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用视角看南宁市形象宣传

2015-05-09 10:16李冰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宣传语城市形象

注:本文为广西大学李冰老师主持的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南宁市形象宣传话语的文化语用研究”成果。

摘  要:良好的城市形象宣传语对展现城市形象,推广城市个性文化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宣传语的得体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和独特魅力。本文从各媒体中收集了南宁市形象宣传话语,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这些话语的语用特点和文化价值,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形象;宣传语;社会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2

一.宣传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社会语用学认为个体的语言使用可能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语言使用个体总是社会的一员,他的言行势必受到社会规约的制约,比如正确性或得体性的制约。

城市形象宣传语是城市形象的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总体定位,包含了该城市的历史底蕴、经济特色、文化精髓、未来方向,是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好的城市形象宣传语能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不仅能提高市民的认同感,提升城市自身形象,还能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实现宣传语所期望的价值。

事实上,社会语用确实能给行为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具有显著的经济功能。经济主体如果注意和懂得对自身恰当的宣传和“包装”,使自己能为人们关注,从而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广告、宣传等社会语用方式可以发挥良好的功能。通过城市形象宣传用语的发布和宣传,对外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提高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南宁市形象宣传语概述

南宁是广西的首府,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它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近十几年来,尤其是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这里开幕后,南宁对于自身的形象定位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南宁市的前身是“邕州”,所以至今仍有“邕城”的别称。其次,最为市民熟悉的名称就是“绿城”,这也是让很多老百姓骄傲的称呼,因为这里常年都是葱葱绿绿的树木,给人的感觉就是四季常青。南宁的另一个美誉就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借助1999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这个地方,毕竟这里是广西——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又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就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地落户南宁,这让南宁可以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国际名声,“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把南宁带向国际都市化的一个城市定位。归纳起来,南宁城市形象宣传语主要有如下这些:“绿城”;“绿都”;“中国绿城”;“广西,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邕城”;“五象城”;“水城”等等。

(一) 南宁城市形象宣传语的社会语用含义

话语和语境的关联通常从预设中获得。宣传语要用较简短的词句让受众在较短时间内记住并且做出心理上的反应,使读到的、看到的和已有知识产生关联,这往往要借助于社会语境。比如把南宁称为“邕城”,说话者预设了受众已知南宁与古时“邕州”的联系,并且南宁滨临邕江,以此而得名。而“绿城”或“绿都”则是新闻媒体和城市宣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称。这个名称让人脑海里浮现一幅幅绿叶婆娑,满目青翠的南国风光的画面。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到2007年的人居领域的最高荣誉——“联合国人居奖”,这一系列荣誉,彰显着南宁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绿,成为南宁的靓丽的城市名片。

“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个宣传语很美,很有诗意,受众会联想到广西是盛产山歌的地方,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由此唱红大江南北。南宁也由于它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艺术节”打响了国际化的牌子,“大地飞歌”成为家喻户晓的节庆名牌。而继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之后,南宁又多了一个城市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当人们一看到中国-东盟博览会,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南宁。

(二)南宁市形象宣传语的语用特点分析

城市形象宣传语既要朗朗上口,令人回味,又要能概括一个城市的特质、文化渊源、经济脉象,能体现出这个城市的所要构建的总体意图。城市形象宣传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彰显唯一性和代表性。比如人们一说起“羊城”、“花城”,就知道是广州,这些话语能很好地代表广州这个城市。而让人能自然而然联想到南宁的有“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因为南宁是唯一举办这个盛会的地方。“邕城”也很具有代表性,因为“邕”就是南宁的简称,而邕江是千百年来流淌在南宁的母亲河。“绿城”、“中国绿城”在南宁媒体中虽然使用最多,但是却不一定具有唯一性,因为全国仍有好些城市在争创“绿城”,比如杭州、南京等地森林覆盖率也不亚于南宁,也被称为“绿城”。很多壮族人喜欢称南宁为“壮都”,这个名称也颇具代表性,作为中国第一大少数民族——壮族的首府,南宁是名副其实的“百越壮都”。

第二,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宣传话语既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想象空间,也要与实情相符,这样才算真正的名副其实。说南宁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因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广西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民歌节,还有民歌擂台等活动。《大地飞歌》一炮走红,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因此,南宁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而“五象城”这个别名则是源于位于南宁市邕宁-大沙田江边的五座土山,传说是五匹大象,堪与广州五羊城相媲美。为此,南宁市政府还在金湖广场特地建了一个五象城雕喷泉,后又更名为五象广场,以作纪念。虽然“五象城”的知名度远不如“五羊城”,但是这个别称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广泛性和认同感。宣传语要为市内外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使其能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对于城内居民而言,最让他们留恋的乃是城市中最本色、最自然的那一片水土。“中国绿城”,“花园里的城市”,“幸福的家园”、“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中国.绿城”都较好地展现这座城市的优质的空气和宜居的生态环境,而荣获过“联合国人居奖”也是令市民充满自豪的一件事情,“中国绿城、美丽家园、幸福生活”这样的宣传语突出了南宁是“宜居”之城,体现了政府处处为城市居民着想,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这些宣传语定位鲜明,把南宁独特的环境和现代气息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并且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三.意见与建议

南宁城市形象宣传语总体上能很好的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宣传和推广城市文化,但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首先,从市政府到市政管理部门都应该树立这种意识,就是意识到城市形象宣传语和城市形象树立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尊重大众的声音,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公共关系提升南宁城市形象,打造几个比较响亮的城市知名品牌。比如,利用南宁独特的区位优势,美丽的景观天赋,南宁市委要有前瞻性的打造好南宁市的“六张名片”:“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绿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其次,要基于本土历史和文化,充分挖掘广西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同时避免浮夸或形式主义。特别是如今弘扬发扬民族文化的战略决策下,大力发展和宣扬城市的本土文化,突显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南宁市被誉为“中国绿城”,这本身就很贴近百姓生活,反应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向往和自豪。南宁要在“绿”字上面做文章,必须要转变观念,不仅仅是有满城的绿树,还要把建设提升到绿色文化和绿色经济的高度来认识,大力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GDP理念,发展绿色经济。总之,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同时享受“花园般的城市”的幸福。最后,城市宣传语在设计上要考虑语用特色,句式规范统一,内涵深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带来美的享受的话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出版社,2009:9 - 14.

[2]何自然. 语用学探索[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170。

[3]季玉群. 南京“人文绿都”城市形象的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07,6

猜你喜欢
宣传语城市形象
公益广告
城市形象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为“我”,还是为“我们”?
以宣传相关词语为中心浅谈中韩同形语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接受美学视角下中西电影预告片的文化美学对比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