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的旅游英语选修课课程定位
——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的个案研究

2015-06-01 12:30黄苏敏
关键词:理工科英语课程导游

黄苏敏,刘 媛,柏 钧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ESP视角下的旅游英语选修课课程定位
——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的个案研究

黄苏敏,刘 媛,柏 钧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以ESP理论为依托,对理工科院校开设的旅游英语选修课展开课程定位研究。“类导游”这一新名词是指与导游颇为类似但不尽相同的工作。理工科大学开设的旅游英语选修课有别于传统的旅游英语课程,应以培养“类导游”为目标,课程重点应放在文化导入及应用翻译/口译能力的培养上,搭建起基础英语课程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桥梁。

旅游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类导游;文化;翻译

旅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不仅是诸如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许多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的热门选修课之一。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自从2006年开设了这门公共选修课之后,教室里一直座无虚席。然而在理工科大学或是综合性大学中,此类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定位还很模糊。作为专业必修课,旅游英语的课程定位已相当成熟,而作为非专业的选修课,是否也要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呢?本文试从ESP理论出发,对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主的某些理工科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展开问卷调查,基于不同的需求和就业方向,提出“理工科大学旅游英语公共选修课应以培养出色的‘类导游’为教学目标”这一理念,并进一步剖析这一课程的定位和导向。

一、ESP理论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扩大,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20世纪70年代末期ESP进入我国英语教育界,并在80年代得到较快的发展。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ESP教学又成为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与传统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相比,ESP并不强调英语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而是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它的特征是教学目标明确、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其精髓是需求分析,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体现专门用途英语的特征,同时实现其教学效果。

二、分析研究

(一)研究对象

在知网上以“旅游英语教学”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可以搜到2003年至今相关论文697篇,基本上都是关于高职或本科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即便有个别论文以非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学习目的也都含糊其词,或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目的混为一谈,缺乏个性化的需求分析。笔者在多年旅游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英语选修课的学生(A组,以上海理工大学在校生为主,共66人)和理工科大学毕业生(B组,包括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吉林大学在内的5所高校的毕业生,共35人)这两个群体进行问卷和访谈,力图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和访谈,旨在了解理工科学生对于旅游英语课程的期望、学习目的以及兴趣点等,具体问卷设计问题如下:

(1)你选择旅游英语这门课程的原因是什么?(A组)

(2)在本课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A组)

(3)你所熟悉的翻译理论有哪些?(A组)

(4)你毕业后至今曾在哪些部门服务过?(B组)

(三)数据分析

下面是对这些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如表1~4所示。

表1 学习动机Tab.1 Learning motives

表2 学生兴趣点Tab.2 Primary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表3 熟悉的翻译理论Tab.3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students know

表4 毕业生就业动态(毕业至今)Tab.4 Employment of the students(since graduation)

(四)研究发现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选课的外在动机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口译技能并了解旅游文化知识,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技能将对将来的工作产生重大帮助;表2的数据显示,学生的兴趣点主要分布在“文化知识”、“翻译、口语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等方面,反映了学生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的吻合。表4数据显示,这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与常规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并无明显差别,主要服务于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也有少部分在政府、教育部门工作或自主创业,只有一位曾经当过兼职导游。

问卷之后,笔者对B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访谈,发现包含14名在外企工作(过)的毕业生在内的16人表示他们与外国人有工作上的接触,其中9人常与外国同事、上级或客户有面对面的交流,常常还包括许多接待工作。这种工作与导游存在某种程度的类似,暂且将其定义为“类导游”。导游与“类导游”所需工作技能可见图1。

图1 导游与类导游所需工作技能Fig.1 Working techniques of guides and quasi-guides

同学们表示在与外籍人士的交流过程中,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语言技能、旅游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减少误会、提升个人魅力、促进成功合作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换言之,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理工科院校所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如何配合其它课程,培养出色的“类导游”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三、讨论

