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传播方式

2015-06-11 17:49张琦
今传媒 2015年6期
关键词:孟非综艺影响力

摘  要:电视节目主持人影响力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控制力,其核心是主持人的意见传播。依托于娱乐化的节目情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判断解读、分析点评、即兴表演、现场掌控中渗透,同时在节目之外的新媒体、跨媒体及非媒体视域下辐射,共同形成主持人影响力传播的合力。

(一)基于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传播方式

1.判断解读

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在节目进行当中,即在情景、信息流动过程中,根据个人对外界状态的观察、感知和信息加工把握接收的信息价值、节目状态,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发表意见,如果需要则在瞬间经过思维组织而后立即传播信息。因此,整个节目进行的每分每秒都可能是要进行意见传播的切入點,都是意见传播的“进行时”。新闻记者出身的孟非,在《非诚勿扰》《非常了得》这类生活服务、娱乐类节目中,面对形色各异的复杂嘉宾群体,总是能捕捉到人性中的真、善、美,也许就是现场嘉宾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在孟非真诚、幽默的解读中不经意间已经传递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在2011年10月15日的《非诚勿扰》中,一位男嘉宾把自己的服装借给了其他男嘉宾,一位日本的女嘉宾热心地帮助听不太懂中文的毛里求斯女嘉宾翻译,现场一派友爱祥和的气氛。孟非借助女嘉宾所提到的“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生动地将其解读为“人人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从女嘉宾口中说出时,现场嘻笑声四起,似乎与节目娱乐氛围格格不入,但孟非的这段解析却让人们一下子将严肃的政治词汇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切实可感地接受主持人的观念与意见。

2.分析点评

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而85%取决于沟通——就是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电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分析与评论恰是表达意见和影响他人意识与选择的关键。电视综艺娱乐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分析与评论,并非是大篇幅的专业性新闻评论,而是借力使力、情理相融的巧言点评。2013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台《欢乐中国行》演唱会上,歌手信(苏见信)正在演唱《死了都要爱》时,有歌迷上台献花,信接过花,直接扔下舞台,并以较为强硬的口气告诉现场歌迷:唱歌的时候不要送花。歌曲唱毕,主持人董卿直言道:“唱歌好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董卿话毕,全场掌声雷动。这一刻,主持人真正成为了观众的代言人,这句点评短小精悍却一针见血,含蓄地批评了歌手本人,也恰切地传递了社会价值核心。很快,信在微博致歉,表示冲动的个性让自己的行为做了不当的示范,并感谢董卿的指正。

3.即兴表演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即兴表演”专指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以“演播主人”或节目所需的某种角色身份通过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的活动,它不同于影视表演、戏剧表演或单纯的文艺表演。这种表演即使有扮相上的人物化,其展现的思想、性格也带有明显的主持人自身烙印,同时与节目进程紧密结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也正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特有的影响力传播方式。以《今日说法》立足央视的主持人撒贝宁担纲主持央视大型公益娱乐节目《梦想合唱团》,在各路歌舞明星同台竞技下,小撒也一改法制栏目主持人的严肃深沉,一会儿飚美声大唱《天堂》,一会儿做示范秀“婀娜”舞姿,虽然唱得跑调、跳得滑稽,但却极大地活跃了现场气氛,配合真情流露的语言,以实际行动倡导公益梦想。这并不是主持人个人才艺的单纯展示,而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意见信息传播的特殊渠道。

4.现场调控

调控,意思是调节、控制。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就体现在以其灵活自如的调控使节目达成既定的传播目的,并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三季《我是歌手》总决赛歌手孙楠突然宣布退赛,主持人汪涵的一段“救场”成为典范。正如他自己所言,“既然我是这个舞台的节目主持人,接下来就由我来掌控一下。”他在节目进程上要求导播准备3~5分钟的广告,明确而合理地给予节目方案的调整机会;他以两个“不信,你听”,在情感上安抚了受众和其他参赛歌手,并极大地调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观众的收视渴望;他用“权利”、“决定”、“希望”、“请求”等一系列字眼确认孙楠退赛的事实,并委婉而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对其突然退赛的接纳却不认同的态度,而且也不着痕迹地向观众宣告孙楠身份的转变,合理引导观众关注的焦点,在情理相融中传递了主持人的意见信息。

此外,在调控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分配话语权,本身就是综艺娱乐主持人一种无形的意见传播。《非诚勿扰》一期节目中,一位男嘉宾在谈到理想女生时表示“相貌无所谓,但年薪要在100万至300万之间,这样我可以少奋斗10年,就算当上门女婿也可以考虑。”此言一出,现场立刻炸了锅,一片指责。主持人孟非没有以制止的方式维护节目“秩序”,而是说:“从 24 号开始说,一人 15 秒钟。”于是众位女嘉宾毫不客气地开始了轮番轰炸,“兄弟赶快回家洗洗睡吧”、“你是给电视机前的富婆做广告”、“你长得就像个吃软饭的”等。而后,孟非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作了一个含蓄而深刻的总结式评论:“这个舞台面向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展示自己,但是要对这个展示的后果承担所有发生的那个结果。”很显然,主持人没有直接对这一自己完全不能认同、大多数人也不能接受、甚至相当反感的价值观提出批评,而是发出了“女嘉宾发言”的指令,以主动给予言论空间的方式,形成有序的群言式评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主持人的意见态度,而且相较主持人一个人的评论内容更为丰富,话语更为鲜活,场面更为活跃,其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也更显著。

