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中日源信息译介方法的考察——兼谈日源词汇的使用情况

2015-05-07 02:19陈越
语文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译介词典日语

○陈越

(浙江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日语系,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一些流行语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一夜之间便可传遍大江南北。这当中既包括“我也是醉了”、“你造吗”、“有钱,就是任性”这样的句子,也有像“白富美”、“小鲜肉”、“奇葩”这样的词语。作为新闻媒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报纸,也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中日两国隔海而居,与日本相关的报道也经常见诸报端,历史由来已久,成为词汇交流和摄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光速传播信息的时代,词汇的交流情况又是如何?文章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省内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钱江晚报》①为考察对象,围绕其中的日源名词展开研究,辅以三部汉语词典,尝试就日源信息的译介方式及日源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研究方法

按照笔者原先的研究计划,首先,浏览2014 年度《钱江晚报》的网络电子版,对其中与日本相关的报道进行摘录,制作成文档。其次,仔细阅读这些报道,凭借笔者对日语词汇的掌握,对当中的一些词句进行摘录,其中包括汉语里不用,但直接采用日语原文并进行了注解的词句;中日文皆已在广泛使用的词句;存在“误译”②可能的词句等。再次,进一步将研究重点放在其中的词汇上,逐一确认其在《汉语大词典》、《辞海》、《汉代汉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和具体含义。最后,根据译介方法的不同进行梳理。

但真正着手整理时,笔者发现《钱江晚报》中关于日本的报道大多改编自新华社、中国日报、央广等权威媒体,文字表达规范,找到的例子并不多,故一并对报刊中使用日源词汇的报道进行摘录,以佐证中日词汇在译介过程中的交流与摄取。

二、直接采用日语原词并注解

采用此类方式译介的例子不多,例如:

(1)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28 日正式宣布,已经决定修订初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写明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和竹岛(韩国称“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1 月29 日,A0016 版)

(2)日本政府7 日成立国家安全保障局,并任命内阁官房参与(外交顾问)、前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出任局长。(1 月8 日,A0021 版)

此种译法特征较为明显,即读来并非标准汉语,且有引号或者括号进行标示或者注解,专有名词为多。但也存在下列情况:

(3)安倍新内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动当数自民党原干事长石破茂。被视为安倍的劲敌的石破茂,此次被安倍调整为地方创生大臣。(9 月4 日,A0018 版)

(4)22 日早晨7 时许,总务大臣新藤义孝参拜靖国神社本殿并奉献“玉串料”。(4 月23 日,A0018 版)

例(3)中的“地方创生大臣”虽然未添加引号,但读者起码知道这是官职的名称,然而(4)中的“玉串料”虽然加了引号,但读者却不清楚究竟为何物,其实它是指拜神时代替杨桐树枝(日语为“玉串”)的钱(日语为“料”)。可见,此种译介方法如果牵涉到艰涩难懂的词汇,为避免理解误差,有注释的必要。

三、采用尚未扎根汉语的日语原词

由于中日两国同为汉字文化圈,且大部分字词的含义有着传承的关系,故此类词语在译介到汉语中时很容易就采用了“拿来主义”。例如:

(1)小野寺……强调,两国战机异常接近的空域是“日本和中国防空识别区相重叠的东海上空”,……以前自卫队飞机也是经常在这一空域飞行,今后还会继续保持飞行。(5 月26 日,A0016 版)

(2)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称,增税之后,父母加2 个孩子的标准4 口之家,以家庭年收入600 万日元计算,一年的负担将会增加9 万日元。(4 月3 日,A0020 版)

(3)安倍当天下午在众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称,将在“关于重新构筑安全保障法律基础恳谈会”向政府提交的报告基础上,处理集体自卫权和集体安全保障等问题。(1 月25 日,A0015 版)

(4)烧毁破坏民房2220 间以上,逮捕了抗日军970 名、和平人民250 名,掠夺粮食6000 吨,酷使强制劳役是12 万工日。(7 月8 日,A0014 版)

