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初探

2015-05-12 04:18周卓林邹锦青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周卓林 邹锦青

【摘 要】分析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带动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酒店英语课程 导师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131-02

根据我国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状况及国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旅游业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将促使酒店管理专业迎来招生和发展的春天,现在在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处于职业环境的黄金时段。根据2014年的高考招生计划显示,广西区内开办酒店管理专业(含酒店管理方向)的院校有29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1所。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创办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两年招生势头良好,超过预计招生数量,生源优质。但是,如何使酒店管理专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众多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竞争力,凸显专业特色,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是需要深入思索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广西南宁市15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的问卷调查,总结出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是酒店行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英语能力是星级酒店员工晋升的必要条件。提高学生的酒店英语实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培养受星级酒店欢迎的实用性高技能特色人才,不仅是酒店业快速发展对高水准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迫切要求,更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总结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酒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实用技能提高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大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相似,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英语课程系统地介绍酒店业涉及的基础知识、与酒店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事酒店业人员必须掌握的英语知识、大量的阅读和对话训练。主要内容包括:预订部常用英语、前厅常用英语、客房部常用英语、餐饮常用英语、酒吧常用英语、西餐常用英语等。但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导致授课进度慢,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一年的英语课程授课结束,仍然有约50%的学生没有通过国家要求广西高职高专学生通过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少部分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又希望授课老师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布置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便他们能顺利通过职业英语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总体而言,酒店英语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高职学生生源来自三大类:中职学生、高校自考招生录取的学生、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同一本教材、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些学生停留在音标都不会拼读的阶段,有些学生构词法语法知识欠缺,有些学生背诵量不够,有些学生灵活应用性不强。老师放慢授课进度,仍然出现有的学生跟不上,呈放弃状态,而有的学生吃不饱,希望老师再提高要求。

(二)课程组教师缺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酒店英语课程的授课,派一名出国留学回来的教师负责该门课程授课。但是一个课程配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没有其他老师与其进行及时的经验交流,影响教学效果。以一名教师之力无法完成一个班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质量不高。教师授课时偏向传统的语言教学,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翻译句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在课后按时按质完成教师布置的对话练习任务,导致课堂考核效果差。通过对英语基础薄弱、基础中等和基础扎实三种类型的学生进行访谈,得知其中的原因。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一次课教很多新单词,难以快速掌握,同时缺乏语音和构词法知识,难以在课后进行复习。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缺乏句法知识,反映对话难背,专挑对话中的简单句练习和背诵,把有难度的内容留给基础扎实的学生背诵,于是总是止步不前。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反映老师布置的对话练习背诵任务比较简单,量太少,希望老师提高要求。

(四)考核方式缺乏慎密性。酒店英语课程与大多数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相似,由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和期末考试三大块构成。酒店英语的课堂表现是指课堂参与率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后任务是指老师指定的场景对话翻译任务和场景对话背诵任务;期末考试是考核课本内容中所学过的词汇、词组、句型、翻译,以及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应对酒店实际场景的能力。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都对学生起到督促和约束的作用,但是课后任务的检查却存在考核漏洞,让学生有空子可钻。

老师是以课堂抽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后任务考核,争取一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被考核一遍。因此造成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被抽查过了的学生就不再准备和练习下一次的课后任务。场景对话以小组表演方式考核,学生往往挑对话中自己早已熟悉的部分,总是没有进步。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大多挑“Thank you”、“Yes”等那几句寒暄语来背;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总是背诵对话里单词和句型简单的简单句“Whats the room rate per night?”,“That will be fine”;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虽然总是背诵对话里最长的句子,但是对掌握一定量单词的他们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Please wait a moment. I will check our available rooms for these days.” “Thank you, Mr.Brown. You‘ve booked a room from April 20 to 22, and your telephone number is 0246-720598.”

(五)学生普遍存在语音问题。广西为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带有地方口音,英语发音也不标准。一个班级大约有40名学生,一名任课老师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语音纠音。然而,作为酒店行业的服务人员,语音标准是与客户沟通顺畅的首要条件。

二、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的老师组织开会探讨酒店英语课程的改革,拟订实施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一种导师指导、导师负责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导师指导5个或6个学生,根据他们原有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学习方案,增加酒店行业的词汇量,熟悉酒店场景对话,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具体而言,酒店英语课程导师制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基础促成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况和大学英语教师的推荐,把相同层次的学生编入一个小组,这样方便同一个导师指导,制订相似的学习方案,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在一个班内进行教学的问题。导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院挑选出若干位发音标准、责任心强的导师,然后由学生小组根据教师简介和口碑进行申请选择。导师们也根据学生小组的自我推荐申请书和学习态度进行挑选。落单的学生小组重新选择导师。

(二)以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基础凝聚雄厚的师资力量。按5名学生一组,一个班40名学生需要配备8名导师,3个班120名学生需要配备24名导师。学院英语教师人数超过24人,该届酒店管理专业招生3个班也能满足需求。通过实施酒店英语导师制,学院雄厚的英语教学师资力量成为酒店英语的教学团队,引导全院英语教师关注酒店英语教学,定期开展研讨会,商议交流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方法。

(三)以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基础开展教学。学生分组完成后,导师按照学生的课程表安排,定期给小组的学生集中授课。针对该小组的层次,除了指导酒店英语教材内容的学习,并补充促进该层次学生自学提高的内容,比如语音教学、酒店各种场景服务英语常用句式的分析和运用、英语单词构词法和记忆法、英语听力练习方法、英语快速阅读技巧、英语语篇分析、英语翻译技巧和训练方法,等等。导师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小组同学布置课外练习作业,要求他们结伴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导师制教学中,一位教师带五六个学生,使得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练习任务都能在下次课的课堂上得到导师的考核和指导。对各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严格的一对一考核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四)以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基础促进考核精细化。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基础是声音的输入和输出,需要学生花大量课后的时间模仿、诵读、记忆和反复练习巩固,并且需要在一定量的练习后得到反馈和指正。因此,导师不但要布置足够量课后练习作业,更要在下次课的课堂上严格考核每一位学生,检查该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所学内容,并及时发现现阶段存在问题,给予指正。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仍然由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和期末考试三大块构成,但是课后任务考核这块通过导师制教学更具精细化,更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进步。

(五)以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基础促进语音学习。每位学生的口音不仅相同,通过课堂一对一的课后练习考核,很容易让导师发现每个人的发音缺陷,进行一一纠正。并且针对每个人需要纠正的音,布置相应练习,在一个学期内不断循环考核,巩固发音练习,形成学生新的发音习惯。通过导师制教学对英语语音学习的严格把关,相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英语口语会得到各星级招聘酒店的交口称赞。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现代国际化特色。毕业生将具备酒店业务部门服务、经营、管理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星级酒店的业务策划、执行、控制能力。同时,专业英语听说能力也是毕业生在该行业持续发展、提薪晋升的保证。酒店英语导师制培养模式能够让各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进一步,从而提高整个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在酒店业形成良好的口碑,可以让学院在众多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让该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特赐.《酒店情境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OL].中国校外教育,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173.G4.20150113.1425.016.html

[2]李金云.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导师制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3]周丽.行业发展视角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1)

【作者简介】周卓林(1983- ),女,广西北流人,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问题研究
对接技能抽查标准的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