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真正的自主品牌必须寄望于“新”人

2015-09-10 07:22常修泽
人民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五力体制人才

常修泽

国家发展除了要考虑GDP的增长,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创新。当前,中国的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遗憾的是创新严重不足,中国不是创新大国,而是创新小国。据2014年至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评估报告排行显示,在其考查的144个国家或者经济体中,中国综合竞争力仅位居第28位。

据世界品牌试验室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品牌500强里面,美国拥有232项,几乎占总数的一半,作为对比,中国自主品牌仅为25项;在福布斯杂志2013年发布的全球品牌100强中,美国占54项,中国自主品牌为0;从全球最有价值10大品牌来看,美国为8个,分别是苹果、微软、可口可乐、IBM、谷歌、麦当劳、通用电器、英特尔,价值为4184亿美元。从这三组数据里可以看到中国在自主品牌发展上的差距,而要追赶世界品牌发展的步伐,在这里我提四条建议:

第一,严格按照中国自主品牌峰会研究提炼出的“五力模型”进行品牌推进。“五力模型”是衡量中国自主品牌创新发展的科学指标,企业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影响力是在大量的案例调研和理论研究下,总结出的具有典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品牌建设指标,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发展自主品牌,人才是关键。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建设,如何引进高端人才、技术创新专家和品牌专家。新的技术革命最重要的是如何改造人本身,如何打造“新”人。所谓“新”人,第一个特点是三合一,既是技术专家,也是经营者,还是文化人;第二个特点是创新,致力于自主创新和科研研发;第三个特点是热爱自由。要发展真正的自主品牌必须寄希望于这些“新”人,而要培养他们,则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心灵放飞。

第三,中国自主品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严格产品的界定、保护、流转,这是中国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的基础。

第四,自主品牌的建设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体制支撑,其中财政支持尤为重要。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社会各方面体制与自主品牌配套发展是今后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必要手段。

责编/焦杨 郑清源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五力体制人才
优秀的教师应有“五力”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基层干部要着力提高“五力”
毛遂自荐
彰显“五力”,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以“五力”提升强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