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纪朝:梦里最忆是援藏

2015-06-01 09:17
传记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藏工作

文 余 玮

杨纪朝:梦里最忆是援藏

文 余 玮

杨纪朝,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专业。历任纺织工业部生产司副处长,纺织工业部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总会经济贸易部助理巡视员,西藏自治区工业电力厅总工程师、党组成员,西藏自治区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党组成员,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司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信息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中国证监会发行部专家顾问、国家经贸委损害调查行业专家、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专家顾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我梦回的地方,经幡四处在飘扬,太阳的光芒把你照亮,雪山和草原把你守望;我梦回的地方,你是神圣的西藏,经筒里摇出的祝福,时时在游子耳边回响……”梦萦魂牵、气薄云天的歌曲《梦回西藏》,让首批援藏干部杨纪朝激动难抑,宛若自己的青春随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雪域高原。

在杨纪朝眼里,西藏不仅仅是随风摇曳的经幡、空旷无垠的草地、悠然自得的羚羊和纯朴善良的牧民,也不只是芬芳的酥油茶、甘醇的青稞酒、醺香的风干牛肉和悠扬的六弦琴……西藏,于他已成为一种求索的意境、一种属于自己生命中许许多多本真的东西,成为挥之不去、抹之不掉、魂牵梦绕的眷恋。

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杨纪朝动情地说:“西藏的确比较艰苦,对我是一次思想、意志、工作、身体的考验,我欣慰的是自己最终承受了所有考验,在历练中得到了提高。3年援藏,终生受益,我无怨无悔!”他把那3年深深地珍藏在自己的心里,表示将用一生来体味。

“少数民族”太不给人“面子”

1995年6月15日下午,中国纺织总会6楼多功能厅,援藏工作欢送会。欢送会的主角是中国纺织总会经济贸易部助理巡视员杨纪朝,会议热烈又简短。

1995年6月,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向援藏干部杨纪朝献花,并赠送纪念品

中国纺织总会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将要赴藏工作的杨纪朝被安排坐在正中间。

纺织总会领导激情满怀地夸赞杨纪朝“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主动报名援藏”。在一片掌声中,杨纪朝走上讲台,提高嗓门笑着说:“总会领导讲的和悼词一样,说我的行为尽是好话,没有错。说我去西藏是积极报名的,响应党的号召,其实,我还没有看到文件精神,大家可能也都没有看到,我自然不是什么积极报名的。领导把我拔得太高不行,我会掉下来摔得很厉害的。”

杨纪朝一开口,现场气氛更为热烈了,笑声此伏彼起。有人窃窃私语:“杨纪朝太不给人面子了!”“他说话太实际了!”

杨纪朝注意到笑声过后全场气氛显得有些肃穆,领导的神情显得尴尬而又很庄严。扫视了全场,杨纪朝激动地说:“我去西藏工作,虽然将面对较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能到西藏工作是我一生中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人生经历中的财富。到了西藏,我要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做好吃苦、奉献甚至牺牲的思想准备,为西藏的发展繁荣做好工作。”杨纪朝表示,一定不辜负总会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他风趣地说:“西藏200万人口中,97%是藏族同胞,到了那里,我就是‘少数民族’了。我一定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话音刚落,全场爆出急促的掌声。

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走上前去,向杨纪朝献上一束鲜花,并赠送了一台收音机。她握住杨纪朝的手,祝他一切顺利。

就在几天前,中国纺织总会的领导找到杨纪朝谈话,说:“有件事你可能想不到,党组经过慎重研究,准备派你去西藏。”杨纪朝一听愣住了,问:“为什么让我去?”

于是,这位领导说:“这次中央机关派出的援藏干部要求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视野开阔,作风扎实,事业心强,业务能力高,目的是为西藏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支援地方的发展。中国纺织总会就一个援藏指标,我们经反复研究,一致认为你年龄、性别、专业、级别等等都符合要求。有什么困难吗?”

