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至塞上》一诗词句解释的质疑及解析

2015-08-29 22:02戴冬梅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居延烽烟边塞

戴冬梅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四首》中选录了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这首诗作为著名的边塞诗,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学者们对此诗的评价也都很高。然而笔者认为无论是教材还是一些教学参考书中对于该诗中个别词、句的解释却是值得商榷的,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该诗的理解。

笔者认为要准确理解这首诗,首先要从本诗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起。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王维青年时期就颇具文学天赋。唐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张九龄被贬,王维感到非常沮丧,但也并未因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受李林甫等人排济而罢相,王维失去政治上的依靠,这次唐玄宗派王维出塞,从“长安”出发,到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凉州”去慰问将士。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途中。

一、对教材注释的质疑及解析

1.教材中对“烟” 的注释为“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烽烟是古时在军事上警报敌情的,一柱烽烟燃起,远处的另一座烽火台上的守军看到后也会在很短的时间相继燃起烽烟,依次传报。如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昌龄《从军行》中“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等。笔者认为在本诗中,诗人所到之处乃是旷野千里的边塞之地,荒无人烟。如果是烽烟,应该不只是一柱,因为烽火台燃起的浓烟应该是格外醒目、挺直,所以,应该不是“孤烟”。当然,也不应是炊烟,在当时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即便是有炊烟,对于远处的人来说,也不会因其太浓烈而引人注意,达不到“孤烟直”的程度。

笔者比较认同“平安火”的说法。胡三省注引《六典》说:“唐镇戍烽侯所至,大率相距三十里,每日初夜防烟一炬,谓之平安火。”《六典》署唐玄宗李隆基著,李林甫注,因此这一制度至晚起于玄宗朝。席豫《奉私圣制送张说巡边》诗云:“冬春见岩雪,早晚候烽烟。”这烽烟就是平安火,朝夕各一次。

另外,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王维出使边塞,是因为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奉命来慰问将士的,可见边塞战事应无敌人来犯的军情,不需要报警烟火。“长河落日圆”一句,也说明当时天色渐晚,所见之“孤烟直”正好与平安火出现的时间“每日初夜”相符。

据此,笔者认为诗中的“烟”应是在一定时间,在一定位置燃放的,用于报平安的一柱烽烟,即“平安火”。

2.教材中对“长河”的注释为“黄河”。据国学网陈友冰执笔的《使至塞上》故址、诗意考析:长河,即弱水,又叫张掖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甘州(今张掖市)附近,沿祁连山和合黎山之间的峡谷流向西北,在与凉州(今酒泉市)附近发源的酒泉河汇流后,又在宁寇军(今同城镇)分为数支流向居延海。西边的两条分别叫木林河、纳林河,今已消逝;东边的两条叫弱水,分别流向两个浅海嘎顺诺尔和索果诺尔。居延海消逝后,这条长河就成了额济勒草原的生命河,它所汇聚的嘎顺诺尔和索果诺尔两个浅海,使周边的额济勒草原成为阿尔泰戈壁滩上仅存的一块绿洲。

由此可见,对于诗句中“长河”的解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先解释为“大河”。

二、对有关参考书的质疑及解析

1.对“属国过居延”一句诗,一些比较权威的教材参考书的解释是不尽相同的。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编者在247页“整体把握”中是这样叙述的:“‘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而在该书第256页《使至塞上》分析(施蛰存)中写道:“第一联中两句十个字,意思是说使者要到边塞去,已经过了居延,进入胡地。”

《中学教材全解八年级语文(上)》(总主编/薛金星)一书中解释为:“要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居延。”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主编陈永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海淀区特级高级教师编写)的解释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笔者在前面谈到本诗的写作背景时已经谈到王维此次出使的目的地是到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凉州”去慰问将士。因此,很明显这句理解为“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是不准确的。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途中经过居延呢”,笔者认为这也是有失偏颇的,“居延”,教材注释为“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地理测绘气象》(张立学)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更详尽些,注释为:“居延,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约17千米处。地处中央戈壁弱水三角洲。东邻巴丹吉林沙漠北缘,西界马鬃山地,南通河西走廊,北近中蒙边界。”居延位于此次出使边塞的目的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古地名,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的西北方向,两地间的直线距离约有450公里(如右上图)。

按常理来讲,诗人王维一行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而来,一路直奔西北,此诗作于途中,在诗人一行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前,更谈不上路过唐朝的附属国居延了,到达目的地凉州后,就不应该再前行了。所以,诗中所说的“居延”应是泛指唐朝与匈奴边域的某个地方,诗人在此不过是虚指,可能是要表现大唐帝国声威远震,疆域已经超过汉朝,自己出使边塞任重道远,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出使队伍王维一行已经走出京都长安很远了,距离目的地凉州已经越来越近了。

所以,笔者认为“属国过居延”一句应理解为:我们这几个人的出使队伍已经离京都越来越远了,现在已经进入了胡人(匈奴)的境地。

2.对于“都护在燕然”一句,《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和《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都理解为“前敌统帅正在燕然的边防前线”。笔者认为这也是不准确的 。

我们先来看这句诗的前一句“萧关逢候骑”,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教材注释为“宁夏固原东南”,萧关位于长安的西北,距长安直线距离约330公里,位于凉州的东南,距离凉州直线距离约360公里(如上图所示)。萧关是唐朝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正好位于此次出使的中途位置上,王维一行在这里遇到“候骑”是较为合情合理的。

但是,对于“都护在燕然”一句,“都护”这里指前敌的统帅,即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如果仅仅按字面理解为“主帅还在很远的燕然山前线指挥作战呢”是不合情理的。因为 “燕然”按照教材注释为:“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境内杭爱山。” 两汉时代,中国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继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杭爱山在汉代中国称为燕然山,位于蒙古高原的西北,离雁门关大概1800公里左右,是历代中国军队可以深入漠北追击游牧民族的极限,燕然位于居延的西北,距凉州直线距离约1170公里。驻守边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患,如有敌入侵,就击溃之,因此“都护”不太可能在距离凉州这么远的前线上指挥作战。

《后汉书·窦融传》附《窦宪传》记载:“窦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此时的大唐王朝,声威远振,就像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一样。笔者认为,诗人在此用了汉代典故,意在说明唐朝疆域之广,并非实指。这里是暗指唐朝军队在前线的军事胜利。

所以,这两句应理解为:途至萧关,我们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主帅还在前线指挥作战。这里所说的前线可能就是距离凉州不太远的某地,而绝不能是在燕然山。

注:文中的距离数据是根据六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及古今地名位置对照计算得出的,以便客观正确地理解诗句。endprint

猜你喜欢
居延烽烟边塞
梦回边塞
居延新简所见的一条律令目录
居延汉简所见“公乘”的年龄和役龄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多元文化共存的边塞古城:右卫镇
拼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