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指尖

2015-09-10 11:17陈荷英
考试周刊 2015年9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陈荷英

摘 要: 编织活动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将细条或带形的东西运用交叉的技能组织起来而开展的一种操作或者制作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为幼儿所接受和喜爱,让幼儿在娱乐中启发和发散思维,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无形中培养幼儿别类的艺术审美能力。本文从欣赏编织作品;创设环境;适时介入传授技能技巧;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创作过程中的评价与结尾评价;寓趣味性于编织活动中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编织教学 编织环境 活动评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编织活动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敢想敢干的精神及丰富的想象力大有益处。围绕我园课题《幼儿园手工艺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我班对编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通过欣赏一些编织作品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编织兴趣,让幼儿高高兴兴地投入编织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幼儿思维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我经常在平时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编织作品,活跃幼兒的思维,引起幼儿的审美联想,让幼儿结合生活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引起幼儿对创作的构想,使幼儿产生试一试的愿望。例如:在编辫子的教学活动中,我用三种颜色的绳子进行教学,比较形象、直观,幼儿很容易接受。在幼儿编织的过程中,我不过多地干预他们,而是引导幼儿一次次地实践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掌握技能。当幼儿编织成功的作品被展示在手工作坊的展台上时,幼儿得到被肯定的快乐,从而提高编织的兴趣。

二、创造“富有浓厚民间艺术”的视觉化环境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同样的事物或作品会激活不同儿童独特的鲜活体验。因此,为幼儿创造富有浓厚民间艺术风味的视觉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走廊上的自制作品经常更换,为每一位幼儿的自主表现提供天地,满足孩子体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激发他们自主表现的兴趣。

三、良好的编织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创作

1.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幼儿编织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毛线、纸条、皱纹纸、包装带等细条形的材料以供幼儿操作之用。除了提供这些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胶水、双面胶、各类彩纸、纸杯、果冻盒、胶卷盒等,让幼儿在与材料工具的互动中观察、摆弄、探索、选择、组合、创造、交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可极大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幼儿学会编辫子后,我引导幼儿用编好的纸绳在辅助材料或剪好的图形上进行盘绕,变成可爱的动物、人物等。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对图案设计、色彩配置和对技法的掌握,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一幅幅生动有趣、图案别致的绳编作品在幼儿的手中展现。

2.精神环境的创造: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由且有利于交流的氛围。在平时指导幼儿编织时,我常常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树立良好的意识,更加喜欢编织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

四、适时介入传授技能技巧

艺术教育强调自主发展、自主创造,但也离不开技能技巧,关键是教师怎样教?由于幼儿思维方式较灵活、行为不一,并且编织活动需要幼儿亲自动手,因此我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技能,让幼儿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培养情感,活动中思维想象,进行主动的创造表现。在一次绳编《动物狂欢节》中,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很想编一只大狮子。他可随着音乐跳舞,可是该怎么编呢?”此时,幼儿有了想表达、表现的需要,可是却没有相应的技能技艺为基础,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是教师介入的最好时机。当然,这里的“教”不能一味地机械地教,这样就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来,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编,将编好的绳子盘绕成圆作为狮子的头……”如此依样画葫芦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这里,我提供了各种动物的动态图片,让儿童有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幼儿对狮子有了大概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他们开始大胆地表达表现,一幅幅充满童趣、形态各异的绳编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五、在教授技能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步:引导幼儿学习用三根带子进行编织活动。

第二步:增加难度,引导幼儿用编好的绳子在辅助材料上进行盘绕,作成各种造型。

第三步:看图谱进行编织。

第四步:运用绳子在样板上进行创作。

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已经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创作各种有趣的作品。

六、创作过程中的评价与结尾评价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记录其思维闪光点,随时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并鼓励所有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较结尾的评价要全面准确。结尾评价时,不管作品好不好,我都适当地给予赞赏,对于一些好的作品,安排一定时间让幼儿欣赏、评价、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一些不成功的作品启发幼儿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不仅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将趣味性寓于编织活动中

编织活动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活动,因此在编织教学活动中插入一些小插曲,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把编织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幼儿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如:练习编绳子的时候,我们和编辫子的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学做小小理发师”,要求幼儿帮娃娃编辫子,比一比哪位小理发师的辫子编得好。

2.编织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编成各种图形和造型,这时我们指导幼儿先用笔画出物体的轮廓,然后运用绳子进行粘贴,使造型更生动。

3.编织成的作品用来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将自己做成的作品放到自选超市卖或放到娃娃家装饰,这样更激发幼儿对编织的兴趣,也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的感受力,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