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改之我见

2015-06-05 15:28黄成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黄成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学方式面对课堂和学生,这给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特别是人文性)的歪曲理解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影响,教学中出現了片面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滥用自主讨论、语文课本质变味等错误倾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用大量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应切实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防止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选用相应的学习方式;三是注意回归学科主体,既重视学科开放性、又不脱离学科“本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施新课改;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防止极端化;勿滥用自主讨论;回归学科本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70-02

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凸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普遍得以重视。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了大多数语文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人文性的歪曲理解和在课改中急于求成的心理影响,很多教师刚从传统教学滞固学生个性发展的旋涡中走出来,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忽视了它的工具性;二是滥用自主讨论;三是语文教学本质变味,把语文课上成了其它课。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未能全面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在语文教学中脱离学生实际,没有认识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三是片面追求学科的开放性,忽视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和任务。归根到底,就是存在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错误心理,没有弄清楚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生自主合作与教师的促进作用割裂开来,淡化了学科的主要任务。

通过学习和实践,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实际,笔者就应如何实践小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把本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早已成为了语文教师的共识,是语文界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在传统教学中曾经受到过高度重视,正是由于这过分的“优待”,以致于过去教学中常常把它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紧紧联系在一起,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既费时又劳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这并不是工具性本身的错误,而是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但是在新课改积极推行的今天,许多教师就把责任归咎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没有从自身的教学理念上找原因,以致于从一个误区滑入了另一个误区,即:片面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人文性。

重视人文性固然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教育目的,是总结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正反两方面的结论,也是各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单纯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甚至“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也被大大削弱,最基本的“工具性”知识也不让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如此教学,何以发展人才呢?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既定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讲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人并非做到了这一点,以笔者今年所听的5堂低段语文课为例,学生书写生字时教师对生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行详细指导的只有一节,有2堂课对这两个问题只字未提,课后本人先后询问了26个学生,对基本笔画不熟悉的就有6人,占调查总数的23%;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没掌握的就有9人,占了调查总数的34%,有3人回答“老师没讲过”。这些数据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语文的工具性明显削弱了。其次,在笔者所听的其他中高段的17堂语文课中,有6节语文课或多或少都存在忽视“工具性”的倾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语文教学在两个极端上徘徊,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不到很好的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如何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使这两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都得以重视,是当前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准确把握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实用范围,不滥用任何一种学习模式,尤其是自主学习、讨论等形式。教学活动中师生积极互动,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才是当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首先,笔者赞同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过去单向式的传授式学习模式势在必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其重要手段,也是必经之路。因此,《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强调要“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进行,这就间接地告诉我们不能滥用这些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自主学习必须要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后进行,如:一年级教学“a、o、e”,如果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显然不是最佳方法。

因为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学习基础。近年来,教师滥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啥问题都让学生“自由讨论”,还美其名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面上看似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课堂气氛也十分热烈,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不久,本人对近一年所听的22堂语文课进行了认真统计分析,其中有8节课都只以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感受为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在这几堂课中,教师都没有到学生中间去参与讨论,而是站在讲台上等待一阵叽哩呱啦后抽几个学生汇报了事,至于写的训练就太少了(有6节课纯粹没有写的训练)。听了这些课后,本人就在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难道排斥“写”的训练吗?为什么竟然有27%的课没让学生动笔呢?这种课不允许教师参与讨论吗?如果每堂课都像这样去教学,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提高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它只能说明对学习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简单肤浅的认为让学生自己看看教材内容、讨论讨论就是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应当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没有哪一两种学习方式是解决教学中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要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即使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应当参与学生活动,真正地与学生平等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这些内容都可以看出自主学习不是单纯让学生自由学习,也不能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得有教师参与,实践也证明对学生放任自流是提不高教学质量的。在此,笔者认为在选用学习方式的时候,应当遵循实效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需要。

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这个主要任务不能变,这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如果这个本质的东西“变了味”,设置语文课程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语文课必须上出“本味”来。

当前,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在结合其他学科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语教活动中,常常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应属于语文教学解决的问题上,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在笔者所听的语文课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A教学的第八册教材《尊严》,这一堂课上竟然花了16分钟用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重难点的内容才仅仅安排了11分钟,与其说是语文课,还不如说是思品课。像这样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还真不少。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回归学科主体是摆在学科开放性建设和本位主义之间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要坚持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克服学科本位主义、书本中心主义、课堂中心主义,把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语文教材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语文学习所得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回归学科主体,牢牢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遵循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规律,紧扣语言文字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上出语文学科的“本味”,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