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

2015-09-10 07:22刘永端
文史月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士陕西

武士敏,字勉之,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安县人,生于1892年。父亲名杰,字汉三,自幼习商,经营粮食业,在怀安县城颇有名气。士敏是独生子,受到母亲的特别钟爱,养成了无拘无束、豪爽奔放的性格,这也是他后来投身军界,英勇善战,成为抗日民族英雄的一个重要因素。

士敏幼时在本地私塾启蒙,后入高等小学,1908年考入宣化府公立宣化中学堂。这是冀北的最高学府,知府任总办(理事长),涿鹿名士任监督(校长),教员都是大学或优级师范毕业,教学阵容相当整齐。士敏不死读书,课堂细心听讲,考试不追求高分,但求深入理解。

他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不乱花销,有余钱总是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同学们的赞扬。他也爱抱打不平,经常帮助弱者,抑制强者,有时不惜大打出手。他这种乐善好施,抑强扶弱的品格,受到大家的赞赏,所以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甚至挨过他打的人,也从不记仇。

辛亥革命后,外蒙独立,全国哗然,各地都有征蒙的议论。宣化中学成立了征蒙先锋队,士敏毅然报名参加,积极接受军事训练,即使严寒凛冽,也从不间断,后因北洋政府无能,征蒙之议作罢,士敏徒叹奈何。这是他尚武才思的锋芒初露。

1913年,士敏中学毕业后,随即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学校。由于它是专门培养政法人才的,不合士敏的志趣,所以他在行将毕业的那一年,放弃文凭,悄然离去。但他在这个学校获益匪浅,最大的收获是在进步老师的教育影响下,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意识益发成熟起来,他在寻找武力救国的道路。

1915年士敏回到故乡。不久,跟随出任山西交城县警察所所长的族兄武士鋆,开始走入社会,被推荐到代县厘局当办事员,因不合志趣,两月后转入太原宪兵营当司书。其时,洪宪帝制出笼,他决心为打倒袁世凯献力。这时他结识了郭宗道,这是他追随民党人士,从事民主革命事业的开始。

郭宗道,字唯一,五台县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阎锡山、续桐溪、弓富魁等山西著名民党人士早有过从。护国军兴,他在云南受唐继尧的委托,秘密回到太原,拟说动阎锡山等反对帝制。阎锡山鉴于自己羽毛未丰,并慑于山西巡按使金永的威胁,不敢发动倒袁运动,遂将郭逮捕,押在宪兵营内,秘加优待,静观事态的发展。武士敏因此机遇结识了郭宗道,二人志同道合,成为契友。郭被释放后,士敏经郭介绍与山西民党志士续桐溪、弓富魁、李歧山等相识,并同诸人组织河东军,声讨袁世凯。嗣随续氏甫游北京,复去广东,见到了孙中山先生。

1917年北洋政府段祺瑞解散国会,废除《约法》,孙中山在广东宣布护法,陕西响应,成立陕西靖国军,檄讨北洋政府段祺瑞和他在陕西代理人督军陈树藩。续桐溪、弓富魁、于右任等先后到陕西,武士敏亦奉命赶来,支援靖国军战争。在此,他结识了靖国军诸将领于右任、胡景翼、曹世英、杨虎城等。这就成为他在后半生里,长期服役西北军,在战争烽火里,出生入死,身经百战,从而成为一名抗日英雄的前奏。

士敏到靖国军前后四年,没有带兵,作为一般幕僚,往来于各军之间做联络工作。其间,曾受于右任委托,前往广州谒见孙中山,报告陕西军政情况,深得孙中山赞许,并资助八百银元,要他去苏联学习考察。他回陕复命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1921年陕西靖国军解体,士敏经友人介绍到察哈尔省,该省督军张锡元要他当财政厅长,他拒绝了,要他当县长,他又拒绝了,最后,他到丰镇县担任警察所长。该县是察西镇守使署所在地,物产丰富,人物荟萃,交通方便,商业繁荣。士敏很想在此有所作为,遂和他带去的一帮同仁约法三章:不贪污,不嫖,不赌,凡事秉公办理,不坑害百姓。讵料他的清廉作风遭到地方恶势力的反对迫害,便愤然弃职他去,在任仅四个月。

1922年靖国军解体时,胡景翼部被陕西督军冯玉祥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一师。直奉战争爆发后,胡率部出关,驻军彰德一带练兵,士敏被邀前往,任咨议,为胡奔走联络。1924年随胡参加了北京政变及把吴佩孚赶出天津的战争。

北京政变后,经续桐溪介绍,士敏担任新编的国民三军第二支队司令,但粮饷多由国民二军胡景翼和弓富魁接济。不久,他又改任国民三军骑兵旅旅长。

1926年春,国民军一军败退南口,武士敏同弓富魁一起,率军转战雁北一带,声势颇著。是年秋,士敏同国民军一起撤到绥西,旋将部队交给弓富魁,加入了国民军所组织的苏联观察团,到苏联考察一年有余,政治上军事上多有收获。

