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展示策略 推进高效课堂

2015-06-05 18:11张立荣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展示反馈预习

张立荣

摘 要:高效课堂的模式重在流程操作,一般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学生的展示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展示才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是一个能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质疑评价能力、协调互动能力、参与竞争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的环节。因此,如何处理好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是我们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高效课堂;预习;展示;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00-01

近几年来,新课改的浪潮再次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尤其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等不少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把传统课堂不断提升为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课堂随处可见。让许多专家教师们为之震撼,但更多的是让他们感到激动,因为在那里,终于使几近陷入课改阴霾中的他们发现了一道亮丽的曙光。

高效课堂的模式重在流程操作,一般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预习不是传统课堂上的自学,它要求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对学、群学,一般不对预习环节作时间要求,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要尽量自学。预习之后是展示。从操作技巧上说,展示又分为两种,小展示、大展示。小展示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黑板上写出来,而教师要根据每组在展示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全体同学参与“大展示”。,反馈当然不是考试,反馈甚至都无需教师去亲自完成。具体的做法是,以对子为单位,两两之间相互测评、修正,然后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

笔者一直认为学生的展示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展示才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是一个能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质疑评价能力、协调互动能力、参与竞争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的环节。因此,如何处理好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是我们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走进课堂,纵观我们的展示,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代表性展示环节占课堂教学比率大。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假如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自己无法选择,只好“由课代表临时指定各小组展示导学案的不同内容”,导致每道题都必须展示,一道也不敢不展示。当然,只有个别学生错误的题,(甚至全班无误的题)也要展示,结果多数同学“陪绑”,浪费了时间。

2、展示的方式單一性。展示的方式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使用。但是现有课堂却把黑板展示作为唯一的展示方式,导致了低效。

3、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缺少深度。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有时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型化解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同时学生的解题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根本不能得到保证。

其实我们的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进行时,有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只有我们正视自身问题所在,勇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处理高效展示环节 ,就能推进高效课堂不断前进的步伐。怎样做好展示,笔者认为:

一、摆正位置,重视展前准备。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摆正位置,明确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正确关系。心中要明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道理,一定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二字,尽量为学生的展示、反思提供时间和机会。因此,教师要把展前准备留给学生,留给小组。小组互动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展示的效度。当小组明确了本组的展示任务后,首先要明白展示的主题是什么,围绕主题设计好方案,根据方案作好分工。具体的要求是:1.展示 主题突出,服务于学习目标。2.全员参与。3.有情景但不虚。4.时间意识。

二、着手精彩展示,充实展示评价。每一个小组的展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前以小组的展示在经过归纳提升的洗礼后,下一环节的展示就将是洗礼后的精彩。要让学生在课堂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习与评价是紧密联系的,而学生的展示得益和提高又是一个学习与评价不断反复而又螺旋式推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评价要放在展示之后,即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容易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其实,这也是展示之后的一查,也能为其它小组的再展示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具体要求是:1.对于前组的展示给予中肯的评价,对本组的展示做一个简单的交代。2.声音洪亮、清晰,普通话准确。3.姿态端正、大方、面向全体。4.书写工整,格式严谨,条理清晰。5.提倡与全班沟通、互动。

三、做好展后的反思,迅速的成长自我。展示完毕,就大功告成,那也要不得的。不光教师要要反思自己,其实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也应该针对本节课自己的展示和听课,做一次深刻的反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肯定学生的阶段性进步,分阶段、分层次地引领学生逐步形成对规律、方法的正确认识。每一次的展示都是一次个人能力的体验,是一次小组合作的体验。小组展示后(课后)要认真的反思,成功与不足要做认真分析。只有这样,在下一次的展示中才可能更加精彩,自身才能迅速的成长。而本节课没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在聆听展示之时也要有所作为,坚持动笔,完善自己导学稿中的笔记,吸取他人认知精华,修正自己的成果。教师也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辨析,还可以通过记录,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作业中要留有反思的指定空间,迫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以期达到每一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成长。

总之,展示环节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生认知提升和知能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教师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不断地吸取经验,不断地总结反馈,我们的高效展示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展示反馈预习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