“我说这困难也不是想出来的,要碰到了才知道。我先回家商量吧。”杨纪朝如是回答。

杨纪朝回到办公室后,不知为什么孔繁森的影子总在自己眼前晃动。这时,在中华大地,人们争相传颂着援藏好干部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他的事迹像一股清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也激起了杨纪朝的感情波澜:孔繁森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依然活着。在孔繁森身上充分表现了当代共产党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党和人民群众需要他到哪里去他就到哪里去,哪里最艰苦他就出现在哪里。孔繁森两次去西藏,在那里工作了整整10年, 表现特别突出和优秀。如今,组织上信任我,安排我去西藏去,才3年,难道就退缩?

“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党的干部。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为之去拼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有愧于群众。”孔繁森的话回响在杨纪朝的耳畔,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孔繁森把忠诚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也应当服从组织安排,真心为民,乐于奉献。想到这些,杨纪朝攥紧了拳头。

当晚,回到家后,杨纪朝神秘地对爱人、时任京棉二厂副总工程师兼技术科科长的张萍说:“有件事你可能想不到,你猜一下?”爱人猜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难以猜出来,只好摆摆手,说:“尽管没法猜,但是我想一定是一件喜事!”杨纪朝笑开了,这时他的爱人更是感到云里雾里。

“是的,你猜对了,是一件好事。”杨纪朝凑近爱人的耳朵,悄声地说:“组织上安排我以援藏干部的身份到雪域高原去……”

刚刚说出口,爱人就一把把他推开:“什么?你到西藏去?你可要知道你的老父亲身体不好,一直哮喘;你的儿子才10岁,还有肺炎,一直也没有人接送;而我,你也知道,我一直忙上忙下,单位总是有许多技术活儿等着我主持攻关。再说,你自己也身体不好,西藏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那么恶劣,你承受得了吗?”

其实,对于西藏的印象,杨纪朝和爱人一样当时还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农奴》上。家喻户晓的国产电影《农奴》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旧西藏农奴制度的本质。西藏农奴动辄遭受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等骇人听闻的酷刑,让杨纪朝刻骨铭心。在杨纪朝眼里,西藏是“遥远、神秘、惧惧的”。然而,组织上的决定或安排在他看来,是不容置辞的。

经过一番“理论”,杨纪朝终于做通了爱人的思想工作。爱人问:“你去多久?”杨纪朝掖着藏着,心想不能一下全说了,于是对援藏时间“打了个5折”,低声说:“1年半!时间不长。”爱人将信将疑:“不会吧?”这时,杨纪朝脸红了,改口说:“1年半休假1次,还要再去1年半……”说着,自己也笑了。

爱人对他赴藏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她表示将尽力做好后勤工作,让他放心。看到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显得依依不舍,杨纪朝不免有些眼圈发红,曾记得好几次食言,没有带儿子去看足球,看样子这起码是3年后的事了。

次日,纺织总会的领导问杨纪朝与家人商量得如何了。杨纪朝笑了笑,说:“全家举双手赞同我去。不过,这也不是我想去就能去的,也不是我不想去就不能去的,还得看身体是否合格。”

体检的时候,发现杨纪朝的身体可能有问题,于是接着复查。可是,复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中组部就已将援藏干部的名单批下来了,临阵换人显然来不及。纺织总会的领导只好表示:“你先去,不行再回来。”一听,杨纪朝闷了:“是不行了我再回来,还是不行了我就回不来了?”他的精神压力比较大,但是他义无反顾。

采访期间,记者说:“欢送会上,你说实话的确太不给领导面子了。”杨纪朝双手一摊,回应道:“我如果给领导面子,就没有给群众面子。实事求是嘛!群众都不知道上面的精神,我怎么‘积极报名’?”记者一时无语!

与恼人的“见面礼” 过招

1995年6月26日6时48分,杨纪朝等首批援藏干部一行80多人,肩负党的使命和西藏人民的期望,在北京首都机场搭乘波音757的航班,开始了援藏之旅。踏上飞机的那一刻,杨纪朝一次又一次回头凝视着京城大地。挥挥手告别前来送行的亲友,他坚定地踏上了光荣的征程。因为没有自北京到西藏的直航,他们飞至成都双流机场,稍作休整,29日上午直飞西藏。

