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及路径选择

2015-09-10 07:22胡火清
党史文苑 2015年16期
关键词:批判性价值观核心

胡火清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遵循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建立新型的教学文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培育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倾向和技能,通过反复判断、推理和论证得出合理说明并形成自己观点的思维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体现出个人的理性思维和心理动态。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总体系。核心价值观是这一体系中最根本、最稳定的部分,也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内容,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批判性思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早在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奥古斯特·倍倍尔就说过:“目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种种丑恶现象,目睹宗教唯灵论和金钱拜物教对群众的腐蚀,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多么渴望有朝一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地、全面地、系统地实现我们的思想道德信念和核心价值。”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大学生应该运用批判性思维仔细地观察、审慎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过程,启动批判性思维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克服守旧的思维惯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通过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和腐朽价值观进行反思与批判,让他们明白经过怎样的选择和扬弃,从而确立了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深刻把握其本质内涵。

(二)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形成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个抽象的象征性概念,指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也是被反复构建的心理认知和认可的过程。批判性思维在这一认同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批判性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判断、推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评估和价值选择,将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整合和价值提升,积极内化吸收形成自己主导的价值观,并在批判性思维外化律作用下指导行为实践,不断自我控制和调节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三)批判性思维有利于辨明腐朽或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念。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人的高级思维活动。大学生要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批判性思维发现优点、关注长处的肯定性思辨,也需要它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追求客观的逆向思维[1]。通过批判性思维,分析、判断、辨别不同意识形态中优劣的思想观念,以及纷繁复杂社会中具体价值观念的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坚持肯定和吸收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其他外来文化中值得借鉴并学习的文化遗产,坚决抵制和否定国内遗留的落后的封建观念和思想,以及西方社会一些腐朽的一味追求私利的价值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系统地分析某些理论基础、逻辑关系、论据、结论的不合理和错误之处,以及可取之处,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分析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的标题就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然而,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南京举行的2010年度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个是缺少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早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中国著名航天科学家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就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并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来大批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有所欠缺,亟须加强重视和培育。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上,主要强调直觉内省,强调类比的逻辑方法,忽视进行精细分析性的演绎逻辑方法;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元化而非多元化的主导思想,强调和谐、统一、稳定而忽视差别、对立、斗争和发展。在学校教育目标上,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教育目标,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性人才。在对知识文化传统的态度上,崇尚书本,崇尚先人,注重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传承,没有对传统、对书本、对先人的批判精神。正是这种非批评性的、非理性的传统,严重地影响和压抑了中国人的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能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怀疑探究。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教师甚至学校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虽然,中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素质教育,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然而,多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践在应试教育的体制背景下收效甚微,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效用。我国大学生在中学养成的被动的、机械的、应试的学习方式,必然带到大学学习中来,严重影响他们的批判性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些学生虽然有自己的问题设想,却忽视资料收集,缺乏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难以适应客观环境变化,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缺乏批判性思维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无法通过批判完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推陈出新的过程。大学生在具体行为中,从个人主观出发考虑问题,机械地评价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极端激进和功利的言辞和做法,等等,都表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更要突出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三、培育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路径选择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达或技能传递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很难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要促进和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必须遵循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教学文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采用新的策略与方法。

(一)遵循批判性思维规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都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以指导社会实践。同理,思维活动始于对世界的感性认识,通过思维判断和分析形成理性思维,实现感性与理性相统一。哈佛大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家佩里认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经历了二元论、多元论、相对性、信奉相对主义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3]要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促进其思维向高层次转化,在实践中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此外,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潜移默化中形成思维惯性。

(二)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建立新型教学文化。师生关系就是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就应该切实转变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课程实施主体的地位和权利还给学生,重建合理“双赢”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朋友,帮助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规范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教师不只是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些微观的思维技能,而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并主动地进行探寻和验证。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特征,使他们成为高尚和具有开放精神的批判性思考者。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培养批判性思维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应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的实践性。在教育过程中,将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与学生的参与式学习相结合,建立对话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是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最有效工具和方法。教师要很好地设计提问,使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通过这些提问,教师成为反思性、分析性的听者,促进大学生对话性、辩证性的思维,最终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讨论来进行思维训练。在一个个具体案例情景中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从这些信息出发,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交锋和碰撞,进而产生思维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09(5).

[2]宋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大学生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1(2).

[3]朱新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彭月才

猜你喜欢
批判性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