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5-09-10 07:22章小树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学科整合多媒体

章小树

摘 要: 多媒体让古诗文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生动,给古诗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媒体让学生更喜欢、更乐于学习。

关键词: 多媒体 学科整合 教学效益

多媒体课件以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方便的操作,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生动情境,达到了丰富的视听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启迪学生思维,以及理解感悟等方面显示出极大优势。

我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逐步整合中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好的课堂开头,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接受新知识。常用的导入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如下几种:

1.视频情境导入。

好的导入不仅要有声,更要有色,恰如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还能给人们一种特定的撩人的气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使他们感觉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如教学《触摸春天》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群生活在无声无言世界里的聋哑人,他们以优美的舞姿感动了亿万观众……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例如教学《检阅》一课时,由于学生对“检阅”不了解是什么,因此导入时我播放了建国三十周年的阅兵场景视频,视频既让学生明白了何谓“检阅”,又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音乐、动画导入。

音乐和动画都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东西,运用音乐动画导入,不但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而且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

如教《松鼠的尾巴》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一个画面,画面中跳出一只长着大尾巴的松鼠。顿时,孩子们被眼前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脱口而出:“松鼠长着一条大尾巴。”我又引导:随即在松鼠旁边出现一个大问号:“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孩子们极其兴奋也不约而同地问了起来:“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于是我抓住契机引导:“小朋友们,松鼠尾巴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弄清楚这个问题好吗?”这样,我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以动画形式设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起学生急于想知道松鼠的大尾巴有何用的迫切心情,心疑促思,以思促学。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情感,提高阅读效力

多媒体技术在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形象直观,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实际相差甚远,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由于恐龙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对恐龙这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可谓一无所知,这就给教学恐龙的外形种类和生活习性带来了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出恐龙的生存环境,展现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加以解说,则无疑会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学生就像观看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一样,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2.创设意境,激发情感。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可能和最佳视听觉效果。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到刺激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金色的鱼钩》一课是一篇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老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当讲到老班长奄奄一息时舍不得喝一点鱼汤,出示图片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学生看着哀痛场面,听着哀乐,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3.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开拓想象空间。

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应该能够研读教材,填补空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中教学到他的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不明白的严监生那两根手指的意思时,因为严监生已经不能说话,他只能摇头,而且是使劲地摇头,这时候我出示当时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画面,想象当时严监生内心的想法,再请学生把内心的话说出来。学生看着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说出了严的内心话。如有同学说:“哎,我的大侄子,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他们没来看我没有关系,反正我也要走了。” “你们谁能了解我的想法呀?”“还是我的妻子你最了解我呀!”同学们兴趣高涨,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运用多媒体巧妙总结课文,升华文章思想

课堂结尾是总结规律、理清顺序、揭示中心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运用多媒体,可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总结,升华文章思想。

如《女娲补天》是篇神话故事,在课文拓展时,出示一幅幅“四川抗震救人场面”、“非典时期救人的场面”,配上《美丽的神话》音乐,向学生介绍这些英雄、白衣天使就是我们身边的“女娲”,是现代的“女娲”。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课文主题得到深化,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女娲”。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陶冶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视听效果。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于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8.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学科整合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