不妨逐一分析摘录的报道中出现的词语,“空域”一词虽然不熟,但是从汉语中常用且收录于字典中的“海域”一词以及前后文,可以很明确地理解为“航空领域”。“增税”一词意思明确,但汉语词典中仅有“增值税”一词,而同一报道中还有“涨税”的表述,另外,似乎还可以说成“加税”。至于“恳谈会”,汉语中有“恳谈”一词,表示“恳切交谈”,基本可以明白是何含义。而最后一个“酷使”在理解上还是有些费力的,日语中的意思是“残酷驱使”,还需稍加点拨方可领会。

除上述词语之外,笔者还找到了另一些《现代汉语词典》中不收或含义不同的词,与上述词语在字典中的收录情况及含义等一起,整理成如下表格:

表1③

表1 使我们对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国技”一词被收录到《汉语大词典》,释义即为“一国特有的技艺”,或许因为中国只有众所周知的“国球”,而无所谓的“国技”,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不怎么使用该词,故其他两部字典并未收录。而“暴走”一词只有在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收录,但其含义解释为“指在室外长距离快速行走”,这与该词在日本相关报道中的含义并不符合,报道原文如下:

(5)在民意普遍反对的情况下,安倍为何在修宪歪路上一意暴走?……他的暴走是个必然。(7 月2 日,A0003 版)

同一版面上还罗列了2012 年12 月26 日至2014 年7 月1日的“安倍修宪的暴走轨迹”。显然,这里的“暴走”当是取义于日语原文含义中的“不顾周围情况、不考虑他人,执意推进自己的事情”。而笔者在另一条报道的标题中看到的“暴走!探访杭州十大古城门”(10 月23 日,A0023 版),这当中的“暴走”才与汉语词典中的释义相符。

整体而言,上述词语中绝大多数是尚未被收录进汉语词典,例如“空域”;也有正在经历着沉睡期的,例如“国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一下子无法联想其正确含义的,例如“酷使”;以及词义有待继续扩展的,例如“暴走”之类的词汇。后二者的在报道中的直接“拿来”还有待商榷,故笔者以为,新闻媒体中译介外来信息时,使用尚未被字典收录的词语,或可看成一种“误译”。

四、采用已融入汉语的日语原词

报道中与日本相关的内容基本以政治类新闻居多,故直接源自日本相关报道的此类词语仅找到一例:

(1)日本防卫省官员4 月30 日说,日本自卫队5 月将举行重新占领离岛的军事演习。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此时正因东中国海一组无人岛高度紧张。(5 月2 日,A0014 版)

更多的例子则是对广大读者来说已十分熟悉的生活领域的词汇,或许对于没有日语学习经历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它们源自日语,例如:

(2)乡小空巢化 开学遇尴尬(9 月8 日,A0007 版)

(3)完胜各种理财产品的商铺,可信吗(11 月6 日,B0010 版)

(4)早城社区组织暖冬服务行动(12 月9 日,Q0006 版)

(5)帅气骑警人气旺到爆问路的多求合影的也多(10 月6 日,A0003 版)

(6)慈溪有个想上“达人秀”的顶狗哥(10 月28 日,A0008 版)

(7)在“一品龙汤”经典日式至尊VIP 别院,设有精致的日式观景木桶浴……五星级日式管家式贴心服务,全面满足客人的泡汤需求……。(1 月21 日,C0006 版)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也逐一确认了词语在词典中的收录情况,整理成下表:

表2

上述的“离岛”一词未见于《汉语大词典》,《辞海》中的释义为“指香港地区除香港岛及其附近小岛外所有岛屿的总称”,虽然与其在日语中“与本土隔海而居的孤岛”具体所指不同,但词义逐渐扩大,发展成《现代汉语词典》中“与陆地不相连的岛屿,也指岛屿周围的小岛”的释义,也不难理解。

