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2015-07-21 02:49毛志伟
关键词:联片进修学校研训

毛志伟

在课改过程中,如何创设平台、有效教研,让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学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对课程目标的把握不到位、对教材处理的能力不够、对教学交流反馈落实不力等教学能力不高的现象。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常山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进修学校”)开展了相应的课题研究,通过蹲点聚焦、区域研训、学科培训以及团队赛课、试题编制等活动,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下,与广大农村教师一起研讨,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形成了一套具有县域特色的促进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措施,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如图1)。

一、以专题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进修学校组织教研员学习李镇西编著的《做最好的老师》、肖川主编的《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耿书丽主编的《有效听课、观课和评课的智慧和技巧》和张肇丰等主编的《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等书,倡导教研员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升教研力;组织教研组长学习“初中××教师专业能力必修”系列丛书;组织学科教师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建议等。理论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总结反思的能力。

(二)开展培训,形成系列措施

针对调查、调研以及“联片研训”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修学校及时抓住90学时培训、远程培训、骨干教师暑期培训的机会,重点落实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方案制订切实可行,从内容的选择、专家的聘请以及时间的安排,都注意实用、务实、方便;二是活动组织高效实用,从场地的选择、纪律的严明和活动的互动,都要求井井有条;三是培训后的作业,要求认真完成,及时评价。

如针对初中教师总体年龄偏大、职业倦怠严重、工作动力不足等实际情况,进修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常山县初中教师全员异地培训工作。各学科培训者委托浙江师范大学、衢州教研室设计培训项目,对全县语文、英语和科学三科的教师进行暑期全员培训,分别在衢州、金华开班。

又如为了做好教龄1~3年的新教师的考核工作,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进修学校在职业中专组织了全县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考核工作。此次考核实行多元考核制,即根据《新教师培养方案》的“双导师制”和“学校负责制”要求,课堂教学技能项的最后得分由相应学科教研员、校本导师和学校考核小组分别考核评分。

二、以联片研训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农村学校“联片研训”的组织构建

为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修学校完善了初中两个“联片研训”教研共同体——东片的由常山育才中学、常山县第三中学等五所学校组成的教研共同体和西片的由常山县城关中学、常山县城东中学等六所学校组成的教研共同体,合力完成各项教研训活动。

(二)开展主题式“联片研训”教研活动

联片研训的主体是区域内同一学科的教师。活动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计划性强,每学期由教研室根据一定的主题统一安排各学科活动,在学校间轮流进行;二是形式多样,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上课、说课、评课、论坛和专题讲座等;三是主题明确,以菜单式、点题式方式结合学科疑难热点问题进行,贴近教师;四是参与面广,既有特级教师、名师的送教活动,也有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既有普通教师的公开课,也有师徒共同进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五是结合实际,将初中学校分成东片和西片两个教研共同体,以城区学校为龙头抓实教研活动。

如为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西片七年级的26位科学教师举行的某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四大板块的内容:一是同课异构上2节课;二是采用课堂观察的手段,重点围绕探究能力提升组织教学,组织议课、评课活动;三是组长就如何进行探究问题设计论坛;四是进行教科研活动的策划及如何做课题的交流。

三、以评比展示为平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集体展示,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团体赛课活动

在课改推进的进程中,教师难免遇到一个发展瓶颈。如何突破该瓶颈,增加教师发展的原动力?进修学校于2010年11月开始举办了校本教研团体赛课活动。该活动至今举办了三届,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学科多,涵盖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等主要学科;二是参与面广,每个学科都有10~13个团队参加,参与教师的人数多,受益面广;三是形式多样,如第一届活动由课前说课、上课和课后评课组成,赛后根据评分高低确定个人单项奖和团体奖,又如第三届活动由无生上课、上课和课后评课组成,赛后按30%、40%和30%的比例设团体奖。为了促使各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城区、农村教师分开设奖,让参与的教师都在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从而激励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发展。

(二)以教学基本功比赛为平台,促进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一线教师确立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南的精神,用好教材,关注学生,构建灵动的课堂。对此,进修学校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三项评比(面向全省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的教研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研员和优秀教研成果评比)的文件为依据,围绕主题做文章,有计划地布置有针对性的任务,开展教学基本能力比赛,希望通过学科基础知识测试、试题的编制、讲题析题、教学设计及论文撰写、课题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一是转变了对教学能力提升的认识,二是增强了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三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四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执行能力,取得了包括浙江省人民政府基教成果二等奖在内的一系列成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借鉴之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片进修学校研训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农村地区学校开展联片校本研修活动的实践思考
城乡联片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创新,让进修学校充满活力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