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写作中的石化及成因分析

2015-05-09 06:20何晨杨虹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成因

何晨 杨虹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石化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错误,并探究其原因,是教师能从错误根源出发,科学的进行教学。

关键词:英语写作;石化现象;成因

作者简介:

何晨(1986.2-),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硕士,应用语言学方向。

杨虹(1984.12-),女,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英美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1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者,这一点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及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可见一斑。它要求作者在语法、语义上都要遵从语言规则,这就对语言学习者造成一定难度。

一.石化现象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中介语的语法体系会日趋接近于目的语的语法体系,在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后,中介语的某些特征会趋于停滞状态,一些错误被纠正多次仍然反复出现,始终无法达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状态。语言学教Selinker把这种停滞不前的状态称之为石化现象。对于每一个二语学习者而言,尤其是学习两种不同语言体系的人而言,中介语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二.独立学院学生写作中的石化

经过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的发现,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吃老本”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中所运用的词汇、语言规则、语义表达上都是运用高中所学的知识,高级词汇贫乏,容易出现Chinglish,语义表达不清晰。通过对学生写作材料的收集和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在写作中的高错误率集中出现词汇和语法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词汇拼写错误和词性辨别不清

对于很多发音相似或拼写相似的单词,对学生来说分辨清楚很难,如may,maybe,may be;efficiency错写成efficience,safety写成safty,对于同一单词的不同词性也容易用错:

由于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本身没有的单复数的变化,但英语词汇有这样的变化要求,并且不同的人称代词后所要求的动词变化不同,所以在英语的名词和动词使用中,学生容易忽略这一点,学生有没有完全掌握,这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2.连动式: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在每次写作中都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即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并列关系的动词。英语句子结构中,一句话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或几个并列的谓语动词,连动式是写作中常犯的错误,这样的问题在there be句型中尤其突出。

3.主被动:多用主动,少用被动。

英语强调句子结构的严谨,动作的承受者作主语一定要用被动语态,汉语是“把”和“被”区别,英语是结构上的变化,由do变为be done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be动词的具体呈现形式is/was,are/were,还要考虑由do到done 的词汇变化形式,这需一个心理过程,但对于写作能力薄弱的独立院校学生,学生在写作中会力求简单,忽视这些规则。

三.石化成因分析

1.生产性词汇有限

由于英语和汉语隶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两个体系中不是所有的因素都是一一对应的,名词一一对应的较多,学生从英语中可以直接找到与汉语相对应的英文表达,而动词和形容词一一对应的较少,如汉语中的“大”,英语中可以表达“大”这个含义的词有big、great、huge、large、immense、tremendous、enormous、gigantic,那么如何从这些词中选取合适的,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就会出现只选熟悉的、会用的词汇,回避高级的、非常用的词汇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词汇选择上的僵化。

2.英汉差异

汉语重意合,通过功能词和词序来体现意义,词形并不发生改变而英语重形合,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通过词行的变化来表达其意义。英语的汉语思维是呈螺旋式的,而英语思维是直线式的。所以在表达中汉语经常采用迂回的策略,先摆原因再说结论,强调形散而很不散,英语表达简洁、直接,先表明结果再分析原因。这些语言和思维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从母语向目的语转化时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形成chinglish或错误的表达,形成母语负迁移。

3.目的语的输入和输出

大学公共英语的授课通常情况下是大班授课,让教师做到一对一的辅导难度较大,并且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学的好不好并不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太大压力,对于写作并不重视,除了课本,平时很少阅读跟英语相关内容,由于大学英语教师不会向初高中教师一样天天留作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英语的写作很大程度上看学生的自觉性,而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足,除了应对考试,很多学生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写作,这使得目的语输入和输出量不足,导致在石化现象固化。

四.结语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石化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指导。在课堂的讲授中可以强调词汇的英文含义,让学生通过目的语的解释来了解、学习目的语,真正做到语言的习得,提高词汇输入的质量;也可以加大写作练习的频率,适当的讲解一些英汉对比知识。总之,石化现象并不是不可克服的,这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师和学生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刘江涛. 大学英语写作中石化现象的历史研究[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24(5):92.

[2]庞艳茹. 英语写作中词汇石化现象的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9(12):249.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