“空巢”一词词典释义为“指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后,只有父母单独生活的家庭”,在日语中指“无鸟之巢;空宅;家中无人时闯入的小偷”,但很显然,上举(2)中的“空巢”或许该从日语中的原义去理解。而“人气”、“达人”一类的词由于综艺节目的交流、发展而变得为大众所熟知,《现代汉语词典》中均分别收录了二者“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在某方面(学术、艺术、技术等)非常精通的人;高手”的释义。这与它们在汉语中原本的含义不同。而“汤”在三部词典中均可以指“温泉”,但是“泡汤”一词,汉语词典中却还只是“比喻落空”,并无“泡温泉”的释义,显然是受到了日语的影响。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这类词语的常用释义(与日语相同的释义)大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有一部分则是词汇含义再度复苏的过程。

五、译介的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译介方法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处理方式,如下面的两个综合例子:

(1)日本关东及东北地区14 日和15 日再次遭遇暴雪袭击。……据日本气象厅介绍,上周日本多地降雪量持续上升。……其中山梨县甲府市积雪厚度已达114 厘米,刷新了观测史上的最高纪录。……以羽田机场为主日本多个机场内的超过600 架次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迟……新干线出现晚点,首都圈高速公路封锁。(2 月17 日,A0018 版)

(2)这种表情符号起源于日本,英文叫emoji,即其日语读音,意为“图文字”。……而在2013 年的一项市场调查中,针对“你是否在信息中使用表情图标”这个问题,74%的美国受访者和82%的中国受访者给出肯定答复。(11 月30 日,A0015 版)

例(1)中涉及地区和政府机构以及交通工具等的名称。在译介时,“气象厅、山梨县、甲府市、新干线”等专有名词直接采用了日语原词,而日语中的“东北地方、羽田空港”因为仅有一半是专有名词,故翻译时也采用了“一半直接采用原词+一半对应汉语同义词汇”的原则。事实上,很多媒体中都曾直接出现过“空港”一词。

例(2)中提到了日语中的“絵文字”,笔者对报道中的相应译法加了下划线,这其中有根据日语原词罗马字发音而来的英语“emoji”,也有采用了“一半+一半”原则的“图文字”的译法,还有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与日语原文汉字不同的“表情符号”或者“表情图标”的译法,其实在该版面上还有四个图示的符号以说明该词的实际含义,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最为直观的译法。

上面,笔者利用在报纸中的相关报道对其中的日源词汇进行了梳理,在探究日源信息译介至汉语时的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就现在较为常见的生活领域的日源新词进行了考察。

通过分析比较,日源词汇的译介往往多是直接采用“拿来主义”的,这当中有我们熟悉的,也有我们不熟悉的;不熟悉的词语中又分为我们基本可以联想理解的,也有我们难以领会,需要点拨的。这些尚未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词语的导入现阶段当属于“误译”的范畴。套用严复先生的一句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新兴词语的融入总要经历一个过程。谈及这些词语的未来,或许会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考验,为大众所接受,被收录进字典,或许可能就此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不管怎样,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中日词汇交流的印证。

虽然报纸的传播速度不如互联网,但其作为相对稳定的新闻媒体,有着可靠的信息来源,借其研究中日词汇交流具有一定意义。后续词汇的补充及深入问题的探讨权且留待以后展开。

【注释】

①《钱江晚报》是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内发行量最大、阅读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是浙江报业市场第一品牌,有着具备高度公信力的品牌形象,故笔者将该报纸作为考察对象。文中引言里出现的流行语均摘录自该报,正文中引用报道时只标注出版时间和版面。

②本文中的“误译”是指可能导致读者意思理解困难的情况。

③表格中“含义”一栏是以汉语为主语的,例如“包括”表示“汉语含义包括日语”。

[1]松村明.大辞林[M].三省堂,2010.

[2]汉语大词典(2.0 镜像版)[M].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201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译介词典日语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漫画词典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