传统图书馆的消亡,因为传统图书馆独特的阅读环境是数字图书馆无法替代的,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将二者进行结合,建立复合型图书馆,不仅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现代图书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体现“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思想。当然,随着传统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其服务模式也将随之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特定的用户群,其服务模式的转型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服务,一方面在于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在于内在服务平台的建设。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这种在高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以“用户信息活动”为基础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和科研的辅助机构,也面临着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方向问题,其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大致需要经历以下三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一)“被动的”无交互Web网站的服务模式

“被动”式无交互Web网站的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最初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采用无交互的网站模式来实现其服务,进行的是一种单向信息的传递模式。通常,不会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只是将整理后的数字资源以网页的形式或数据库的形式输入到电脑,用户自行取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互动。

这种模式的发展结果就是图书馆不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无法向图书馆反馈信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发展的问题。这种“被动”式无交互Web网站的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服务指南。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特殊的社会性质和地位,一直以来,其发展都是比较滞后的。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采用千篇一律的“阵地式”的被动服务模式,信息资源流动的单向性依然沿袭着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只注重馆藏文献资料系统的数字化加工,而不考虑用户信息需求的多维度和层次性,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闲置”与“用户需求无法满足”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也是现代图书馆门庭冷清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被动”服务模式必将被淘汰,一种逐步改良的“过渡”服务模式将取而代之。

(二)“过渡的”E-mail或Web表单服务模式

“过渡的”E-mail服务模式是指在数字图书馆的主页设置图书馆馆员的电子邮箱地址的链接,让用户点击进入网页之后,可以与馆员进行简单的交互。与“被动的”无交互Web网站的服务模式相比,这种简单的交互模式依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全面互动,但至少向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更加经济的信息渠道。由于这种服务模式要求的技术含量并不很高,所以比较容易实现。对于一些条件有限的数字图书馆来说,这种模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从“被动”转型为“主动”的“过渡”服务的模式。

Web表单方式是在纯粹的E-mail基础上改良的服务模式,用户要先填写一个Web表单,通过E-mail的形式将表单发送给图书馆员,图书馆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E-mail或电话的形式答复读者,这是一种“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化的中间模式。

“过渡的” E-mail或Web表单服务模式实现了图书馆馆员与用户之间的简单互动,不仅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还可以让图书馆尽快地得到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从而最大化地体现数字图书馆的实质和含义。同时,这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过渡的” E-mail或Web表单服务模式能让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走得更稳定、更快捷。

(三)“主动”的专业交互式Web网站服务模式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低级走向高级,当作为“过渡的” E-mail或Web表单服务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种更加高级的服务模式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这就是“主动”的专业交互式Web网站服务模式。

“主动”的专业交互式Web网站服务模式是数字图书馆网络服务的高级方式,主要是通过专业的交互式Web网站,图书馆馆员与用户之间进行即时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增进用户和馆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馆员可以即时地了解用户的具体要求,并针对用户的需求制定服务方案,有利于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主动”的专业交互式Web网站服务模式包括交互问答模式和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

交互式问答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在线聊天形式,用户与馆员之间进行心与心的在线交流,用户的需求直接反馈给馆员,馆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工作上的完善和改进,这是一种双向度的互动模式,不仅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能促进图书馆的建设。这种交互式问答模式起源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采用聊天软件提供实时信息咨询,后来被图书馆引入,开始在网上以聊天的形式接待用户,形成一种实时性数字化的服务。同时,图书馆员还可以帮助一些初次使用网络浏览器阅读书刊的用户,快速有效地阅读数字书刊。

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设计数字图书馆的界面,并制定数字图书馆资源。这种模式用户是主动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处于被动地位,数字图书馆只是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和推送信息。当然,图书馆还应该重视数字资源的整合以便于用户更好地操作和使用。这种服务体现了“以用户为本”的服务思想。我国高校图书馆是从属于学校的辅助教学科研机构,其发展受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如今,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依然处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甚至依然沿袭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当然,高级发展阶段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较高的馆员素质,在高校有限的条件下,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从“被动”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发展到“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更有利于用户使用图书资源,将图书馆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极限;另一方面资源的丰富性和数字系统的复杂性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数字化的转型被日益提上日程。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初级阶段,用户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能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需要解决的是信息“有与无”的问题。如今,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很多属于图书馆之外的信息传送者传送的信息,面对庞大的信息量,用户最关注的是信息的整合与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面临的是如何解决信息资源“粗与细”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用户需求的改变,数字图书馆不得不朝着更加精细、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方向发展。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的“阵地式”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服务模式的转型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服务主题不变的前提下,服务的要求和服务的质量,将会有历史性的突破。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不同于一般社会性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因为其特有的优势和功能决定了其服务转型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所提供的文献信息远远超过了传统图书馆,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重新组合,推动知识的快速更新发展[2] 95-97。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社会化,高校图书馆内储藏着一部分十分珍贵的传统文献资料,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通常,图书馆的做法是这些文献资料不能轻易地被用户阅读,更不可能被借出,这就造成了珍贵文献资源被长期搁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今,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将这些珍贵的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处理,上传到图书馆网站上,供用户随意地阅读,这样既能很好地保护文献资源,又能让文献资料发挥最大化的作用[3] 313-322。所以,数字图书馆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必要性。

首先,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占用的物理空间小、服务内容丰富多彩、书刊的数量不断扩大,整合后的信息经过网络的传输,大大提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再者,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有限的阅读空间,将图书馆覆盖到家庭、社区,实现了知识的社会化。第三,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馆员与用户之间面对面的“被动”交流,通过网络,实现了人机交互,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服务也从“被动”走向了“主动”。总之,高质量的服务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建设和发展。

[1] 毕 强.数字时代信息服务的变革与创新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

[2] 王启云.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6).

[3] 李 培.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6).

[责任编辑 袁培尧]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Mode and Its Necessity

ZHANG Li

(Library,theGuangzhouAcademyofFineArts,Guangzhou510260,China)

Nowadays, digital library is no longer a new topi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library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prim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digitization development to advanced digital resources sharing, while its service mode frompassiveservice mode to theactiveservice mode. The relatively single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obj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service transformation caused a lot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ies playing its proper role. From the concept of digital libra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mode at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the necessity of service transform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passivetoactive.

digital libra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rvice mode; transformation; the need for

2015-04-02

张 丽(1972- ),女,河南驻马店人,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

G250.76

A

1671-8127(2015)04-0139-03

猜你喜欢
馆员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转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