5.副语言符号

在以主持人为主导的电视节目形态中,主持人是以人格化、个性化的形象出现,是家庭客厅中一位常来的“朋友”,其中的互动性、交际性表现突出。因此,无论是否有现场观众,屏幕内外都构成了一个模拟人际传播的场。这种“面对面交流”的体验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传播学研究发现,人们在交谈过程中,一条信息的传递只有35% 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的,65%甚至更多是通过副语言促成的。因为副语言往往调动的是受众最直接的情绪反应,而非有声语言那样首先刺激的是受众的思维意识。感受直接、引发反应快,更容易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意见信息传递。作为海派清口的代表,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中总是利用夸张的表情与受众的心理期许形成某种特殊语境下的“不谋而合”,“心照不宣”地巧妙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比如在一期节目中,周立波说到吉利汽车以18 亿美金收购沃尔沃,他对 18 亿美金进行了重复,同时辅以咬牙切齿的表情,没有多说一词一句,意见却清晰可见:价格如此昂贵!代价如此之大!他用这种挤眉弄眼的表达方式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基于非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传播方式

优秀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借助节目与媒介的力量成为社会公众人物,在媒介融合时代,在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互动的时代,其影响力的构建与传播已经远远超越了电视媒介和电视节目本身。

1.新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影响力传播

网络与手机上网的普及,博客、微博、微信等自主空间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大众媒介格局,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人人可以拥有媒体的自媒体时代。主持人因为继承了现实世界中本身的知名度、信任度和影响力,使得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具有远远高出普通网络使用者的被关注度、信任度和影响力。很多著名主持人的微博都人气颇高,比如何炅、谢娜的微博就长期位居新浪微博排行榜前十位,有的甚至以微信公众号建立了一个以自身为主体的公共传媒出口。调查中我们也发现,45.96%的受众表示主持人在微博、博客中的言论比在电视节目中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也有机会成為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舆论领袖”。主持人孟非就经常在微博上发表犀利深刻的评论,仅2013年6月22日至7月11日20天的微博评论内容就涉及城管执法、动物保护、航班晚点、高考状元、中国足球以及抗战老兵等人民生活的焦点话题,甚至许多评论引发网友的参与评论数都远超原发布新闻的评论数量[5],其意见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早已超越《非诚勿扰》中的幽默“月老”,裹挟着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深入人心。

2.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影响力传播

所谓的跨媒介传播,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以外的其它大众媒介(包括门户网站)进行信息传播。它不仅扩大了自身的传播渠道、传播群体,还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使信息传播形式更丰富,最终形成对更广泛受众群体的全方位、多方式、多角度的立体化传播态势。这种传播态势一方面从多元化的媒介传播中可能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传播了其影响力。比如湖南卫视“快乐家族”主持人群就一起为动画片《虹猫蓝兔火凤凰》配音,出演电影《快乐到家》;何炅发行音乐专辑《可以爱》等,出演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孟非出版图书《非说不可》《随遇而安》,将节目中的观点散播到更广阔的空间,将个人的人生态度影响更多的受众。

3.非媒体视域下主持人影响力传播

“行为”符号是人思想和目的的解释体,是意见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体。由于主持人是社会公众人物,所以,他们的非媒体行为也同样具有高关注度和影响力,其行为的观点阐释也必然具有感召力和示范性。主持人谢娜用结婚礼金捐助重建香格里拉地区尼史村的贫困小学,为这里的孤儿及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学前班及小学阶段教育。这种行为传播在提升自我影响力与积极影响社会中实现了双赢。如果主持人在行为活动中能利用其影响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传递爱心,社会大众对主持人的喜爱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的有所反馈。杨澜曾说:“所谓主持人的影响力,不是有多少人在爱他们,而是他们把爱能带给更多的人。”

综上所述,虽然电视是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基础传播阵地,是主持人的核心传播点,但今天主持人的传播形式和通道确实更为丰富多样。一方面可以将这些传播形式视为主持人影响力的积累与发挥途径,另一方面,这些形式也是受众对主持人的了解、认知和判断途径,甚至还是主持人接受信息反馈、受到受众影响的通道。任何传播途径的双方都是相互影响的角色,任何传播都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因此,结合个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于这些传播途径与方法合理利用,才是后限娱时代提升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影响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 高贵武,柏莹.电视主持人的品牌化竞争与影响力评估[J].电视研究,2010(9).
  • 高贵武,杨奕.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及其生成[J].中国广播,2012(5).
  • 徐立军,王京.2012 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电视研究,2013(2).
  •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1).
  • 张琦.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形象塑造[J].新闻界,2014(2).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孟非综艺影响力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天才影响力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孟非
垫高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