(一)课程定位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旅游英语选修课,其课程定位与常规的旅游英语课程(即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及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之间应做到求同存异。后者以培养导游等旅游工作者为目标。刘泓蔚对于此类课程的教学思路有过精辟的概述:“旅游英语课程应该包括静态内容(旅游地背景知识、景点知识、餐饮知识等)和动态内容(主要指旅游服务技能知识)。”[1]这种教学思路和知识结构在常规旅游英语课程中已广为接受。而前者的定位则是配合其它英语课程,培养合格的“类导游”。尽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如果生搬硬套后者的教学思路与经验,必然与学生的需求相违背。作为非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课时十分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何避轻就重、利用有限的课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目前高校的教学现状,将课时作了如下的分配:文化知识输入(包括中西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50%,语言技能(翻译/口译技能为主)30%,其他20%。本课程的目标是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语言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而旅游服务知识作为一项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则没必要在课堂上占用太多时间。

(二)文化知识输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接触时必然涉及到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上述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知识是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热点,而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必然在工作与合作中占据优势。除此之外,这里之所以将文化知识列为重中之重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中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贫瘠、文化素养的缺失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中国新闻周刊》为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对北京几所高校开展了关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了解程度不高[3]。笔者在针对A组的问卷中也设计了两道文化常识题:A)中国文化的三大根基是什么?(正确答案:儒、道、释);B)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正确答案:仁)。A题仅9位学生答对,占总人数的13.6%;B题答对的只有32人,占总人数48.5%。这两道本应家喻户晓的常识题却有这么多的同学交了白卷,确实令人深思。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偏低,直接导致了他们自身文化素养的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淡漠,极端主义、实用主义的风行,缺乏上进心和忧患意识,缺乏应有的礼貌和谦虚礼让的美德,人际关系紧张,抗挫能力低下等问题。

因此在旅游英语课程上加大文化知识的比重,对于普及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缓解上述问题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2.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学校将培养学生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要求理工科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他们的人文学科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例高达20%,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日本的文部省在《学校教育法》中对大学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传授广博知识的同时,以讲授研究高深的专门学艺,扩展智能的、道德的以及应用的能力为目的。”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为例,在20世纪末这一比例就已经达到25%以上[4]。相反,在中国的大部分理工科院校中,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人文学科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均不超过10%。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导致大学生文化知识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笔者在这一课程中设置中国文明概述、中国园林、中国四大菜系、丝绸之路、中国各民族、陶瓷、皇陵、以及上海、北京等章节,以此为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地域文化进行重点介绍。

3.跨文化知识技能的匮乏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会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强加给交际的另一方,从而产生理解上的误差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这就是文化干扰。文化干扰会导致推断失误,其结果是造成错误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传统课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语言方面,而忽略了体态语言、思维模式等。例如在交际风格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属于“强语境国家”。在强交际语境文化中,语言信息都蕴含在交际语境之中,它要求听者借助交际语境来理解交际内容。强交际语境文化的交际特征是表达含蓄,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北美及欧洲国家属于弱交际语境文化,即语言信息都在言语表达之中,任何交际者都可以从对方的语言表达中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这种交际风格的特征是表达直截了当,直接回答对方的提问[5]。同专职导游一样,“类导游”也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如果交际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交际风格,误解将在所难免,轻则发生摩擦,重则导致谈判失败甚至产生不良国际影响。因此,不仅要从语言方面,更要从思维模式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做到知己知彼,为他们未来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

(三)实用性翻译/口译技能培养

1.翻译/口译技能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至今,出现了被翻译界称为是继东汉至宋唐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之后的第四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导游及类导游,作为与西方人频繁接触的先头部队,更有必要掌握扎实的翻译技能、口译技巧。

2.常规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大部分高校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内容都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本身翻译技能所占比例就不大,即使涉及,也都是偏向文学翻译,实用型翻译所占比重相当有限。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翻译技巧与标准的认识仅限于“信、达、雅”。我们无法否定严复的“翻译三字经”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一指导原则在应用翻译领域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又跟踪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口、笔译练习,发现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语言与文化背景的积累,难以使用归化的翻译手法,造成死译、硬译的现象,使语言难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例1 鱼米之乡

