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培育路径探析*——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为视角

2015-04-11 05:22李慧,裴育萍,宋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

裴育萍(1969-),女,山西长治人,长治医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培育路径探析*
——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为视角

李慧1,裴育萍1,宋静2

(1.长治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山西长治046000;2.长治市实验中学,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同时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核心内容和灵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认同并上升为信仰,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动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以主体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和社会责任的外在推动力相结合形成合力,从而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建立,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真正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以人为本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李慧(1974-),女,湖南武冈人,长治医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5.014

[中图分类号]G642

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精髓与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担当者;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追求,是提升高校“基础”课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变革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本质,直接反应了人民的价值追求和党的价值主张。这种先进的、反映人们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必须被信仰,它才不至于形同虚设。“信仰是可信和确信的统一”,正是这种可信和确信使得信仰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追求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应该以之为行动的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意味着秉此信仰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忠诚和文化归依,落实和捍卫社会主义诸价值的意愿、能力和效果的坚定不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可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必须理解并信仰这一核心价值观,才能构建一个支撑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家园,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同时,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只有在价值观层次上育人,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和要求,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培育与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础”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对其做出了经典的表述:“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其所阐述的价值观理念,勾绘出了民族国家的价值内核,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基础”课作为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能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这种课程的政治性意味着“基础”课教学设置的安排必然要遵循政治性原则。为此,“基础”课的整个课程体系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础,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要素而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于“基础”课的全过程,是“基础”课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之所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是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动力。“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象是大学生,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而当前有少部分大学生“失去了人生的目的和方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依归,出现了‘价值真空’状态”,或者“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并存,‘价值多样’而导致无所适从”,这种信仰危机背离了“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势必导致教学陷入困境。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欲改变这种状况,“基础”课就必须遵循信仰教育这一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社会崇尚和倡导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的社会价值认同观念,能够有效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观的发挥,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传授,使大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共产主义理论、道德及法律精神和规范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依靠这种信仰的力量,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作用的普遍有效性才能坚信不疑,使其本身能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期待。经由这种主体的信仰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逐步落实为人们行为的指南,成为人们自我约束、分辨和判断的一面明镜。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础”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政治属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培育的有效路径

大学是知识的产出者,更是价值观教育的理想基地,应该有体现中华民族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行为实践进行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既明确了“基础”课的使命和责任,也指明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即在“基础”课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的确立,注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培育。

(一)根本基点:以人为本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其本质是一种需求关系,一个人的价值观是由其需求观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就在于其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历史发展主体地位和最高价值地位的尊重,始终坚持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就是“在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逐步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使个体认同国家的各项主张和要求”,“实质是一种由利益认同而带来的价值认同和事实认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在“基础”课的语境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尤其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学生不仅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追求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主体。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复合型群体,不同群体间因固有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培育中从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出发,在“重视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能够引起全局性社会情绪利益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不同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最终形成整体合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充分展现人的个性,才能在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中充分发挥主体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履行一定社会责任。”[10]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完备人性的建构和发展,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反过来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能够自觉践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二)内在驱动力:主体意识的培养

主体意识即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意识,是对主体性的自觉,具有能动认识和支配对象的属性,使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性,任何力量都不可动摇。人要实现从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主体人的自我意识的具备。因此,要想将核心价值观理念从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从理论上升到大学生行动的指南,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主体意识。依赖于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功能,使大学生能动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主体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念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以达到预期的、具有实效性的结果。

主体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受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以自觉、充分地认识到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角色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避免过分强调理论灌输,避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知识讲授和价值观念的传输,将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其实现途径等通过主体能动性内化于自身的意识之中,自觉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将理论认识性、情感认同性、行为自觉性融为一体,由知识转变成价值,将外在正确价值予以内化,达成价值观知识与价值观评价活动的连结,真正成为自身的价值意识,使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最终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经由这种价值主体意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构建才能获得牢固基础。

(三)外在推动力:社会责任的强化

社会责任一般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秩序良性运行所应承担的职责、义务,包含对国家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等诸多方面,是个人或组织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能直接把自身的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中的社会主体,其思想、行动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和实在的影响,不仅是社会责任承担的理想主体,更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不以其自身意志为转移。其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国家、社会赋予的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的历史使命,实质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欲实现国家、社会的重托,大学生必然要明确自身的行为不是一种任意自由行为,应当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用遵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观理念作为自身行动指南和规范自身行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的价值观理念,包含了大学生所承担的所有基本责任要求。可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构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即大学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外在责任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心信念和意向,将社会责任转变为自身的社会责任,并身体力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正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孕育、形成过程。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强化势必对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的构建有着高效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强大的外在推动力。

总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培育,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科学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形成过程中各种有利因素,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建立,实现“基础”课政治属性和人才培养目的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18(3).

[2] 陈新汉.从信仰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南林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

[3] 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4.

[5]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3.

[6] 习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人民日报,2014-04-26(1).

[7] 李少华,李俊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36.

[8] 孟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个体特质和强化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91.

[9] 王占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社科版,2009(5):18.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An Analysis about Way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in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theperspectiveofenhancingtheteachingeffectivenessofthe

Curse"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

Li Hui1,Pei Yuping1,Song Jing2

(1.TeachingandResear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ChangzhiMedicalCollege,Changzhi046000,China;

2.ExperimentalHighSchoolofChangzhi,Changzhi046000,China)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he unified will and the common a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the core content and soul of the course "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 So, to identif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raise it to the height of a kind of belief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In the meantime, cultiva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in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formidable and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In this regard, the "basic course" should focus on the basis of people-orientedness, and integrat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arising from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with the external driving force stemming from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form a resultant forc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ents?fai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ultivates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basic course" can truly be realiz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belief;course 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teaching effectiveness;people-orientedness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