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印良品简”、“空”、“白”的设计美学理念

2015-05-09 10:16杨惠茗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禅学审美意识产品设计

杨惠茗

摘  要:日本的产品总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和享受。在飘散着虚无之境、一切皆空的禅学和蕴涵着简单寂静、清净空白的日本美学的熏染下,日本设计将二者结合得沁人心脾、动人心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 在日本设计中,将“简”、“空”、“白”这三个设计美学理念做到极致的,是无印良品,其简洁无瑕的产品构造、空灵通透的设计风格、白净单纯的美学意识、质朴素雅的生活哲学,无一不在人们心中达成共鸣。本文试通过阐释无印良品产品设计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晰日式美学对接受者的指引和治愈。

关键词:无印良品;产品设计;禅学;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2

一、简与减

早在绳文时代,日本正经历着漫长的狩猎采集的生活,在四季流转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山川林木和人体一样,承受着出生、萌芽、成长、成熟、衰落的自然规律,且常年的自然灾害使得人和林木在其中同处于柔弱之势,人们对自然的怜惜与恻隐之心由此而生。人们怀着对自然的敬仰和崇拜,对同境遇的自然的关心和对自然材质的亲近,同时也延伸出在待人接物上的谨小慎微,在设计中对朴素、淡雅、简单的坚持与眷念。这也显露在日本的工艺设计中,如通过对原始的、简朴的素材的选择、尽量还原素材的自然肌感、减少人工的过度干预等。其次,日本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日本设计、工艺对简洁、朴拙、实用的追求的原因。在物质资源匮乏的状况下,在考虑人性、自然的基础上,借助设计,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使材料美与实用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时代更迭,到了现代,如今,将禅宗思想、日本美学理念,贯穿到所有设计的产品之中,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莫过于无印良品了。MUJI 中看似平凡简单的设计,并非只是为了追求简单而采取简单的造型,无印良品中的简,亦是减,是“经过反复的删减,最后剩下的东西”。2反复的删减,亦是在反复的反思、自省的基础上,不断的追溯材料如何更能展现其质感和纯粹的方式。“所以,真正的简单,就像物体本身能散发出灵气一样,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就是简单的威力”。2秉持着“本色最美”的信念与执着,面对自然保持谦卑的心态,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将材料的“素”透过时间和空间,展现在观者眼前。所以,物品的简单,是去除种种琐碎的人工介入的痕迹之后,所流露出的原生态的外在形式。日本的设计师们将自然引入生活,并去粗取精的赋予人文关怀,如版茂先生对卫生纸的设计,呈正方形的卷芯和纸筒,不仅因抽取时发出沉重的摩擦声而提醒使用者注意节俭,还因其正方形的形状有助于物品之间更好的摆放与收纳。再如深泽直人先生设计的CD 机,形如风扇的CD 机,以拉动开关使唱片旋转,播放音乐,连接了人们关于物品的情感记忆和触觉记忆;面出熏先生将平淡无奇的火柴变为清晰文艺的梅枝,更富有美感,也于此体现了自然的美好。无印良品的设计师正是以温暖的人文关怀和对产品精致实用的考究,其贩售的一系列日常用品才带给人们那样多的感动与震撼。

二、空与无

日本的精致的设计,抑或“有品质的设计”,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庭院建筑,都惬意的融合了中国古代工笔画的雅致精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隽永意境以及古诗词的优美韵致,意味深远悠长,让人久久沉浸其中。舍去了多余装饰的,以空白朴质造型的无印良品,如原研哉先生认为的那样,是为了“发掘物质的“本我”,用不加修饰的艺术语言和最质朴的表现方式传递出它的“真我”,任何平凡无奇的材料也有灵动的气质”。4对接受者来说,物质的“本我”的展现,可以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和他们内心的“本我”产生共鸣,受众可以在无印良品设计的产品中获得归属感,这些物品让他们感到愉悦。就像一次简洁淡雅的陈述,透过物质“本我”的外形,以弥散的空性,淡化着现代人们生活和身心上累积的层层疲惫和倦怠。

空,虽然“什么都没有,其实其中充满了一个什么都有可能性的空空的容器,它真正体现了可以容纳万物的潜在力量,在这种空之中,更包含了沟通和传达的力量”。这种“空”,也与佛教所说的“空”、“无”,是相通的。佛教中的“空”,并非空空如也,而是丰盈、充满的,蕴含着一切可能。佛教中的“空”,在于劝导大众应无所执着,心无挂碍,应见心明性,知有常与无常。以不作修饰的材质的“空”,呈现的无印良品,为人们的物质需求做着“减法”,以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有更多的空暇去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物体的空属性,赋予人们去思索的能力,感受灵魂深处的寂静,重新定位对物质的需求,会发现,原来,“这样就好”。无印良品就是“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欲望”,提倡简淡、朴拙、环保的生活,消解品牌意识,弱化品牌崇拜,以近乎永恒的陪伴,直抵生活的核心。

三、白

白,从物理学上说,是一种包含了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也被视为无色。6在日本,白是映照大地的光,“当人们和阳光直面时,那刺眼得能让人晕眩的纯净的光芒”。人类用更富有情感属性和视觉属性的语言,给予颜色以温暖亲近的存在,相互依偎着,描述着眼前的世界。

不染纤尘的、纯净无暇的,以白为主调的无印良品,并不会像其他种类的生活用品,随着时间流逝而贴上陈旧的标记,反而在时间的洗礼之下,愈发清新素净。白,是一种与时间相抗衡的颜色,它从时间的腐蚀中获得免疫,以无可被分离、无可被瓦解的白的意志,向永恒的未来穿梭而去。“真正的生命居于白之中,当其打开,出来的就不再是白的,而是这种动物之本色”。5如原木料制成的桌子,不像仿制木材或是其他材质的桌子,它会随着时间散发出木质的清香,显现出木材的本色,它会陪着你在时间中跋涉,如同一位忠实可靠的朋友,不会随着时间流走而逐渐远去。不仅白的质地能强有力的唤起物体的物质性,它还包含“间”和“余白”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感,或是“无存”和“零”这样的抽象概念”。5同时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间”,含间隔之意,也有场域的意思,作为“空的空间”,在那里流动着任何会造访它的可能性,“余白”,如绘画中的“留白”,在长谷川等伯先生所绘的富有禅意的《松林图》中,画家以晕染的手法,营造了于朦胧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松林,在那之外是弥漫着水汽和白雾的“余白”,充满着空灵微妙的气息,给观者以无边的想象,正如“白中有“空”,“空中有白”。“而可能只有白,才能更精准的诠释极简主义和空的含义”。5所以,诠释着极简主义和空的无印良品的白,在深受日本“间”的审美意识影响的同时,也将画中留白的处理引入到了设计中,通过“白”,引导着人们愈来愈强烈的颜色需求和消费,人们也在那些“空白”的生活用品中寻找到与自己,与物品沟通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台] 李佩玲、[台]黄亚纪 日本の手感设计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1

[2][日] 原研哉、阿部雅世  为什么设计 [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5

[3][日] 黑川雅之 日本的八个什审美意识 [M]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4.10

[4]{日[ 原研哉  MUJI 无印良品 [M] 良品计划书株式会社  2010.10

[5][日] 原研哉  白 [M] 中央公论新社  2008.5

猜你喜欢
禅学审美意识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论朱耷绘画风格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张九成对《论语》的禅学解读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