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希望 优势发展

2015-09-02 18:56谢小玲张建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学探究课堂教学

谢小玲+张建平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近年来,以谢小玲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把科研兴校作为突破口,在“给成长加点希望,为未来增添荣光”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出“希望——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习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梦想。”沌口小学广大师生也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沌小”成为“一所有梦想的学校,一个梦想可以实现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近她,走进希望课堂,聆听她成长的脚步。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实施的希望教育坚持“育人先育心”,以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为切入点,培养每一个学生对明天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以激励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风格。基于此,学校在专家的引领下,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经验,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历经两年多的探索,终于提炼形成了“希望——发展”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希望——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调控、点拨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点燃学生学习的内心希望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希望;强调知识获取的体验和能力的形成;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特征

1. 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任何教学活动要想取得最优化的效果,都得让学生想学、愿意学,即点燃学生学习的内心希望。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预习前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来源于教学目标,又要来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建设学习共同体

国内外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建立小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让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分享彼此的观念、情感,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每一个学生不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3.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把课堂留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师全程只是引导、调控、点拨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和创造性的学习贯穿始终,从而产生知识的顿悟、情感的升华和人生的体验。

4. 重视评价和反馈

教学活动中评价方式多样,可以是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还可以是家长评价。通过评价,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模式,使之不断发展完善。

三、遵循的原则

1. 面向全体的原则: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全面发展

优质教育的原则之一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又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教育措施,例如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接受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2. “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的有差异的众多学生,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探究学习是人们为获得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紧密联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3. “教师功在前,学生学在后”的原则

“教师功在前”是指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我们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更要备理论、备生活,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进行课堂预设。预设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涵盖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展示了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融入了教师对文本情感的升华,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课前教师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将要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预设。教师“功在前”,在学生学习时才能有备无患,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才能谈得上打造高效课堂。

四、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希望——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希望——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可概括为:

课前自学,点燃希望→质疑解疑,锻炼能力→小组展示,转化能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二)“希望——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为“四个”环节,“八个”策略。

“四个”环节。

1. 课前自学,点燃希望

(1)操作:以“导学案”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自习课或在家里自学,教师要对学生明确要求、指导学法,不同班级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自学内容。如低年段,按照“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课文中圈出课后的生字)、认(大声拼一拼这些字)、标(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读(读一读课文)、思(看一看课后习题)、找(在课文中找一找课后习题答案)、划(在课文中划出相关句子)”七个自学步骤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别布置任务。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所有步骤,能力稍弱的完成前4步。这样学生课前通过自学,基本完成目标内容,以便带着成就和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2)时间:15分钟左右。

(3)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4)意义:①“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在燃起学生求知的希望。

②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2. 质疑解惑,锻炼能力

(1)操作: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有时采用分组分任务形式,有时采用分组不分任务的形式。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二要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成果,为成果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2)时间:8分钟左右。

(3)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意义: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确保人人参与,学习高效。

3. 小组展示,转化能力

(1)操作:本环节主要是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成果交流展示,可分为课前定向展示和课中不定向展示。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倾听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并积极进行质疑、补充、纠正和评价,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并通过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精讲,主要是重难点的突破、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解题规范的强调。要恰当地评价和激励学习团队,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展示,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2)时间:20分钟左右。

(3)目的:①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②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意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错误纠正、多样化训练,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促进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协作、创新精神。

4. 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1)操作:本环节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知识,提高能力,在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

(2)时间:12分钟左右。

(3)目的: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提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再次学习、探究、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习惯上有所提升,满足发展希望。

(4)意义: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拓展,引导学生认识到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八个”策略。

在我校“希望——发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我们逐步归纳出八个策略,即师生配合,学导互动;三维评价,灵动静美;勤动专注,调整情绪;生动真挚,助思提效;有情有理,扩大容量;意义记忆,导图整理;有志有恒,自主内化;实践反刍,内外兼修。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四个环节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从上述八个策略选取应用。这样,既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可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不会形成教条主义思维,避免课堂教学单一。

两年多来,沌口小学在对“希望——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优势发展,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课程文化进一步物化和深化,“希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习兴趣浓厚;让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工作积极性高。然而,这一切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阵地,不懈怠、不放弃、认真做、用心做,相信不久沌口小学就不仅仅是“一所有梦想的学校”,而是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都认可的“一个梦想可以实现的地方”。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猜你喜欢
自学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