由于绝大多数人是首次进藏,大家心理负担还是比较大。起初,天气并不好,大家的心情开始随着太阳的隐现而起落。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快到拉萨。杨纪朝注意到云层之上,阳光渐渐明媚。突然,冰峰出现在视野内,耸立在云层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以君王般的眼光逼视着一切。机外的景色与内地截然不同,山脉相连,群山环抱。这时,杨纪朝的心情也像舷窗外的阳光一样灿烂,心想:这绝对是自己见过的最美的一条航线!洁白美丽的雪峰穿过同样洁白的云层在眩窗外一一展现,这一路的雪峰如此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很快,到了贡嘎机场。一下飞机,刚踏上西藏的土地,热情友好的身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同胞和许多举着彩旗的小学生,载歌载舞向他们迎来,给每人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送上“切玛”和青稞酒。这种电影、电视中常见的场面使杨纪朝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又高兴又激动,心里暖烘烘的。

机场离拉萨近百公里,由于路况不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拉萨市区。一路上,天空透彻般的蓝,白云就像出自于神笔马良之手,雅鲁藏布江缓缓地流过,牛儿安静地吃着青草……坐在车上,杨纪朝心情豁然开朗:这分明是一幅油画,相当地美!

然而,刚刚到达目的地——西藏自治区工业电力厅,高山反应跟着就来了。来之前,杨纪朝在《健康报》上曾读过一篇文章,说高原反应有潜伏期,一般二至三天。杨纪朝没想到,这个潜伏期对自己来讲,只有两个多小时。这时,呼吸急促,头疼耳鸣,身体的难受让他来时兴致勃勃的劲头一扫而光。他只觉得头重脚轻,眼前发黑,一阵阵头晕目眩之后,就歪倒在墙上没了知觉。这就是自己到西藏所收到的“见面礼”。到现在杨纪朝也不知道当时是怎样被人拖入隔壁的藏族同志家中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吸氧,才慢慢恢复了知觉。

杨纪朝发现,几天里,许多援藏干部同自己差不多,像被太阳晒蔫了的小草无精打采。几乎每个人嘴唇都紫得发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有的人鼻孔出血。大家都说头感觉大了,有的风趣地说像《西游记》里唐僧念紧箍咒时孙悟空的感觉,胀得难受。接受采访时,杨纪朝回忆说,这段时间,吃安眠药是大家对付头痛、睡不好觉不约而同采用的对策,剂量大大高于内地的服用量,除个别身体特别好的,还能到街上转一转,大多数人都按照规定老老实实地在宿舍休息。

当时,杨纪朝想,这里海拔只有3700米,就成这个样子,以后要去工作的地方有不少是海拔4000米、4500米,甚至接近5000米,总不能靠背着氧气瓶工作吧?于是,他按当地人的建议,尽量不吸氧,让身体逐渐适应环境。上二层楼,或提上几斤东西走上一段路,杨纪朝就感到气喘嘘嘘。两个月后,他才基本适应高海拔的环境。

布达拉宫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被誉为“高原圣殿”。整个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杨纪朝神往已久。到西藏后一个多月的一天,他去了一趟布达拉宫,可是身体吃不消,不断地出虚汗,吃了速效救心丸才稍稍缓解。这凝结着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藏传佛教圣地,杨纪朝只能在广场上远远观赏……他知道,自己的身体还是有问题的。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纪朝说:“当时,每到内地出差一次,回来就会有一次高原反应的过程,但比刚到西藏时好多了。”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在高原环境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杨纪朝认为,在高原工作生活,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就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乐观的革命精神——既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适应高原的生活条件,又要积极地去面对自然条件的艰苦,以苦为乐,从单调的生活中去努力寻找乐趣。

当然,杨纪朝起初也有消沉的时候。在西藏高原,气压低,水的沸点也很低,做饭只能用高压锅。有一次,杨纪朝尝试用炒锅煮面条。盖上锅盖,5分钟没反应。又煮了5分钟,还是没反应。再煮5分钟,揭开一看,成浆糊了。于是,他有些怨悔:唉,在这里做一碗面条这么难?如何生活?如何工作?

