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尼斯·格雷》的女性意识分析

2015-06-16 13:08董妍妍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独立女性意识平等

摘 要:《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叙述风格朴实自然,被爱尔兰作家乔治·摩尔称之为“英国文学中最优美的散文式叙述小说”。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格雷小姐两次担任家庭教师经历的分析,解读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形成的社会背景。格雷小姐这种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性意识,具有深刻的社会哲学内涵。

关键词:女性意识;平等;独立;自由

一、导论

《阿格尼斯·格雷》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安妮·勃朗特,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姊妹之一。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自传色彩,通过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叙述,细腻而生动地记叙了作者两次出外担任家庭女教师的经历,如实地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女教师这个群体的漠视和不公,呼吁提高家庭女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女性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部很有深度的优秀的女性主义小说。

小说中,英国少女阿格尼斯·格雷出生于收入微薄的牧师家庭。她自幼受父母宠爱,渴望独立自由的生活。由于父亲投资失败,家道中落,格雷主动提出外出工作,担任富人家的家庭女教师,来帮助缓解家庭窘迫的经济状况。她怀着美好的理想和满腔的热诚踏上社会,然而势利的主人和骄纵的学生使她尝尽人间辛酸。格雷小姐并不因此而消极颓废,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回的毅力,终于赢得纯真的爱情,开拓了成功的事业。

二、时代背景分析

这部小说发表于1847年,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昌盛,文化光辉灿烂。但是这个时代的英国女性地位卑微,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都处于弱势,在经济和政治上对男性有较强的依赖性,教育的权利受到限制。尤其是已婚女性,在婚姻中屈从于男性,没有自主权。当妻子和母亲是她们人生的全部内容,别无选择。她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家庭之中,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对于这种处处受到限制的生活,一些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独立人格的女性感到厌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当时的女性面临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问题,她们渐渐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获得成功,获得社会的认可。女性文学,从女性视角出发来显现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也顺着历史的潮流产生了。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处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安妮·勃朗特对于不平等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她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与小说女主人阿格尼斯·格雷联系在一起,站在女性立场上,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对女性的认知,表现了处于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女性的生活现状和内心的冲突与渴望,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独立、自尊自爱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和抗争,体现了女性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她的个人工作经历使她加深了对当时的女性地位和状况的了解,并在其作品中反映了女性在职业、教育、家庭婚姻方面受到的压制和歧视。

三、第一次家庭教师经历

艾格尼斯,这个“英格兰北方牧师”的女儿,希望变得独立,给予捉襟见肘的家庭一些经济上的帮助。“能当一名家庭教师该有多高兴!走出家门去见识见识世面,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独立自主地行动,发挥我从未施展过的才能,试练我未被认识的力量,不但免除家里对我的衣食负担,还能挣得自己的生活费,报慰和帮助我的父母和姐姐,要向爸爸显示显示他的小艾格尼斯能干些什么。让妈妈和玛丽相信:我完全不是她们误认为的那种没有能力,没有头脑的人。”尽管她的想法与父母的愿望相悖,她还是经过一番努力,说服了父母,担任富商布罗姆菲尔德的家庭教师。

与格雷小姐心目中所希望的那个温厚亲切、富于同情心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布罗姆菲尔德太太给她留下的印象是冷冰冰,阴沉沉,令人望而生畏。布罗姆菲尔德太太对格雷小姐态度极其冷淡,对孩子们十分溺爱、纵容。她提醒格雷小姐:不能对任何别的人提起孩子的缺点,只能告诉她一个人。布罗姆菲尔德先生也以一种傲慢、自大、极不尊重的态度来对待格雷小姐。三个孩子,汤姆、玛丽和范妮,完全被父母宠坏,既无知又没有修养,决不比野性难驯的马驹子更具有服从意识。

面对如此不可理喻的家长和如此难以管教的孩子们,格雷小姐并没有退缩,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处事原则。“我想;只要我始终保持坚定、正直的精神,不懈地努力,那么到一定时候,孩子们会变得更加具有人性的。我要让他们每一天都有某些微小的进步,最终他们就容易管理了……”

