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和春·晨的繁育性能比较

2015-05-24 16:14卢志行
中国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皓月蚕种家蚕

卢志行

(杭州蚕种场,浙江杭州 310000)

华·东和春·晨的繁育性能比较

卢志行

(杭州蚕种场,浙江杭州 310000)

家蚕新品种的繁育性能研究对于新品种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的繁育成绩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进行了均值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华·东、菁松的平均死笼率分别为1.69%,2.53%,t统计量显著性(双尾)概率p=0.117>0.05,表明华·东与菁松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春·晨、皓月的平均死笼率分别为2.50%,2.25%,t统计量显著性(双尾)概率p=0.590>0.05,表明春·晨与皓月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差异。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平均公斤茧制种量的t统计显著性(双尾)概率p=0.598>0.05,平均克蚁制种量的t统计显著性(双尾)概率p=0.083>0.05,表明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2对品种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家蚕;华·东;春·晨;菁松;皓月;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

家蚕新品种的不断育成与推广,对蚕桑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华·东×春·晨是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新育成的多丝量四元杂交种,具有食桑旺、眠起齐一、上蔟齐涌、结上层茧、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而且茧丝长长、茧丝量多、出丝率高、光折低,受到丝绸企业的较高评价[1-2]。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主要生产家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单位,于2014年春季从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在公司原蚕饲养基地进行了试繁育,根据华·东、春·晨的繁育成绩,与当地主推品种菁松、皓月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有关试繁育情况报告如下,供同仁商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蚕品种:华·东,共饲养蚁量502.9 g;春·晨,共饲养蚁量424.4 g;2个原种都来源于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对照蚕品种:菁松,共饲养蚁量375.1 g,来源于浙江和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皓月,共饲养蚁量253.0 g,来源于浙江绍兴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设置

2014年春蚕期,在淳安县界首乡燕上村的严连富、严新式、严中国、余建军户和界首乡里童村的童顺荣、童有顺、童建林、童顺泽户分别饲养华·东原种20.0、69.9、59.9、69.9、94.4、42.0、83.9、62.9 g蚁量;在界首乡燕上村的严新昌、严文德、严细海、严法国户和里童村的童东方、童民朝、童石连户分别饲养春·晨原种54.7、21.9、32.8、87.5、86.7、97.5、43.3 g蚁量;在淳安县界首乡竹里村的严建胜、严泽平、严九华、严利建、周水牛、严军祥、严国平、严建文户分别饲养菁松原种66.7、50.0、33.3、41.7、41.7、50.0、50.0、41.7 g蚁量,在界首乡竹里村的周新鹏、严东北、严胜平、严小华、严小军户分别饲养皓月原种45.2、45.2、54.2、45.2、63.2 g蚁量。

1.3 饲养方法

春·晨、皓月的收蚁时间为4月25日,华·东、菁松的收蚁时间为4月27日。采用小蚕一日四回育,大蚕一日三回育。春季饲养温度偏低,华·东、春·晨和菁松、皓月2对品种都进行了加温调节处理,饲育温度1~2龄27℃左右,3龄26℃左右,4~5龄23~26℃;相对湿度1~2龄90%左右,3龄85%左右,4~5龄50%~80%;上蔟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50%~75%,用方格蔟上蔟;种茧保护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50%~75%。

1.4 调查项目

华·东、春·晨和菁松、皓月在上蔟后第12天(为减少缩尾蛹发生,故推迟采茧调查)对各户蚕农的原种茧进行称量,并随机抽1 kg样茧,调查死笼率。每个试验户生产的蚕种数量以冷浸种或者冬季浴种后的实际生产蚕种数量为准。公斤茧制种量是每个试验户的制种量除以收茧量所得的值,克蚁制种量是以每个试验户的制种量除以饲养蚁量所得的值。

1.5 数据分析原理及方法

1.5.1 数据分析依据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由众多的随机因素所引起,而每个因素在总的变化里又起着微小作用,就可以推断描述这个随机现象的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3]。

蚕种生产是由诸多因素影响,如桑叶的叶质、饲育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蚕病等等诸多细小因素。因此,可以认为最终生产结果如蚕种数量、死笼率等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对死笼率、公斤茧制种量、克蚁制种量可以进行均值比较的2组相互独立样本的t检验。

1.5.2 数据分析软件及公式 用统计软件SPSS17.0中文版中比较均值的2组相互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对品种之间的死笼率、公斤茧制种量、克蚁制种量的差异进行检验[4]。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育成绩调查

2014年春季,对每个试验户所饲养原种的饲养蚁量、收茧量、制种量、死笼率进行了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相应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春季华·东、春·晨与菁松、皓月的一代杂交种生产情况

续表1

2.2 2 对品种之间的死笼率比较

2.2.1 华·东与菁松的死笼率比较 用统计软件SPSS17.0中文版对表1中华·东与菁松的死笼率进行2组相互独立样本的t检验。从华·东与菁松的死笼率统计结果(表2)可以看出,华·东和菁松的平均死笼率分别为1.69%和2.53%,菁松的死笼率要高于华·东的死笼率。从表3中的Levene检验可以看出方差齐性成立(F值的显著性概率p=0.403>0.05),说明2个品种之间死笼率的方差没有明显的差异;再观察t检验的值,t统计量的显著性(双尾)概率p=0.117>0.05,也就是说2个品种之间的平均死笼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表2 华·东与菁松的死笼率统计结果

表3 华·东与菁松的死笼率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春·晨与皓月的死笼率统计结果

表5 春·晨与皓月的死笼率独立样本t检验

2.3 华·东、春·晨与菁松、皓月的公斤茧制种量比较

表6 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公斤茧制种量统计结果

表7 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公斤茧制种量独立样本t检验

2.4 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克蚁制种量比较

表8 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克蚁制种量统计结果

表9 华·东和春·晨与菁松和皓月的克蚁制种量独立样本t检验

3 小结

从2014年春蚕期的繁育成绩看,华·东与菁松之间、春·晨与皓月之间的平均死笼率、平均公斤茧制种量、平均克蚁制种量均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新品种华·东、春·晨与常用品种菁松、皓月在繁育成绩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根据气象资料,2014年春蚕期气候较适宜饲养家蚕,2对蚕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繁育性能。而在相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华·东、春·晨能否表现出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 沈建华,张金卫,姚耀涛,等.春用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的育成[J].蚕业科学,2011,37(3):555-563.

[2] 戴建忠,朱浩龙,姚新法.桑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农村饲养调查[J].中国蚕业,2009,30(4):26-28.

[3] 陈仲堂,赵德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1-153.

[4] 武松,潘发明.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2-75.

[5] 赖国毅,陈超.SPSS17.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64-168.

S881.2

B

1007-0982(2015)03-0055-05

2015-03-25;接受日期:2015-06-18

卢志行(1973—),男,浙江嵊州,硕士,农艺师。Tel:0571-86015430,E⁃mail:luzhixing330@163.com

猜你喜欢
皓月蚕种家蚕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仰望一轮皓月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