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5-06-18 16:20胡俊卿
亚太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整合小学语文

胡俊卿

摘  要: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媒体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作用,其次详细论述了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所带来的积极改变,旨在强调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整合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教师借助媒体向学生传送一定的教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多媒体辅助进入小学教学是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必然发生的,不仅能够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機,使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具有更强创新性和变化性,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还能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小学生更感兴趣的、符合文章意思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小学教育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模式是很难再去改变的,所以,必须注重小学教育。

一、对媒体信息技术的认识

媒体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相结合产生的,适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科技技术,主要功能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

文本功能是指支持以文字或者其他各种符号来传达信息,它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功能。在教学中,文本功能能够使所要表达的信息带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主要用于对概念的阐述、对问题的提出以及对结论的总结等。

图像功能是指利用图像来表达,由于图像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所以更令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相比文字来说,更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声音功能通常会同图像功能一起使用,形成动画或者视频。在教学中一般表现为对课文的朗读或者播放有关背景的视频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目前在国内运用媒体信息技术的多为高中或者大学,大部分人会认为小学知识过于简单,使用媒体信息技术有些大材小用,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小学课程不仅不简单,反而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传统的朗读、背诵法不仅毫无生趣,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一种限制,他们需要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简单易懂的语言。虽然小小年纪能够背诵唐诗八百首会令家长感到骄傲,但是对其中的意思丝毫不知也是我们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此,介于目前小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媒体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运用媒体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和声音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春晓》时,学生虽然能够通过老师的解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但是对诗中包含的春天清晰明媚的意境的理解就会产生疑问,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晓、眠、啼”等汉字的理解和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做好多媒体课件,给每一句诗都配上富含情感的朗读和符合意境的图片,或者制成完整的动画,最后对诗的含义进行通篇的解释。在汉字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将汉字拆分,例如将“眠”字拆分为“目”和“民”,展示的时候先展示“目”字,告诉学生“眠”的意思就是睡觉,睡觉就是把眼睛闭住,而“目”字正好是眼睛的意思,是会意部;其次再展示“民”字,“民”的读音为“min”,而“眠”的读音为“mian”,二者读音相近,说明“民”部是整个“眠”字的形声部。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能够用优美的语言、色彩亮丽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解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教学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体验。对较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年纪小,生活阅历太少,要做到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会很难。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运用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景。例如,在学习《王二小》这一篇课文时,由于时代不同,现在的小学生又都是在家中受尽宠爱,无法理解当时的背景,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教师只让学生读几遍课文,然后直接进入课文做一些分析讲解,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王二小精神的伟大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当时的背景中,老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前,利用图片和影像(最好为动画片或者少儿剧)为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然后在背景烘托下对课文进行讲解,随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王二小》的话剧表演,在汇报感受阶段提出“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现代,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而在思考中学习。

3.解决学生的困惑。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中遇到较为抽象的语言,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理解方面的困难。例如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诗句就比较抽象,字面意思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山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俊俏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虽然学生对字面意思能够理解,但是很难想象这样的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逐一展示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让学生不仅充分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能领略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进而提出“为什么作者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去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将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证明,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课本内容原意,造成教学中的偏差。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媒体信息技术也是所有教师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王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鲁东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建平和县第三试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整合小学语文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