学生译文:Land of fish and rice

参考译文:Land of milk and honey

例2 电瓶车

学生译文:Battery-powered truck/car

参考译文:Park shuttle

例1中“Land of milk and honey”出自圣经典故,用以翻译“鱼米之乡”足以引起西方人的共鸣。例2中的电瓶车实际上指的是穿梭于公园或其它旅游景点中用于运送游客的交通工具,因此在翻译中应突出其功能而不是它的驱动能源。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语言与文化背景知识,灵活应用归化翻译手法,摆脱死译、硬译的误区,是本课程的宗旨之一。

(2)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和特点不甚了解,翻译拘泥于原文,不会灵活应用增、删等翻译技巧。

例3 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佘山、金山、崇明岛隐隐可见,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学生译文:Sheshan Mountain,Jinshan Mountain and Chongming Island are almost visible in a sunning day,which endows us with a feeling of“everything is belittled on the Mountain Tai”.

参考译文:Standing at this altitude on sunny days,one has the feelings that the world below is suddenly belittled.

例4 她(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潋滟,气象万千。

学生译文:She(YellowRiver)sometimes cascades for wardand cracks the shore,withits overwhelming vigor almost arousing the mountains;Sometimes it’s peaceful like a virgin,flowing quietly with gra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参考译文: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at some place,flows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上述例句的翻译充分反映学生在应用型翻译方面的空白。实际上,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应用型翻译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性。此类翻译须遵循翻译目的论,即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的翻译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进行大胆重构和必要的增删。例3学生的译文有两个缺点:首先,没有体现出“高度”;其次过于生硬地译出“佘山、金山、崇明、泰山”等地名。对于这些地名及其内在的文化含义目的语读者未必知晓,也未必感兴趣。而原句所要表达的思想“站在一定的高度,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却没有充分地在学生译文中体现出来。参考译文中加入“altitude”一词,另外省去“佘山、金山、崇明、泰山”等地名,而采用意译的方式,从而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例4中学生的译文则体现了他们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缺乏了解。谭卫国、蔡龙权指出:“……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起居室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汉语行文讲究四六骈体、声律对仗,用字凝练含蓄、简隽空灵,追求工整匀称,音韵和美的传统习惯……”[6]因此引导学生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学习翻译过程中的重构技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原句的含义是本课程的又一使命。

穆雷通过多年对研究生新生的调查得出结论:“多数学生认为本科高年级的翻译课上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印象比较淡漠,技能的提高表现不明显,毕业后很难直接从事职业翻译活动。”[7]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旅游英语选修课这一平台,弥补学生的不足,使他们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即使是相同的课程,在面对不同的接受对象时也不应照抄照搬旁人的经验,而应在ESP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旅游英语选修课,其课程定位应以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应用型翻译/口译技能的培养为主,致力于弥补常规英语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的“类导游”技能,为学生的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刘泓蔚.基于ESP理论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17-118.

[2]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7.

[3]方琼.大学生承继传统文化:现状、需求与日常生活化[J].中国青年研究,2011(7):95-97.

[4]李书萍.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6):170-172.

[5]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50.

[7]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1-45.

(编辑:朱渭波)

ESP Porspective on the Program Orientation of Tourism English—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Tourism English of USST

Huang Sumin,Liu Yuan,Bai Ju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The Tourism English Cours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one,which aims at training qualified guide interpreters.Therefore,the paper launches a re-orientation research on the course based on ESP theory and the course case of USST.“Quasi guide interpreter”is a new term introduced in the paper,meaning sharing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guide interpreter,yet not exactly the same.To bring up“quasi guide interpreters”,the course highlights cultural knowled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 ability.The essence of the course,in another word,i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EGP and the students’needs of professional skills in future career.

tourism English;ESP;quasi-guide;culture;translation

H 319

A

1009-895X(2015)02-0106-05

10.13256/j.cnki.jusst.sse.2015.02.002

2014-01-13

黄苏敏(1976-),女,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E-mail:xiaolong7610@tom.com

猜你喜欢
理工科英语课程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网约导游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