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 20:43韩希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色彩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被应用到了大学教育教学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人士和学生们也都认识到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和创造意识是艺术教育所重点强调的内容。将现阶段课程标准和学生们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对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述,从而为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油画;色彩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是其中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培养学生们的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修养,从而将学生们美术鉴赏能力提升上来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因为种种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完善。对此,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教材内容特征和学生具体情况结合起来,重新尝试了色彩基础教学,以提升我国高校油画色彩教学质量,为有关教学人员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油画色彩的相关阐述

合理地运用色彩和造型即为油画色彩,而色彩与造型是对油画进行表述的主要语言。色彩艺术与平面造型的有效结合,就是所谓的油画。在油画里,怎样去表述和理解色彩是十分关键的。达芬奇在绘画色彩论中提及,用油画将一些构图绘制出来,所有的色彩都应该是互相联系的。同时,在相同的一个整体中要可以有效地联系起来。换言之,在对色彩进行使用时,需要将柔和的色彩应用到大面积的地方,一些色彩浓度比较高且比较艳丽的情况,通常只是在一小块的地方应用,并且使用时要一点点去做。特别是要令油画作品中的更多的色彩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就需要在主要的色彩方面保持均匀,传统色彩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通过这些被彰显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些理论的指导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然而,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看起来理解容易,操作简单,但是,对其精髓能够真正理解,而且能够娴熟地对其应用的人还非常少。由于在创作油画的时候,对色彩平衡、均匀的效果刻意地去追求,这样自身本来的个性色彩反而会不见了,造成所绘制的作品十分地庸俗。对于油画里面的色彩如何正确处理,同油画的标准和审美品位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油画的旗帜是用色彩表现出来的,也是油画的重要情感,它不断地支撑着油画的发展,一旦没有它,油画作品就会失去本身的灵魂与韵味。所以,在创作油画的时候,应该稳而不浊、亮而不飘、艳而不俗地应用色彩。

二、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油画绘画中,色彩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表现语言,也是高校油画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比其他色彩教学,既有差别,也存在相应的联系。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在训练教学油画色彩时,教师往往过多地去训练学生的一般技能和色彩常识,没有将重点放在培养与训练油画绘制的特殊语言上。时间久了,就造成学生们在学习色彩绘画的过程中,只能单纯地延续一些最为基本的写实手法,最多也就提升了他们的写生技巧。然而,我们都非常地清楚,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目的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艺术观念也不断地改变,由时代化和多元化并存的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一模式,同以前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框架都具备较大的差异。分析其发展状况,多元化趋势比较明显,同时,油画教学的含义和具体内容也出现了比较深刻的转变。所以,对于多元化时代的一些发展需求,传统的油画色彩教学训练是很难给予满足的,这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论和方法,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人才才能真正地够培养出来。

三、教学实践及具体的策略分析

(一)对油画色彩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油画色彩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然而,为了将高校色彩油画教学效率真正提高上来,提升学生们的敏感度和认识度,传统油画色彩教学中的教学观念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是转变教学观念时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置主要位置,视为课堂的主人。因为每个学生会在不同的角度去认知色彩,所以,怎样按照每位学生彰显出来的个性特征对教学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是高校教学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实际上,不同个体彰显出来的创新性与差异性是油画艺术的宗旨,艺术的最高境界即为创新,也是艺术的精华所在。然而,为了确保艺术能够更好地发展,就要对学生个性发展进行培养教育,只有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进行改变,把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学生有大的提高。

(二)利用电教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审美意识

视觉艺术是美术的基本特征,应该对丰富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与观摩,为了将更加活灵活现的油画创造出来,需要借助生活这个灵感源泉。利用透明性的油画及颜料的遮盖功能,将所要描绘的物体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利用对油画颜料和色彩后堆功能的丰富与完善,将更加逼真的立体质感展现出来。对比其它画种,油画的可塑性更强,可以令欣赏者萌生同画者思想感情共鸣的力度和节奏。将色彩和光的鲜明度及光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是油画特别的地方。油画有着极美的色层,在运笔者的渲染下,图画的肌理更加明晰,色彩与光的结合更加完美。例如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为了将学生们的创作灵感激发出来,对当前先进的电教手段进行了应用,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为学生们创设了出来,借助电教媒体,充分地展示出文、声和图,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体验油画色彩。

