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职高专医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2015-09-10 07:22崔月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考试焦虑

崔月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考试焦虑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效果,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行为治疗学生的考试焦虑。经过多次咨询,焦虑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比较正常地投入考试准备中。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式治疗考试焦虑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关键词: 考试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行为治疗

一、来访者的一般情况

(一)人口学资料

小周,男,19岁,某大专院校二年级学生,家中排行老大,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农民,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小周要于2015年9月份参加全国医师助理考试,本来还有充足的复习时间,但是一听考试就紧张,非常担心考不过。最近几周,情绪十分低落,睡眠质量不佳,半夜梦到考试甚至会惊醒,总想考不过怎么办,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焦虑,时不时会胡思乱想。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严重的病,并为此困扰,因而前来求助。小周非常希望能早日消除这些现象,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顺利通过考试。

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衣着整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认识,逻辑思维正常,很健谈。刚来的时候表现得很焦虑,拘谨,双手不停地弄衣角,语速较急促,情绪有点紧张。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渐渐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医师助理考试”时,情绪明显紧张,焦虑不安,双手来回搓,主动求治。

三、求助者心理评估报告

1.求助者目前的状态

(1)生理:失眠、头晕。(2)情绪症状:忧虑、焦躁、情绪低落。(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降。

2.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1)生物原因:青年初期。

(2)社会原因:①父母对其高考期望值高,相互沟通交流不够,得不到及时帮助支持。②学校对学生考试态度的心理辅导不及时、不到位。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复习进度、做题和作息时间,求助者自认为有很多跟不上同学,自信心受挫,缺乏社会支持。

(3)心理原因:①存在认知错误:不合理信念如“他们都很努力,看的书一定比我多,成绩一定比我好”,“如果这次考不过,就完蛋了”,“对不起父母”。②情绪方面:对产生的负性情绪不能自行解决。行为模式上,忽略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心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而放弃一些应有的娱乐活动,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势必造成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④个性特征:内向、孤僻、敏感、争强好胜。遇到刺激会情绪反应强烈。同时,态度温和,善从人意,敏感,顾虑他人看法,不愿意向朋友和家人倾诉,压抑情绪,反而使其泛化。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依据:(1)由于将到来的考试现实刺激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体验到痛苦情绪,出现失眠、乏力等症状。(2)不良情绪体验时间为2个月以下。(3)不良情绪对学习生活有影响(4)心理问题是怕考试,对人生前途担忧。

结论:一般心理问题。

2.鉴别诊断

(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经医院检查,未发现躯体疾病。

(2)与重性精神病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过程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和主动求医的行为。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等重性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重性精神病。

(3)与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所受的刺激都为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属于常型。没有明显的躯体形式或躯体障碍症状,虽然担忧、焦虑情绪较重,但无植物神经症状,且病程短暂,社会功能损害较轻。用许又新先生的评分标准评分,评分低于4分,因此可排除神经症和可疑神经症。

五、咨询实施方案

1.咨询目标

(1)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用情绪ABC理论重塑求助者的信心,使对未来产生希望。

(2)采用行为主义疗法中的模仿法和角色扮演帮助求助者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受现实,改善心情,学习放松技术,改善紧张焦虑状态。

(3)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在改变认知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完善个性,使其以后能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所依据的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

六、咨询过程

整个咨询过程分为4个阶段,6次谈话。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了解求助者成长过程,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SDS:38分,中重度抑郁;SAS:54分,中重度焦虑。

(3)共同确定咨询目标。

(4)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问题的成因。

(6)作业:①去医院检查核实身体状况;②进行放松训练练习。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1)巩固咨询关系,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自身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和观念。

(2)重新看待考试压力和失眠这件事情。

(3)反馈咨询作业:放松训练效果很好,自我观察和分析,找出了平日里负向消极的自我认知观念,明白了现实生活事件使他产生了心理冲突,导致了不良情绪和行为。

(4)继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帮助求助者认识核心错误观念。

第三阶段:否定碰撞阶段

(1) 反馈作业。

(2)肯定其学习能力。

(3)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

第四阶段:平衡调整阶段:

(1)小结这一段咨询过程,再次肯定其变化。

(2)共同商谈考前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和生活安排及自我调节的方法。

(3)基本结束咨询,建议其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七、效果评估

1.自我评估

基本实现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体不适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担心自己得病的疑虑消失。消极情绪消除,人际交往正常,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社会适应性评估

能主动与同学交往,有情绪不是憋着而是跟父母和同学分享,已经没有把结果看得那么重了。

3.同学的评价

与同学相处融洽,不整天唉声叹气了,有时还能跟大家说笑。

4.心理测验评估

SAS:22分,SDS:18分。

5.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的具体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焦虑情绪有所缓解,由此而产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情况得到改善,原来的不适当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八、总结与体会

本案例求助者由于面对考试而产生的考试焦虑。求助者因不合理的观念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经过六次咨询,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帮助求助者找出了导致怀疑自己有病产生焦虑的心理原因,让其认识到了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并引导其对不合理的理念进行辩论与思考,重建新的理性观念。基本消除求助者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取得良好的疗效。

通过这个案例,我体会到: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如何透过表面现象认清问题的本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很重要,在运用认知疗法时,如何帮助并引导求助者找到自己不合理信念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贾晓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Bruce E. Compas Ian H. Gotlib著.姚树桥,朱熊兆,译.临床心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考试焦虑
害怕英语考试的女孩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