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2015-05-12 00:09丁伟钧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摘 要】阐述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方法设计以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68-02

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实施阶梯式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要求的一门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其开设背景主要是,经过毕业学生工作情况调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工作一年后,大部分学生能进入所在中小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少部分学生能在毕业工作2~3年后晋升入中小企业中层管理岗位,一部分学生甚至在毕业后开始创业。其开设主要目的是,通过开设此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及广西区大学生创业政策,了解创业环节和创业困难,掌握基本的岗位管理手段,具备一定程度的中层或基层管理能力。该门课程的开设,经历了“纯理论教学—理多实少交融教学—实践教学”三个阶段。

鉴于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的特殊性及当前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教学的局限性,我院该门课程主要采用岗位模拟为主,管理游戏或案例引入为辅,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效果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一、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不同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有一定差别,管理岗位职责有区别,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本身不具备科学的管理学知识,部门设置权责利不对等、不清晰。为了最终确定我院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教学内容,课题组进行了大量调查,走访了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城市,对我院学生所在的中小企业或个人开设的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经课题组讨论决定,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九大模块。

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达成教学任务要求,而在教与学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的集合。教学方法的采用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约束,不同的教学思想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亦有区别。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不同在于,理论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纯语言表达,教师处于传输者地位,学生处于倾听者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信息传输;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具有操作性更强、实践性更强的特点,教师处于指导者、引导者地位,学生由被动的倾听者地位转变为实际的操作者地位,信息传输路径由单向转为多向,包括教师—学生路径、学生—教师路径、学生—学生路径。实践教学中,知识信息、操作信息、结果信息以灌输型方式传递,更多的是以共享型方式传递。

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目标,立足现有教学条件,采用了不同实践教学方法。

(一)公司岗位模拟方法

课程开始之初,在讲解了各类公司性质及创立流程后,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分组组数,每个组模拟一个公司,由学生自我推荐竞选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选定后,根据教师指导设置部门管理岗位,然后在人资管理模块中的招聘内容讲解后,由公司负责人设定招聘条件,面向学生招聘其他管理岗位员工。在以后的各模块的实践教学中,各管理岗位负责人领导本公司其他员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达成实践教学能力要求。

公司岗位模拟法贯穿整个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都有机会被管理,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管理的难易程度,也可以体会被管理者的心情状态,利于培养学生换位思考。每个学生都会是管理者,每个模块的评价分数都与其有直接关系,不仅仅关系到该公司其他成员最终成绩,还关系该学生的最终成绩,可以增强其责任感。

(二)管理故事或案例引入

管理课程采用实践教学形式,意味着学生要从多听转变成多思多做。这一转变过程相对于学生来说亦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适应过程,不可避免受到一部分“懒惰”心理的影响。对此,可以引入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经典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思考其中的道理,适时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然后要求学生将个人思考通过语言、文字共享出来。管理案例的引入须遵守时效性、针对性、可信任度高等特点,可以实时收集课程教学发生的一些管理岗位类的案例,亦可以收集学长们创业过程中在某些岗位方面的案例。

(三)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综合训练

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的特有属性决定了每个学生很难在企业各类实际管理岗位实实在在的去实践,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软件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软件包含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企业营运流程,学生可以通过软件训练感受企业管理思想,验证个人管理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是否达到的一定的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价值性判断,是对实践教学内容覆盖范围和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适当性的一种评判。效果评价既是对前述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反馈性总结,亦是对改进和完善未来实践教学活动环节的一种指导。高职学生生源素质不确定,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学习兴趣的高低不同,收集、分析信息能力的强弱变化,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必须呈现一定的动态性。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能为该动态性变化提供很好的依据。

中小企业创立与经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采取动与不动相结合,动的部分是前八个模块的单向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变化,这些模块的评价标准根据每次课程结束后的评价结果及下一次授课学生与上一次授课学生生源素质差异化大小来进行重新设置;不动的部分是第九模块综合实践训练标准。

综合实践训练标准突破了系部、学院范畴,以最终的竞赛水平来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步骤是:首先采用ITMC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然后进行分组(以原有模拟公司员工为一组)对抗比赛,根据比赛成绩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然后选取优秀学生参加广西区及全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比赛,通过与全国其他高职院校优秀学生比赛来评价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2014JGB343);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2014JGB341)

【作者简介】丁伟钧(1983-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