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使用乱象刍议

2015-06-11 03:53谭彩霞
今传媒 2015年6期
关键词:编校农科出版单位

谭彩霞

摘  要:连接号是用来连接意义密切相关的字或词语,它在农业科技论文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且复杂多变,在运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多种错用和乱用现象。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使用常见的几种乱象,分析探讨了连接号使用乱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例10:“15万~25万”;“3.5亿~4.3亿”常被表述为“15~25万”;“3.5~4.3亿”。

二、连接号使用乱象的原因探析

目前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使用乱象的原因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国家标准中关于连接号的使用只是些原则性的规则,缺乏不同行业的实施细则。不同行业标准不完善,且相互矛盾

新标准中取消了长横线,使得连接号的运用更简洁,避免混乱;把半字线表述为短横线,使得连接号的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新标准中并未出现连接号在农业科技论书刊中的具体用法规定,只是列举了一些简单的、大众化的例子,缺乏細则性和专业性。所以农科编校人员在运用连接号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复杂或特殊的情况时,查阅标点符号国家标准,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只能求助于其他相关行业标准,而不同行业标准中连接号的使用规范不尽一致,相互矛盾。GB /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3]规定,时间间隔之间的连接符用斜分数线(/)分隔不同成分,如:2013/1/28;而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对于年份、月份、日期之间的分隔表示,推荐用短横线连接,如:2013–01–28。农科编校人员在编校日期的过程中,到底是参照《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还是参照《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定性标准,这就造成连接号的使用乱象。

(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编校质量检查过程中,缺乏对连接号规范使用的严格检测和惩罚措施

每隔一段时间各个出版单位都要向相应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上交近期的出版刊物,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组织一些编校专家进行对出版刊物编校质量的抽查,每次抽查结果都是良好或合格,基本没有出现过不合格现象。而事实我们随意打开一本正式出版的刊物甚至国家级权威核心刊物,都能轻易地发现许多连接号的错用和混用现象,这绝大部分是因为多年来这些评审专家一直认为,衡量一本学术刊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其所刊登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对于一些编校方面的小错误(如连接号的使用错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容忍。

另外,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颁布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有了新规定:“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4]”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对连接号的规范使用不重视现象。

(三) 出版单位的改企导致一些农科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对连接号规范使用的漠视

在出版业转型改企的热潮中,许多农科出版单位已从原先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独立经营体,出版的经济效益成为他们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效益逐渐被边沿化。

有些农业期刊杂志社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每期发表一百多篇文章,一期杂志的页码数达到几百甚至上千页,而且每月甚至每半个月出版一期杂志,杂志社内部的人手远远不够,为节省开支,他们就聘请一些兼职编辑,简单、粗放地编辑稿件,然后再过一遍校对软件就行了。

他们的精力主要花在策划选题、策划栏目设计和策划经营上,基本的编校技能日渐被边缘化,对连接号的规范使用更是漠不关心,认为其无关大局,编校人员在编校过程中遇到有关连接号方面的问题根本就不愿意或没有时间去查阅相关标准,全凭自己的喜好和主观意识来判定使用哪种形式的连接号。

三、应对连接号使用乱象的建议

(一)依据国家标准制定连接号规范使用的实施细则,不同行业标准之间有关连接号的规定应尽量相互统一,避免相互矛盾

连接号第一次被列入政府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是在1990年,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光阴,在此期间国家有关连接号方面的标准已经进行了两次修订,每修订一次就完善和细化一次,因此,该标准在出版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农业编校人员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一。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只能对连接号作原则性的规定,其篇幅简略,而农业科技论文中含有多种公式、化学式、分子式、图表等等,连接号使用起来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实际使用情况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在此情况下,农科编校人员查阅其他相关行业标准,而不同行业标准之间,对连接号的使用规范又相互矛盾,让编辑无从下手。所以,笔者认为,应尽快抽调不同行业的编辑专家和业界权威,制定出一套配合国家标准的“连接号规范用法实施细则”,这个细则应在国家标准用法的原则指导下,突破目前仅有的几种用法规范,对不同行业连接号的用法标准进行补充和细化说明,并规范统一起来,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说明”,使其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推广使用,使连接号的使用做到有标准可依,且不互相抵触。

(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

加强对农科出版物编校质量的管理,让一本出版物做到无差错率,那只是一个美妙的愿望,但将差错率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是每一个农科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无可规避的职责。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建立一套详尽的编校质量检测制度,供农科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参阅和遵照,编校质量检测制度中应加强对连接号使用规范的重视,对连接号的规范使用问题作出专门说明,并增加扣分标准。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对农科出版物编校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于连接号使用的差错,要敢于认定,要敢于扣分,一本农科杂志连接号的差错数累计超过一定的数目时就应在原有扣分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扣分额度。对于1年内造成3种以上农科出版物不合格或者连续2年造成农科出版物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3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4]。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农科出版单位和编校人员对连接号规范使用的重视,从而做到全刊标准和格式统一,确保期刊的编辑质量。

(三)提高农业编校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编辑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

编辑人员应重视连接号的规范使用,增强责任心,增强连接号的编辑规范化意识,充分认识到连接号的规范使用能提高杂志的影响因子,能提高该杂志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尤其对于一些非核心期刊的农科杂志,其发表文章的学术水平质量不如核心期刊高,所以,它要想赢得一点点的生存希望,要想给读者和出版管理部门留下好印象的话,就更应该注重编校(如连接号编校质量方面)质量,认认真真地编辑好每一种连接号,在编辑过程中遇到有关连接号方面的难题(此难题在现有的国家新标准中查阅不到)时,就应该及时查阅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有关连接号的使用规范,以及国家级权威核心农业科技期刊,如《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兽医学报》《园艺学报》等中有关连接号的具体使用实例。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农业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年轻人在农科编辑队伍中已不少见,他们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农科专业基础,掌握农科专业的前沿信息,但相对缺乏编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年轻的编辑们应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期刊总署举办的各种关于连接号规范使用的专业技术讲座和培训,并利用此机会,与资深的出版人和编辑专家直接交流沟通,向他们讨教宝贵经验。

四、小 语

随着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连接号在农业科技论文中已被大量地使用,上述所提及的一些农业科技论文中连接号的使用乱象是编校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不同连接号的定义和使用场合,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连接号。

参考文献:

  • 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 GB/T 15835―2011 标点符号用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015–02–04](2004–12–24)[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9258.htm.
  • 刘杲.关键在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结合[J].中国出版, 2004(5).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编校农科出版单位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中国最美的书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