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先行促发展 南网情深暖黔北
——遵义供电局“十二五”真情服务民生工作纪实

2015-06-15 16:07文丨郑小红
当代贵州 2015年48期
关键词:黔北巡线供电局

文丨郑小红 刘 伟 李 畅

电力先行促发展 南网情深暖黔北
——遵义供电局“十二五”真情服务民生工作纪实

文丨郑小红 刘 伟 李 畅

回眸“十二五”,历史名城遵义飞速发展,旧貌换新颜。五年来,遵义供电局干部员工用辛勤汗水打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结构合理、运行稳定的现代化坚强电网,有力助推黔北经济实现跨越腾飞,推动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抒写出一曲“用心点亮万家灯火,用情温暖黔北大地”的崭新篇章。

打造坚强电网助推遵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电网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引擎,遵义作为南方电网15个加快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重点城市之一。在“十二五”期间投入83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建成获得国优工程的500kV诗乡变电站,使遵义电网形成以鸭溪变、诗乡变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座220千伏变电站、62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坚强网架结构,一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现代化大电网雏形初现。

2012年以来,为使农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遵义供电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小康电”计划,共投资近33亿元用于小康电建设,累计建成23个省级小康电示范点。投入3.8亿元改造淘汰型户表80余万块,大力推广远程集抄,有效改善农村下户线凌乱、裸露的问题,降低易引发触电、短路烧毁房屋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改善了3236个乡镇1897个行政村农村电网,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小康电建设带来的实惠。

深化品牌创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道真输电线路工作站的背夹巡线队在茫茫大山雪地里巡视线路((郑 正/摄)

“六谢共产党,照明把你想,以前点的桐油灯,现在电灯亮堂堂……”,在黔北农村广为流传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中,群众由衷地唱出了对电网的深情。2010年以来,遵义供电局着力解决群众“缴费远、缴费难”的问题,探索出“村电共建”服务模式,与13个县414个村委建立共建服务点,直接服务52.46万户客户,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高度肯定。

长年跋涉在黔北茫茫山区的“背夹巡线队”,有力保障了道真、正安、务川三县境内共549公里1700多基杆塔的线路可靠运行,还为深山中的村民义务运送药品、油盐等生活物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专题报道。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申友强作为“申友强服务队”队长,带领80多名队员,足迹遍布名城大街小巷,通过增加供电抢修网点、设立自助缴费终端、24小时自助缴费网点等措施,提升缴费、抢修等服务成效,已成为遵义家喻户晓的服务品牌。截至目前,服务队共开展故障抢修2000余次。故障抢修到达现场及时率为100%。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遵义供电局组建了“微公益·我愿意”爱度基金,全局干部员工把自己的爱心捐款转换为温暖的电度,赠送给见义勇为、抗战老兵、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伤残人士和特困家庭等群体。截至目前,全网员工共向592户特殊困难群体赠送15万度“爱心电”,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光明。

贵州将在“十三五”时期迎来又一次大发展,作为贵州电网公司“国内先进电网企业”试点单位,遵义供电局将汇聚全网能量,续写责任与使命的新篇章,使这方红色沃土格外璀璨明亮。

(作者单位:遵义供电局 责任编辑/李唯睿)

猜你喜欢
黔北巡线供电局
桂林临桂供电局:营配协同创典范提质增效优服务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基于共振磁耦合供电及电磁传感定位的无人机智能巡线技术与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无人机为仁化高山电网线路“把脉”
关于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思考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黔北花海春耕图
黔北民俗文化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