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计教学的伦理体系构建

2015-07-27 20:08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商业会计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职业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芜湖241003)

一、现代审计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审计的职业伦理,是指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品德、职业法规、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为了明确审计应该达到的职业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审计职业的道德规范体系。我国也先后出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审计职业进行指导与约束,其中职业要求审计人员遵纪守法、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保持审计独立性、勤勉尽责、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必备职业胜任能力等基本职业守则。这是审计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一)独立自主。独立自主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审计业务、出具最终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形式上的独立自主是指审计人员以第三方的身份呈现于委托单位的外在表现,具有审计的自主性,对审查的业务保持一个理性的公正客观的职业伦理态度,最终出具让社会公众信服的审计报告,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经济监督作用。实质上的独立自主是指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独立,审计人员必须公正无私、不带任何偏见,不得与委托单位有经济利害关系,这样出具的审计意见才具有公信度,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公众的信任。审计人员在执业时独立自主是其灵魂,是审计处于一种超然独立地位的基石。

(二)诚信正直。传统儒家伦理推崇诚信品德,认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品德观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它可以刺激现代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审计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让每位审计人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正确处理利与信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清廉奉献,防止利己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在执业时,要求不受他人干扰,不受利益的诱惑,不受个人好恶影响执业判断,实事求是,立足于实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深入调研,出具有理有据的审计报告,确保审计质量,提供符合社会公众需要的审计鉴证服务。

二、现代审计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一)外部困境。我国当前的商业伦理环境不容乐观,市场经济下各种伦理问题层出不穷,但社会各方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商业伦理教育在其中的潜在力量和作用。经济利益至上、急功近利、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观念多元化导致不道德行为增加。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扩大规模,丧失伦理道德的事时有发生,个人为了私利不道德的行为也时常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和个人为了利益而发生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惩罚,相反,为那些有不法行为想法的企业和个人树立了不良榜样,胆大的善于钻空子的就先获利。这些使得道德责任被漠视,一切向钱看,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被接受,都不利于审计伦理教学。

(二)内部困境。有人认为商业伦理是从小培养的,对学生价值观念影响较大的是家庭和社会,大学教育基本发挥不了作用,学生进入大学时,他们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体。我国很多高校领导和审计学教师在审计教学活动中也很少有人关注审计伦理教学,他们所关心的是学校(学院)发展、专业就业前景和学生未来的成就,通过这些来推销自身,提高学校知名度。表现为:一方面,各个高校审计学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审计伦理应讲授的内容和学时数,即使有讲授内容也比较单薄且不实用,如何考核学生的伦理道德,如何鼓励教师关注伦理教学等都不清晰,审计伦理教学缺少实习基地、适用教材和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这让任课教师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各高校没有形成一支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有丰富伦理学素养的师资队伍。审计伦理是交叉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要求任课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但是,高校审计专业课教师多数出身于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大多欠缺伦理学学科功底,在运用伦理学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时不能深入透彻的分析,不能给予学生更专业的诱导;而伦理学教师讲授审计,他们多数对于审计专业课程内容不了解,无法进行专业点评,也只能泛泛而谈。

三、现代审计教学伦理体系的重构

(一)教师教学德行的重塑。教师的教学德行主要是乐教、公正、责任心、爱心等高尚品格。乐教是教师的首要德行,它与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是相联系的,教师有积极教育学生、传授给予其有用知识的权利,也有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的责任,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充满爱心,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做人,为学生作表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作为审计伦理教学的高校教师首先应具备基本的教师德行;其次,应加强伦理学知识的学习,结合审计学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对实际问题的伦理分析才能深入;再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支持审计伦理教学平台的构建,组建科研团队,创建相关学术期刊,加强学术交流,而各高校也应积极创造伦理学与审计学相融合的条件,解决审计伦理教学时教师的知识尴尬困境,为培养一支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共同努力;最后,加强国际合作,高校多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的深化。古今中外的审计案例表明,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卓越的业务知识是前提,优良的职业道德是必备。审计伦理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简单的寻求大学生行为的改变,而应该是力求帮助大学生运用伦理学知识进行审计活动的技巧,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个人职业道德责任感。因此,审计伦理教学根本目标是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树立了这样的职业道德目的培养的审计人才,其所提供的审计意见的鉴证报告才能让公众信服,审计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审计市场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调整。审计伦理教学的目标重点是为大学生提供审计伦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使他们掌握审计伦理理论,并能指导其解决专业伦理困惑,更是在面对实际的审计案例时做出理性的审计意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审计伦理的教学内容应作相应的的调整。首先,加强审计伦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模式分析的教学,如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伦理知识?可能出现哪些典型审计伦理问题?如何深层次地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审计伦理理论与实践?其次,学生在掌握审计伦理理论分析模式后,教师应该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培养学生解决我国实际审计伦理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我国传统的优秀伦理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找出审计伦理的突破口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方法上,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Radtke(拉德克)认为教师可就各种可能问题设计成短小案例,让学生发表观点,以帮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会计伦理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解除一个具体的伦理困境,然后开展“如果是”的方案讨论,进行角色体验,以加深他们对会计伦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邀请审计、会计实务工作者来讲解其亲身陷入会计伦理困境及其应对方法,并和学生作相互交流,使学生对会计伦理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弥补教师会计实践的不足。此外,鼓励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见习,与社会接触,真正了解审计、会计伦理实践中会面临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回课堂展开讨论与分析,以增强学生的审计伦理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价的强化。明确了审计伦理教学目标、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后,也应加强伦理教学效果评价,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教师才可有的放矢的教学。根据审计伦理教学目标,应该培养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技能,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分别设置考试、报告和情景扮演等方式,以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编写相关案例,给予他们足够的资源和备课时间的支持,对于教学效果突出的任课教师应给予奖励,提高其教学热情。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职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职业写作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