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案自主实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21 02:45陈良明黄华伟
关键词:自测自学学案

陈良明+黄华伟

“基于学案自主实效教学模式”,即遵循“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学案为基础,依据瑞安中学学情,适用全学科教学且贯通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学校从2011年开始实践这种模式,并取得了颇多成绩,也一路伴随着思考,其相关内容呈现如下。

一、怎样“基于学案”

(一)为什么是“基于学案”

落实“自主学习”的途径并非唯一的,但我们非常自然地选择了“基于学案”,是因为瑞安中学“学案”基础很扎实。我们自2008年开始自主编写各科学案,都认为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学生,进而编制合适的学习资料。学校一直希望能用它代替多而杂的“辅导资料”,拥有自己的“练习”。多年来,我们坚持使用学案,并不断修改,其中语文、数学学科学案都曾正式出版。

(二)学案如何适合“自主”

从2008年的学案到适合“自主学习”的学案,我们走过了长远且艰难的道路,大致有四个阶段:1.“课外练习”式学案。学案就是“课外练习”,就是“一课一练”;其不足处就是质量不高,有的还存在“拼凑”资料的情况,各学科使用、落实情况也参差不齐。2.立足课堂教学的学案。学案开始被要求作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途径进行编写,指导思想是“立足课堂,呈现核心知识,少讲多做”;不足之处就是学案还欠细致,过于“统一”,教师们较难“上手”。3.基于学习全过程的学案。完善学案,注意学科区别,开始用“自学”“自助”“自测”连贯课堂学习前、中、后三阶段,要求教师协调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不足之处是学习内容全面,学生负担重。4.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全过程学案。在华师大崔允漷教授团队指导下,依据各科《课程标准》给学案“瘦身”,并在每册学案前头增设“模块课程纲要”,内容变得精简、实用,“学习引导”开始变得具体、好懂。

(三)学案编写流程和原则

我们形成了比较切实的学案编写流程,如图1所示。

我们也提出了学案编写的七大原则:1.科学性。依据《课程标准》,细分要求;体现学科特征;符合瑞安中学学情。2.整合性。学案作为唯一的教学辅导用书,把学生学习中要用到的知识、材料纳入其中。3.完整性。学案贯穿学生整个学习周期,有“课前自学”“课中自助”“课后自测”三部分内容。4.主题性。学案以相关集中的某一知识点(主题)为单位编写。5.生本性。以“和学生一起学习者”的口吻来表述,语言明白易懂。6.自主性。明确告知学生这部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自我检测的方法,学生依据学案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7.精简性。对学案练习内容预计所花的时间进行控制,要求学生“自学+自测”所花时间大致应与“课中自助”时间相等。

二、如何落实“自主”

(一)贯通“课前、课中、课后”

我们意识到,“自主学习”单单从“课堂教学”入手改革,很难从根本上实现“自主实效”的目标,因为全寄宿学校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约只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一半;而且,不重视“课前”“课后”学习内容的研究,往往会造成课内外学习目标和内容不一致,难于形成“合力”。课前“自学”能实现“先学后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它能成为教师课中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课中“自助”,主要完成“重点”“难点”知识;课后“自测”,则是检测与巩固,让学生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一路“跑到终点”。

(二)联结“学生、学案、教师”

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内容,课前了解学生自学的疑难,并据此确定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检测作业。学案陪伴教学行为始终,教师通过学案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提供学习帮助,检测学习效果。学生先自学,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探究、求助,解决疑难,获得新知;课后通过学案检测、巩固——学案成为了师生联系的“纽带”、教师得力助手、学生学习有力的“帮手”;学案让教与学紧紧地联结为一体。

(三)“三纵三横”模式图示

“三纵”为参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及“学案”不同阶段的内容;“三横”分别为“课前自学”“课中自助”“课后自测”,如图2所示。

三、怎样检测“实效”

根据崔允漷教授“教、学、评一致”理论:①“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制度”;②我们以“自主实效”作为评价的“观察点”研制评价制度。

(一)突出“生本”

从过去听评课多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变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评价其“自主学习”程度。比如,学生完成学案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态、学生完成检测水平等。对听课教师作出明确要求:听课时面向学生,或坐在相关学生边上,以观察学生的表现。这样既可以更真切地观察学生,也可以用“形式”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提醒教师关注学生,进而促成“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被师生所接受。

(二)讲求“实证”

改变过去听评课堂偏重主观评价、多呈现“估计一下”“公婆都有理”的做法,而根据“实证”评价其“实效”。比如,翻看学生学案、检查教师有没有检查学案、记录自主学习时间长度、记录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人数及次数、检测学生课后自测成绩等。要求评价者认真做好“评价表”记录,用“数据”说话,课后还要清晰地写出具体且易于操作,有助于提升“自主”“实效”的建议。

(三)“生本实证”评价表及说明

与“自主实效教学模式”相应,评价表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各计30、40、30分。

1.课前自学阶段——检查学案

2.课中自助阶段——完成评价表

3.课后自测阶段——检查学案

检查学案“课后自测”部分完成情况。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选取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学案各5本检查该堂课“课后自测”完成情况。这部分共计30分,三类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每人分别扣除3、2、1分,扣完为止。

四、经验与反思

学校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先后两次面向全温州地区召开“基于学案自主实效教学模式”推荐会,两次所有学科共开出40多节体现“自主实效”理念的公开课,吸引了全市约2千名高中教师参加学习,并得到与会多位专家积极评价。教师们对该模式中“依据课标”学案、“三纵三横”模式、“生本实证”评价制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尤为肯定。两次研讨会从实践角度比较有力地证明了该模式具有较高的教学改革品质。但是,其值得继续探索的深层次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点:“模式”“普适”的另一面,必然存在着“僵化”“泛化”的缺陷。比如,该模式尚未充分体现不同学科的差别、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的差别,乃至不同教师个性的差别。“生本实证”评价制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也需要进一步学科化,并且能在操作上显得更加简便。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测自学学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