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5-08-13 09:37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甘肃天水741020
当代经济 2015年32期
关键词:麦积山天水市景区

○忽 阳(1、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甘肃 天水 741020)

一、天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是一座具有2693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甘肃的东大门,天水市坚持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着力打造西部旅游强市,是天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改变天水市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旅游产业发展大环境如此和谐的情况下,天水市凭借着自身富饶的旅游资源,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表1 2011—2014年天水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

表1一系列数据的增长表明,旅游产业是天水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深入研究天水市旅游产业,能够更好地促进天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天水市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与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不相适应,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更不相适应。尽管天水旅游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与毗邻城市相比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更大。天水市旅游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管理和管理体制有待加强

由于规划滞后,规划管理跟不上,一些违规建设、乱搭乱建现象在景区屡禁不止。其次,省上部门下属的两个单位分别管理麦积山石窟和森林资源,景区内其他文物、土地、宗教、农村事务、旅游经营隶属市、区多个部门、单位管理。这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体制,不能很好地形成发展合力。

2、景区发展资金匮乏,项目建设困难较大

两期国债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负债累累,加上今年夏季景区严重受灾,灾后重建项目任务艰巨,暑期景区旅游萧条,经营受损,目前由景区管委会组织的各项项目贷款陆续进入还贷期。景区收益主要为门票收入,但景区门票已8年未提价,麦积山景区门票至今维持70元/人次的低价运行(全国5A级景区都超过百元票价),景区管委会在麦积山景区一票制中分成较低(分成比例占28%),造成景区管委会资金运行十分困难,加上景区投融资渠道窄,招商引资受政策、体制等各种因素制约,发展后劲不足。

3、旅游品牌效应不突出

尽管近几年景区游客构成开始发生变化,但还是以本地和兰州、关中为主的周边游客为主,受宣传资金、营销思路和管理体制的影响,景区在大投入、大宣传上难有较大作为,对品牌的提升有一定影响。

4、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统一有效的行业规范约束,一些旅游企业随意扩大经营范围,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突出的表现:一些景区景点不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多头收费,乱宰游客;导游与接待人员不热情、不周到、不细致;宾馆、饭店接待能力有限,且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饮食业缺乏明显的地方特色,品种口味单一,质量不高。

三、天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举措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抢抓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国家、省、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优势、理清思路、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方向,以大景区、大开发、大发展为目标,以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为手段,统筹“两河六区一线一园”(即景区发展和颖川河、东柯河流域发展相统筹,与景区的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神龙峡6个小区的综合开发相统筹,与宝天高速百里生态线相统筹,与麦积山旅游文化产业园相统筹),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为甘肃省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1、强化资源保护和依法管理,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加大景区法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内建设管理,严格规划审批,坚决禁止核心景区一切破坏性建设行为,切实保护景区资源完整。尽快完成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景区的重大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以及景区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游客容量、游览设施、基础工程、道路设施、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引导、旅游村镇发展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为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2、强化管委会职能,建立适合景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按照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景区一体化管理进程。逐步建立景区建设项目由管委会统一审批机制,有效制止乱批、乱建行为发生;采取综合措施缓解景区管委会债务负担问题;加快景区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宽景区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符合景区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开展街子温泉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石门景区映月湖、曲溪景区综合开发等项目,全力推动景区旅游产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3、加大项目建设,改善景区基础条件

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加快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世行贷款麦积山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积极争取世行贷款二期项目,积极向国家、省上争取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与发展大旅游、应对自驾游、应对游客高峰期的景区大环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设备,使发展大旅游、建设大景区这项系统工程从景区硬件设施上给予全面的保障。

4、提升景区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优化旅游消费环境。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景区旅游质量评价机制,完善门票等收费项目定价、调价公示制度和门票优惠政策,完善景区交通体系以及景区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确保游客出入通畅。二是全面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做到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效率。三是不断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科普旅游、休闲旅游等活动,推动景区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四是加强景区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旅游经营活动,依法整治“黑车”、“野导”等行为,同时以景区危险地段、旅游交通、旅游设施、节假日旅游安全为重点,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让游客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确保不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件和资源破坏事件及重大游客投诉案件。五是以品牌化为导向,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抓好5A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强化宣传营销,大策划、大投入、大营销,巩固周边市场,开拓国内国际重要客源市场,同步强化经营管理,规范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减免票制度,力争旅游人次每年以高于20%的比例持续增长。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景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设

按照“5A景区5A员工”的思路,全面加强景区管委会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劳动人事改革,完善目标责任管理、绩效考评等各项管理机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景区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为做大做强景区旅游提供人力支撑。

四、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甘肃省的王牌景区和天水市的龙头景区,深度开发建设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对促进省市旅游业的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旅游属地的规划管理,指导景区做好5A巩固提升工作

按照“旅游资源属地化管理、风景名胜区资源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请求省旅游局积极向上反映,和相关部门协调,调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内文物、森林等资源的管理体制,实现天水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统一管理。其次,天水市旅游产业创牌不易,保牌更难,麦积山景区5A景区巩固提升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希望省旅游局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和指导。

2、进一步加大景区旅游项目支持力度

景区是多彩甘肃旅游发展的依托,一是建议在《旅游法》和景区其他法规的前提下,制定促进景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科学指导景区经营和投资机制的创新,促进景区加快发展;二是从每年的全省旅游发展资金中,给麦积山等重点景区予以倾斜,实现重点突破;三是协助麦积山景区将资源保护、世行二期、景区总体规划修编、游客集散中心、景区大环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列入国家、省建设规划和项目计划,为景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发挥省旅游局对导游讲解、旅游企业的行业管理职能以及行业技能培训优势,加强景区旅游市场管理,有计划地对景区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队伍保证。

3、支持麦积山景区门票调整工作

麦积山景区现行门票价格较低,不能体现5A景区的品牌价值,也不适应景区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需要省旅游局向上呼吁并衔接省价格管理部门,确定更为合理的门票价格,并协助景区推行新门票的发售工作。

4、整合景区资源,进行统一、有效宣传

尤其结合丝路申遗和华夏文明传承区建设,在甘肃石窟走廊、甘肃世界遗产、羲皇故里、陇上江南、5A景区等品牌塑造方面,省旅游部门进一步统一策划、统一宣传,使“多彩甘肃”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深入人心。

[1]王彬:天水市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2011(7).

[2]刘艳、董晓峰: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初探[J].甘肃科技,2010(13).

猜你喜欢
麦积山天水市景区
三个好朋友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壮观的麦积山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陈然作品
『摘牌』
“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