然而,罗伯逊舅舅,也就是布罗姆菲尔德太太的弟弟,他的来访给格雷小姐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这位既傲慢又藐视女性的罗伯逊先生的语气和态度里都带着某种盛气凌人的蛮横劲头;更加令格雷小姐感到厌恶的是他对孩子们施加的坏影响。他鼓励孩子们一切恶劣的倾向,只要短短几分钟,他就能使格雷小姐花数月艰巨努力在孩子们身上培养起来的一点点微小进步都化为乌有。当罗伯逊舅舅教唆汤姆少爷以残害、折磨小鸟来取乐时,格雷小姐不顾他们的不满,坚决给予制止。她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把一块大石头砸到鸟巢里,不让那些还未长毛的雏鸟受残喘死亡之苦。这引发了格雷小姐和和布罗姆菲尔德太太之间前所未有的一次最接近于吵架的对话。格雷小姐认为,制止孩子的残酷行为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布罗姆菲尔德太太一味地纵容自己的儿子,斥责她不应该干涉布罗姆菲尔德少爷的娱乐活动并告诉她“一切动物都是为了给我们人类以方便才创造出来的”,而且“没有灵魂的禽兽的苦乐总不能和一个孩子的乐趣相提并论”。

这次言词的冲突最终导致格雷小姐被解雇。然而,这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摧毁她的冒险精神,反而使她在逆境中得到锻炼,从经验中受到教育,她不愿放弃自己的努力,她坚信总有一天能克服一切困难;并最后取得成功。

四、第二次家庭教师经历

几个月之后,格雷小姐再次走上新的岗位,担任默里先生府上的家庭教师。虽然默里家庭与之前的布罗姆菲尔德家庭不同,但是这两家主人对待家庭教师的态度却极其相似,都极其骄横、冷酷、自私,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一家之主默里先生是一位爱狂啸豪饮、寻欢作乐的乡村绅士,醉心于猎狐活动。默里夫人是位容貌美丽、精神抖擞的太太,她的主要娱乐是频频设宴或赴宴以及穿着最时髦的服装。

默里夫人对待男孩子和女孩子存在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式。她要求格雷小姐尽量多往男孩子脑袋里塞些拉丁文法和数学,以便使他们能接着上学校就读;对于女孩子,默里夫人要求格雷小姐传授给她们如何尽可能获得媚人的外表和可以卖弄的才艺,使她们的仪态优美、文雅,以便日后能够吸引贵族男性的目光,结成理想的婚姻。格雷小姐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十分虚伪。对她来说,精神品质的修养有助于增长知识,而不是作为攀爬社会阶梯的工具。

在对待大小姐罗莎莉的婚姻问题上,全家人都把财产和社会地位当成唯一衡量标准。罗莎莉明明知道阿许比爵士不但是个恶棍,并且简直是“基督教世界里的头号大流氓”,但是在父母长期的错误教育下,她一心只想当爵士夫人,做阿许比庄园的女主人,竟听凭父母做主,甘心情愿地嫁了过去。默里夫人冷酷无情,根本不为女儿的真正幸福着想,只考虑财产和地位,把女儿的婚姻当作一笔交易。格雷小姐竭力想用规劝和警告来挽回这一不幸的错误,但是没有用,她的话都被当作耳边风,默里小姐对她的告诫只是一笑了之。这样的婚姻注定将成为一场悲剧。罗莎莉结婚后,并不幸福。阿许比爵士赌博,酗酒,玩女戏子。当罗莎莉向格雷小姐倾诉其婚姻的失败时,她仍像一位老师那样,尽可能对默里好言劝慰,并向默里提出一些善意忠告来将失败婚姻所带来的痛苦降到最低。

与默里小姐的失败婚姻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格雷小姐的幸福婚姻。牧师韦斯顿虽然无财无势,但真正有道德、有修养,并且心中充满爱,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结成幸福的终生伴侣。格雷小姐思想独立,反抗礼俗,敢爱敢恨,抛开金钱和名利的束缚,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婚姻,更真实地体现了一位知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

五、结语

《阿格尼斯·格雷》这部小说通过对艾格尼斯两次家庭教师经历的叙述,反映了主人公格雷小姐对事业、对婚姻、对爱情的认识,突出表现了格雷小姐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性格特征。安妮·勃朗特用女性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真诚、善良并具有优秀品质和较强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真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在社会中所受的压迫。格雷小姐不仅是当时女性的典范,她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更是当今职业女性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英] 简·奥尼尔. 勃朗特姐妹的世界[M]. 叶婉华,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

[2][英] 安妮·勃朗特. 阿格尼斯·格雷[M]. 薛鸿时,译. 上海:译林出版社,1994.

[3]王赳. 论英国维多利亚前期中产阶级妇女的地位[J]. 江西社会科学,2001(6).

[4]杨静远. 勃朗特姐妹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董妍妍(1978–),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独立女性意识平等
情人的烦恼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西班牙宪法法院判加泰罗尼亚“独立”违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