人最害怕的不是压力,不是饥饿,甚至不是危险,而是孤独。每每出差归来,坐在房间里看到外边一片荒凉,大雪纷飞,房间里也没有暖气,冷飕飕的,杨纪朝感到特别凄凉。想看看电视,关注一下中央的精神,可是经常缺电,连听收音机都难。几个月也难得一次与家人通个电话,问问好,报个平安,聊聊家务,写信——快递成了近半个月的慢件。可怕的是,杨纪朝经常感冒,而在高原感冒极易形成肺水肿而有生命危险。加上想起自己频繁的高原反应,杨纪朝有些颓丧:我何苦呢?跑到这儿来了?

最终,杨纪朝振作起来了。每每想到欢送会上同事的厚望与领导的嘱托,想到藏区群众的热情与当地干部的配合,想到亲人的理解与支持,杨纪朝不断地给自己鼓劲: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要多干一些实事,不能一事无成就回去,这哪里有脸面?没有理由不做好援藏工作!孔繁森不是自己的榜样吗?学孔繁森,贵在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不多久,杨纪朝开始感触到独特的西藏氛围,似乎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酥油的味道。所接触到的藏民善良淳朴,尽管汉语多不流畅,但他们时不时冲你憨憨地一笑,热情写在笑脸上。于是,杨纪朝开始喜欢上这土地和这里的人。他开始自觉地把孔繁森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扬长补短,不断进步,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援藏。

缺氧不缺精神!杨纪朝努力克服胸闷头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睡眠不好等高原反应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工作不熟等困难,积极适应新环境,凭着年轻人“敢想敢创敢干”的性格,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调整,以最好的精神、最务实的作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他走进厂矿企业、深入市场……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深入了解民情,共谋发展对策,为发展西藏、繁荣西藏、稳定西藏而忘我工作。

一位援藏干部的变与不变

到西藏不久,杨纪朝就听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消息。这次会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确定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明确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重大决策,由国家直接投资和动员全国支援兴建62项工程。渐渐地,杨纪朝看到在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西藏、理解西藏、帮助西藏、支援西藏的热潮,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还是各省市自治区,也无论是承担援藏任务的单位,还是没有任务的,都竭尽可能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杨纪朝十分骄傲能为实现中央有关西藏工作战略决策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受到鞭策与激励的他暗暗表示将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努力地、创造性地工作。

起初,杨纪朝受中国纺织总会的委派,到西藏自治区工业电力厅工作。后来,因机构改革,转入西藏自治区经济贸易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职务一直是总工程师、党组成员。

2000年夏,杨纪朝应邀回到西藏考察。看到拉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高起点、高效率、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规划和组织企业的运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管理,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大了改造力度,杨纪朝十分高兴,心想,这座站在世界屋脊上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啤酒公司的发展,折射出的是西藏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列确笑道:“没有你老杨,就没有拉啤的今天!”听到这里,杨纪朝的思绪又回到了援藏岁月。

当年,西藏自治区工业电力局党组派杨纪朝负责拉萨啤酒厂的改制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杨纪朝原本是学纺织专业的,是恢复高考后首批纺织院校的毕业生,曾在纺织工业部、纺织总会工作了10多个年头。可是,作为专业技术干部援藏的他,到了西藏后才知道这里的轻纺企业更多的是以轻工企业为主。他没有轻言放弃,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只得边学边干。他知道,按照中组部关于总工程师的职责要求,总工程师应该是所在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权威,负有技术方面全面的职责,为所在单位提供保障作用。他比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感觉所学与所承担的职责相差甚远,为此,他以挤时间学习专业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采访中,杨纪朝笑着说:“这对我来讲,既有工作难度,也是一次学习机会。”

于是,学纺织的杨纪朝捧起了有关酿酒的专业书。《酿造》《啤酒工艺与控制》等一本本砖头厚的专业技术书籍成了他钻研的重点,还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向企业有经验的工人、技术人员学习。他心里明白:“只有懂得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上做到说话有据,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时间不长,他就基本掌握了啤酒生产的整个工艺、原理、技术指标,以及指标的控制手段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地方政府把拉萨啤酒厂改制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之时,杨纪朝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调研活动,着手建立起一系列例会制度和工作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协调、指导拉啤改制工作,及时研究、梳理企业改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紧紧抓住四川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的愿望,同该公司领导多次协商,促成合作,并亲自起草了双方合作的章程和协议书等一批文件。杨纪朝知道,拉啤要发展,必需借助外力,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发展,自己唯一能做的是架桥、当红娘、充当使者,力促合作成功,实现共赢。