从苏联返国后,武士敏在上海闲住一年多。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七军顾问。不久回到西北军中来,充任出关接应北伐的杨虎城部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一师(冯钦哉任师长)第一旅旅长,在鲁西一带驻防。是年冬,随冯钦哉移驻胶东,参加剿灭刘桂棠、顾袭等军阀余孽的战争,立有战功。1929年杨虎城归附蒋介石,部队缩编为新十四师, 冯钦哉任第一旅旅长,士敏改任第一团团长,驻防皖南。杨部后又改编为五十七师,士敏任九十七团团长。是年12月,唐生智倒戈反蒋,拟进攻武汉,驻军驻马店,冯钦哉奉命率士敏等部,侧击唐军,部队冒着大风大雪,行军两昼夜,驰骋二百余里,到达攻击地点,乘夜偷袭驻马店,唐军全军覆没。是役士敏和冯钦哉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1930年夏,士敏跟冯钦哉参加中原大战,经方城、叶县一路北进,参加了攻打洛阳战役,后又攻破潼关,进入陕西。

杨虎城部进入陕西后,奉南京国民政府之命,正式扩编为国民革命军讨逆第十七路军,杨任总司令,下辖十七师、四十二师,冯钦哉任四十二师师长,武士敏任一二四旅旅长,在底定陕局中,有所建树。后部队长时间驻陕东一带,士敏兼任潼关警备司令。

1933年春,日寇入侵热河,进攻长城。士敏随冯钦哉出关抗日,进军河北顺义、怀柔等县,5月与日寇在长城交战。同年9月“何梅协定”签订后士敏又随四十二师回到陕西大荔。

1934年奉命开赴陕北,与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作战,进军延安、延川等县。1935年元月,士敏曾随四十二师在陕南堵截红二十五军徐海东部,以失败告终。

193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授予武士敏云麾勋章,晋升陆军少将。同年秋,士敏决意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请准到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到南京后适逢西安事变爆发,复随于右任回到陕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冯钦哉完全脱离杨虎城系统,国民党南京政府编冯部为二十七路军,冯任总指挥,下辖四十二师、一六九师两个师。武士敏升任一六九师师长。

七七事变起,冯钦哉与武士敏等领衔致电前线抗日部队,表示支持。后该部奉命开赴河北保定抗击日寇,部队南撤时,又奉命在定县、安国、深泽一带阻击敌人,掩护友军十万大军安全转移后,又转战石家庄、平山、滹沱河一带,参加了著名的娘子关战役,前后与敌血战三个月,因伤亡过大,冯钦哉奉命将所部整编为一个师,交由武士敏率领,转入晋东南山区作战。继而开赴洪口,保护白晋公路,破坏敌人后方之同蒲路交通,敌人恨之入骨,调精锐来攻,士敏率部打机动战,累挫敌锋,有力地配合了我军正面作战。

1939年夏,士敏率部与敌大战于沁源、沁县一带,利用有利地形,同敌迂回周旋,使敌受到严重损失。敌遂集结大批增援部队,我军鉴于敌众我寡,奉命后退,安渡沁水。渡沁水后,士敏率部在洪屯阳沁间站住脚跟,组织民众,奠定太岳政权,决计与敌作长久抗战。是年冬,士敏以功升任第九十八军军长,改属第五集团军节制,移防中条山。1940年秋开赴阳城,又改隶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此后,士敏即在沁阳以东、白晋路以西地带,建立根据地,组织太岳区党政军联合委员会,他任主任,政治军事建设均有发展。这块根据地,成为威胁日寇侧背的重大障碍,日寇衔恨至极,决定调集大军与士敏决战。9月,日寇以二万五千人,大炮四十门,分九路侵犯我九十八军阵地,并配以飞机轰炸。自23日战役开始,激战数日,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士敏亲到前沿阵地指挥,不幸腿部中弹,经裹扎后,仍继续督战指挥,日寇冲锋十七次,被击毙三百余人。子弹打完了,继以白刃血搏,士敏头部、腰部受重伤,誓死不下火线,犹卧地高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及至我官兵伤亡殆尽,敌兵逼近时,士敏奋力从地上爬起,手执战刀,杀死数名敌人,然后自戕,时年48岁。

士敏为国捐躯后,全国各报竞相报道,著文盛赞这位抗击倭寇、成功成仁的民族英雄,就连敌寇也崇敬这位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受了他宏大气魄和巍巍形象的感动,将士敏遗体运到长治,以上将规格,礼葬于城内。为永久纪念烈士忠魂,南京国民政府特以陆军上将衔予以抚恤并立传。

武士敏烈士,幼年时即酷爱孙吴兵法,常反复熟读而不厌。他个性敦厚,待人诚恳,好侠行义,路见不平便挺身协助,抑强扶弱;对待部下恩威并济,关心备至,受到将士拥戴,愿意拼死效力;作风恢宏大度,公私分明,不蓄私财;一生戎马,为民主革命事业迭有贡献,最后以身委国,英雄虽死犹生。

参考资料:

1.《西北革命史征文稿》:《武士敏》。

2.李泰芳:《武士敏的前半生》。

3.靳英辉:《冯钦哉》。

4.刘永端:《我所知道的武士敏东渡黄河抗日的若干事》。

猜你喜欢
武士陕西
这边国的小人儿武士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剑龙是武士吗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武士”挡道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剑龙是武士吗?
我输了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