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的一些探索

2015-08-15 00:54颜金玲
科技视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

颜金玲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10年的大发展,新学校不断建立,老学校不断扩展,但高校办学经费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甚至日渐拮据。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条件难以保障教学的实际需要,高水平教师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几年来的连续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使国家和个人的教育成本不断上升,政府日益 关心高等教育收益状况,家长(学生)担心受高等教育后能否找到工作,由此引发了政府或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评估对高校教学质量状况向政府和社会做出交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地方性乃至全国性的教学评估体制,促使高校在自主发展的同时,担负更多的质量责任。

教学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进行教学分析,对评估对象和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所反映的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并为改造学校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建立在质量求生存这一共识基础上的一整套制度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使高校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既要证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绩,更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实现教学质量动态管理和逐步提高。教学评估的目的还在于满足“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逐步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需要”。教学状态的评估内容包括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教学质量监控等。

教学评估的范围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将课堂教学作为评估的核心,是因为我国高校目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提高知识素养的主要渠道。

教学评估的对象是承担本科主讲任务的教师,评估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评差”或“评优”,而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其对象是全体教师,对在学校担任本科教学任务的老师不分专业与课程性质、不管职称与学历高低、也不分在职还是返聘与外聘,均纳入评估范围。

就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而言,其原始的动机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但从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制度践行的现状及其效果来看,重在“以评促建”,忽视了“以评促改”,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评估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这一方面反映了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我国高校发展所面临的特殊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评估的功能性缺失与教学评估制度缺陷。

首先,是评估的行政化取向抑制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主体是教育部。教育部代表政府通过制订了评估政策和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教学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性行为,实际上,高质量的教学评估是在国家、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之间协调互动的过程。

其次,教学改革指标的“软化”。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估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目的是促使高校通过评估在达到基本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卓越,尤其是对于新建本科院系来说,更需要教学评估引导教学改革与办学条件建设。但由于当前专门的学科或专业评估工作滞后,主要是通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高校教学进行“整体性”评价。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估指标包括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前者是办学的基本保障;后者是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再次,高校内部是长效评估机制的缺失。来自外部评估压力要求高校不断适应和承担新的责任,并要在高校内部组织机构以及管理体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一般来说,外部教学评估并非总是指向学科和专业层次,而只是对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总体评价,实际上只有通过加强学科或专业评估才可能对教学改革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评估属新生事物,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教学评估体系,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需要不断改进评估方法,需要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进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评估组织者的务实精神,应该体现在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探索和创新。

当然,首先要正确认识评估工作。无论是高校的领导层,还是一般教职工,不要把评估工作当成上级主管部门分派的任务,要把评估当成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大事。要把评估当成是对本院校以前所有工作的一个总结并改进的机会,要贯彻“以评促建”的精神,要通过评估对自身的工作有较大的促进。评估其实是一个契机。

不要认为评估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做。资料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习惯是一天天养成的。评估评的是已经发生的历史,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信息已属不易,要改变不良习惯更是难上加难。评估不是评估期间的事,而是从评估开始一直到永远我们该怎么做的大事。要清醒认识到评估工作,其实是对高校基础管理水平的一个检验,要认识到高校更需要管理。现在的高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心浮动,管理起来更不容易。所以,评估其实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如何抓好管理,评估的指标不过是管理效果的形式罢了。而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才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组织,更离不开管理。高校评估就是对高档水平的检验。从学校定位与发展思路的把握,到专业设置、科研成果、教学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完善,最终到培养学生所表现的素质、能力等,无不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过评估,可以使高校的自身定位与发展上能准确把握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方向,避免在高校发展中的迷惘;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将个人目标同高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潜力;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使日常管理规范化,避免各部门职能重叠式空缺,避免吵架,责任不清和多头指挥等情况。一所高校要长期健康发展,一定要重视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学科的竞争力得以体现,具体来说就是高校的教学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是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决定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是高校的核心能力。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改革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会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学评估的实施,就使高校从教师队伍的总量与结构、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从高职称教师的上课要求,师资培训等方面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学质量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高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等教学资源是高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专业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础性教学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平台,教学评估的实施,高校从本地、本校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求出发,依据自身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新办专业、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通过教学评估,高校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系列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形成一大批质量高、有特色的优质课程,为教学质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评估,高校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建构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开放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参加科研或创新活动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保证。

教学评估已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监控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参评学校实际反映看,评估工作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增强学校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其他措施难以比肩的作用。而作为教学工作质量的监控和保障机制,教学评估自身也存在无评估问题其自身效益的评价也处在不断探索之中。随着对评估工作认识的深入,在评估过程中强化务实精神,以此提升教学评估效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为评价高等教育绩效的组织活动,教学评估也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教学评估的根本目标是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现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最终促进教学质量和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依据教学评估中总结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经验以及发现问题和弊处,为制订更加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方针、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陈文江.教学评估应坚持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J].中国高等教育,2004(18).

[2]杨健康,等.开展高校内部院(系)本科教学评估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06).

[3]赵忠,等.高校建立院(系)教学工作状态评价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6(03).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