然而,刚开始双方虽然有合作的愿望,但一谈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涉及控股问题、资产如何划分、非经营性资产托管、人事安排等诸多问题。在整个谈判过程中,经常出现误会、猜疑等不快事情,杨纪朝从中做了大量劝说、澄清事实工作,使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并为拉啤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工艺、质量控制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为拉啤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工作的不断进展,进行了合资,股份制改造直至成为上市公司,杨纪朝自始至终参与其中,一直唱主角。杨纪朝回忆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时,淡淡一笑:“如果把拉啤改制、上市的整个工作比作一部机器,我就是这部机器的一颗螺丝钉,为整部机器的运转起到了应起的作用。雷锋说,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认为,除此之外,还要在机器上永不松动,这就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以前的西藏人,都是喝青稞酒。现在的西藏年轻人,哪怕是再偏远的农牧区,也能喝上我们这里生产的啤酒。”重访拉啤时,杨纪朝听到拉啤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十分欣慰。采访时,他说:“拉啤是1989年建设投产的,至1995年,1年最多能纳税18万元,1998年我回来的时候每年纳税800万元。2000年,我又去了一趟,拉啤已经每年可以纳税1800万元,成为了当地的利税明星企业。”

在西藏的几年,杨纪朝曾多次到林芝,重点了解林芝毛纺厂的情况。为了使该厂的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加工深度,杨纪朝曾与北京服装学院联系,让该厂派人进修服装设计。与此同时,还就该厂的发展方向、国际国内毛纺产品流行趋势、企业改造方向等向该厂提出建议,提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企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改造方向,并为厂方接受,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杨纪朝曾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尽快发展西藏经济,使西藏尽快富起来。他看到西藏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先后下马了不少工厂,浪费了投资,为此对人们常言所道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表示质疑。杨纪朝认为,经济建设要结合实际,从宏观上讲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应当结合实情,毕竟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有条件的,需要资金、技术、管理、工艺、市场划分等前提条件,在这些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决不能盲目上项目,不然所谓的资源优势就可能变成经济负担。杨纪朝曾长时间研究如何找准地方的优势与劣势,分清市场,使资源本身升值,为地方经济政策起了智囊作用。杨纪朝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阔的思路,给当地干部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冬去春来,杨纪朝脸变黑了,人也变瘦了。一次,他到北京办西藏有关企业改制的批件,顺路探亲,爱人都不敢相认,孩子远远地跑开。

不,身为援藏干部的杨纪朝没有变!还是敢打必胜的七尺男儿,还是那位能忍耐能吃苦的铮铮汉子,还是那腔热血!

绵绵不断的援藏情丝与受援的精神力量

全国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的实施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奏响了西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强音。杨纪朝和其他援藏干部一样,尽管没有惊人的壮举,宛如平常一首首歌,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援藏干部的神圣职责。

“刚去的时候,日子似乎过得很慢,难熬!后来,发现日子过得很快,有些留恋!”3年一瞬间!1998年7月6日,杨纪朝完成了党组织和政府交托的援藏任务,飞离西藏,他的双眼噙满了泪水。

10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援藏尽管划上了句号,但是作为人生又开启了一个新起点。“学到了精神,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完成了任务。”援藏生涯让杨纪朝收获良多。

这些年来,杨纪朝一直关注西藏的建设与发展,关注有关西藏的时政新闻与经济报道。邂逅西藏来的人,总想聊一聊,问一问西藏的近况;看到与西藏有关的新闻总想看个仔细,弄个明白;看到与西藏有关的书籍,总想翻一翻,买下来。美丽辽阔的雪域高原和淳朴勤劳的藏族同胞,始终让他情牵神系;对于西藏的点滴进步,他都由衷感到高兴。西藏3年,在他的记忆深处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西藏情结。

2010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因为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西藏跨越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所以杨纪朝十分关注。这次会议全面总结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杨纪朝认为,中央明确指出西藏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这完全符合西藏发展特征,是充分把握西藏各族人民新期待的历史选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西藏各地,与援藏干部有关的感人故事一直在群众中流传。他们远离故乡和亲人,把真情和汗水洒向了西藏,把智慧和力量献给了西藏各族人民,与西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当地干部群众都说,援藏干部没把自己当特殊干部、特殊公民,和他们在一起相处,心里很踏实。