在教学中,按照学生们所需要的内容差异进行重放和展示。教学时,将教育和审美及对色彩的认识充分联系起来,彰显美点。深刻地挖掘出创作者的意图,进而将学生们的艺术修养提升上去,将学生们的创作感知调动起来。对电教策略进行使用,在教学时,完成多维度审美体会。就现代作品而言,画家所选择的绘画手段,通常而言,较学生们的欣赏惯性和实际经验要高,学生在理解作品时,对于其所要表明的思想会把握不准确,进而就会使他们迷惑,为了将作品欣赏的气氛与情境营造出来,可以应用录像教学法。例如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学生在一开始与作品接触时,很难理解此种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们对作品的内涵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可以在屏幕上将作品投影上去,细致观察,为学生们展示出一些录像资料,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这在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意识上必然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将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趣味。

(三)对色彩的表现性进行应用,将学生们的审美趣味提升

油画表现力的基础要素即为色彩,将色彩表现出来是最终目的。情感有着无限的表达空间存在于色彩本身,令色彩表现力在油画中愈发地明显。写实画法,有效地借助了物象间的光色转变,主张将静物的空间、质感和体积彰显出来,这样令更强的真实感通过画面展示出来。然而,学生们一旦没有充分地应用主观色彩,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地被抹杀掉。

所以在教学中,将色彩的表现力展现出来,将单一的模仿和照搬教学模式打破,将一条全新的教学道路在色彩上探索出来,确保学生们不断创新油画艺术,构成其自身特有的绘画语言,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令主观色彩在油画上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来,令色彩变成彰显情感和内心体验的绘画语言,表达出自身的审美情趣、个性特征、艺术修养,或者地域和民族的风情。将静物塑造出来,凸显主体,以大局为重,在对局部进行绘画时,在整体的基础上绘制局部,将局部同别的位置进行对比。同时,要令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地融合自身观念。

(四)利用处理肌理,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发挥出来

在完善绘画语言上,肌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肌理效果一旦明显,会将情感不同的意蕴表达出来。肥压瘦是油画的基本画法,然后,将肌理的制作方法和厚度衍生出来。有三个方面:首先,将肌理做出来后,整理造型处理色彩,伦勃朗是其代表人物;其次,画与做同步,印象派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这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画法,之后逐渐加厚;再次,一次成型的直接画。

在教学时,要掌握学生们的技法原理,以底层为例进行论述,不建议学生们开始就使用含油量较大的颜料堆,由于含油量每向上一层就会增多,一旦再将更多的松节油添加进去,对最后的效果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有较厚的颜料在底层,再去画,一定要待干好了才可以,不然就会有吸油的问题发生。所以,在保存的过程中,利用瘦压肥存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色彩剥落问题。在绘画的时候,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用丙烯作为油画底子,由于这种材料有着较差的时间耐久性,如果有老化问题发生,就很难再次修复成型。同时,以丙烯为底,吸油的色层就会不成整体,因此,将油画附着在上层,就会影响附着效果。

在执行中,肌理做法要合规,技法要明确。将肌理先做出来,目的可使颜料瘦和干透。调色时可以使用乳液,由于乳液含有较少的水和油。这样将肌理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内堆出来,但是它的层次厚度却非常合适,便可使真正的层次和立体效果展现出来。对肌理后做比较容易。然而,时间上的优势不会明显,由于底层的色彩瘦且薄,很快干透,然而,应该将多层颜色堆积上去。例如这样的教学案例,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规定学生要把一套精湛的笔法练就出来,随着造型完成上层颜色的堆笔触,这样较为理想的视觉效果就会利用作品展现出来。比如,弗洛伊德就没有将底子做在直接画法中,也没有使用素描稿,而是一同构造出了所有的颜色,高校的一些学生而言是非常合适的,这种画法要求学生们的自身能力要达标,每落一次笔,都要将造型、肌理、明暗和色彩因素等全面地进行考虑,应该一气呵成地将作品制作出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人们都不够重视美术教学,觉得只有强化学生们的语数外能力才可以学以致用,至于美术等学科很难发挥出自身真正的价值,这样一来,对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出了一套明确的教学策略,为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向着更加合理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勇琪.“都市境遇对话塔吉克生存镜像”毕业创作——关于新疆当代油画创作的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4 .

[2]吴冬声.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3) .

[3]易莉莉.从马克西莫夫的“马训班”和罗工柳的“油研班”的油画教学思想看当今中国高校油画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07)

作者简介:

韩希明,蒙古族,1962年12月13日出生,出生地辽宁熊岳,198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任教至今。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
应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措施探讨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试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