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

2015-09-10 17:17曹阳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高职院校

曹阳

摘 要: 中文专业在高职院校是传统中国文化专业,开设历史较为长远,中文专业的教学基础已经基本成型。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审视高职院校中文专业的发展走向,并对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文专业 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高等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一直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但纵观现阶段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一直处于被忽略状态。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般仍选用知识传授型培养模式,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课程结构等环节给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带来严重困扰。下面笔者就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现状、高职院校中文专业培养走向及对中文专业教学的建议等方面具体阐述。

一、高职中文专业教学现状

1.课程开设散乱,系统性差。

高职院校中文专业课程开设包括《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技能与训练》等。这些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纵观现阶段高职院校中文专业课程开设,很难完整地开展中文教学工作,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中文专业课程,很多院校仅选择一两门主要课程开设,还有很多学校将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当做特定的专业课程,导致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2.教学课时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于一些中文专业教学,课时少、学分低是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课时主要集中在文科专业中的管理、行政等专业课上,如一些应用文写作等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学校只用很少学时来敷衍了事,学生对中文的一些所应用的东西只能大致了解,远远达不到应用的程度。

3.教学方式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采用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单纯靠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死记硬背的东西占据大多数,学生理论学习太多,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虽然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但都是通过作业、社会调查、竞赛等方式,这些方式做法简单,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学生无法应用学到的知识,长此以往变得缺乏应用和创新意识。

二、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展望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以培养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学生为目标,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重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所以,未来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的老旧思想观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重视职业素质和技能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关于高职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积极改革中文教学内容。

在中文专业教学内容方面,现阶段教材内容都是大篇幅的文字理论论述,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少之又少,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应敢于创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适当减少理论基础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在现代科技浪潮下,高职院校应当改变以往教师长篇大论的授课方式,积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先进的音频软件,融合各种声音、画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制作中文教学课件,将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味。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开展任务导向型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阶段,高职院校运用任务导向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比较普遍,效果比较显著。任务导向教学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高职院校开展中文专业教学时可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即在前两年将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压缩,最后一年集中进行技能实践训练。整个教学模式中通过课程任务进行,如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课外专业社团等形式完成。另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汇总设置一些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入学之初就明确自己的任务方向,在具体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完成课程具体内容。在任务型导向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过程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对学生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解决,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辅导。目前我国任务型导向教学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适应中文专业教学的较为成熟和值得推广的经验还未完善,高职院校更应该通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及时总结创新等一系列手段,科学设置适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任务,有效设置课程具体任务,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3.设立严谨的中文教学管理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严谨的教学管理机制加以保障,教学管理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教育环境。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自我管理,通过一系列管理机制,如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支持机制等,保持我国中文教学发展。

4.加大投入,积极创建实践教学环节。

中文专业的实用性技能集中在阅读、交流、写作实践等方面,所以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建设符合学生训练要求的实践训练基地。如阅读训练中,编制适合中文专业的软件系统,收集与中文相关的电子文献资料,让学生定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献阅读。交流方面,施行体验式训练教学,借助计算机模拟各种讨论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有针对性地营造氛围加以训练。针对写作实践,开展写作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计算机定期完成写作计划,通过教师的专门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高职中文专业教学应当理论和实践并重,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占强.高职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150-152.

[2]左玮.深层次发掘高职中文教学的误区[J].大众商务,2010,10:187.

[3]王坚定.浅析高职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12,16:29.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高职院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