3年的西藏工作生活,给杨纪朝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持久醇厚的回忆。几个藏历新年,杨纪朝都是与当地藏民一起过的。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进入藏历除夕,窗门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入夜,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即用面疙瘩、羊肉、人参果煮成的稀饭),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家庭主妇在煮饭前悄悄在一些面疙瘩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吃到什么,都要当场吐出,以示验证,所吃到的东西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这引起大家哄堂大笑,掀起欢乐的高潮。然后,再驱赶家里的“鬼”。随后,燃放鞭炮,祝福吉祥……杨纪朝一次次为藏族朋友的真挚和诚意所感动。

藏族同胞那高亢、宽广的歌声,一直振颤着杨纪朝的心灵,让他一次次梦回西藏。曾经的他,满怀着激情踏上了这片热土,抛洒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智慧,与当地藏民共甘苦。援藏的经历,在杨纪朝的心中牢牢地系上了难以忘怀的情结。西藏那连绵的高山,给他以力量;西藏那飘逸的白云,给他以柔情。是西藏的那浩瀚的蓝天给予他博大、宽广的胸怀,是西藏的江河湖泊熏陶着他淡泊无争的个性。一方面,作为援藏干部的杨纪朝身体在援藏,另一方面,自己的思想也在受援。西藏的经历,让杨纪朝倍加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立足本职,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把工作干好、抓实。

从1951年起,先后有10多万名内地干部职工响应党的号召进藏参加革命和建设,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疆,为西藏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西藏,在高寒缺氧、斗争复杂、任务艰巨、生活艰苦的条件下,与当地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一道,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创立并继承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杨纪朝。从今往后,西藏的经历成为“杨纪朝们”不尽的财富,终生受益!有时候碰到工作上的困难,杨纪朝曾也想到过放弃,然而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咬咬牙,最终还是挺过来了。他说,是在西藏培养锻炼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陪伴着自己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都说“一人援藏,全家援藏”,杨纪朝援藏期间,他的家人与周围的朋友也都因为他开始关注起西藏。西藏的一切沁入心湖脑海,俨然进藏干部的一个生命元素!无论什么时候,也不管走到哪里,杨纪朝只要听到看到“西藏”这两个字都会引起关注。援藏归来,在西藏养成的好传统、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杨纪朝,积极认真地做好分管工作,已成为一种自觉。

在杨纪朝心目中,援藏干部不是荣誉,不是职务,更不是当旁观者的“花瓶”,而是干事的代名词。每每听到有人说援藏是为了镀金,杨纪朝有些不高兴:“我们援藏原本就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为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干事,没想到这些人把这美好的事给玷污、亵渎了。我们就像哈达一样圣洁,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功利。谁都知道,援藏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奉献,对身体的影响不是一般人能清楚的,但是作为援藏干部我无悔当初的选择,那段经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不是‘镀金’二字所能衡量的!”

很多很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中慢慢地被风化了,但是援藏的经历,让杨纪朝心里印下无法舍弃的西藏情结。杨纪朝说,如果有机会,盼望能再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感受这片让他永远热恋的高天厚土。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杨纪朝总感觉头顶上飘着一个东西与自己如影相随,他细一想——那就是“西藏”,就是“西藏情结”。尽管在西藏生活的时间仅仅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刻,但是西藏的精神一直陪伴着他,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西藏情结如同烙印一样深深地铭刻在他心底。这一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西藏情结,如同陈年的佳酿,让杨纪朝一生陶醉,一生享用不尽……

“我梦回的地方,人们四季在歌唱,江河在血液里流淌,坚强在白石中成长。噢……西藏;噢……故乡。是你是你西藏,我夜夜梦回的故乡……”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总会常常浮现在援藏干部“杨纪朝们”的眼前,一幅幅生动的援藏画面飘过脑海,萦绕在耳边的还有那首经典的藏族歌曲《梦回西藏》!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西藏工作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不工作,爽飞了?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