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2015-09-25 00:06张晨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少数民族新疆

张晨

【摘要】职业价值观对个体职业选择与人生规划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就业,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建议。对于激发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规划,确定人生发展目标,扩大民族适龄人员就业,为少数民族青少年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新疆 少数民族 青少年 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9-02

一、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现状

(一)职业理想倾向于实现自我价值

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职业理想倾向于“实现自我”,对其就业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44.3%的少数民族调查对象选择“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养活自己”,有近36%的青少年认为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选择“为社会作贡献”却不到6%。由此可见,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就业目的主要是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在“养活自己”和“实现自身价值”方面呈现双向性,择业时优先考虑的是满足个人需要,择业动机属于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职业价值观,并不十分重视国家需要和社会贡献,个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在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群体中得到广泛的认同[1]。

(二)职业选择趋向保守,求“稳”意识强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普遍认为工作不好找,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青少年不愿冒自主创业的风险而更希望寻求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职业理想趋向保守。问卷关于“您希望自己在哪一类单位工作”调查显示:选择“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调查对象高达73.6%,仅有23%选择“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及其他”。反映出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传统的就业观占主导,“铁饭碗”思想严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创新突破精神[2]。说明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转变较慢,就业观念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要求。

(三)服从意识缺乏,执行力有待提升

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听从师长、服从组织意识总体是比较强的,但仍有相当部分被调查对象遵从师长和组织的意识模糊,组织观念仍需加强。问卷关于“老师或领导安排的事就应该努力做好”看法的调查中,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的调查对象分别有44.4%和25.3%,占到整个被调查总数的70%,有近30%的被调查者持“不赞同”、“不太赞同”和“说不清”。反映出绝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听从师长和相信组织意识较强,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应看到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对此持相反观点或模棱两可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提高组织观念、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身执行力。

(四)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纪律观念淡薄

部分少数民族青少年法律法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关于“一个不遵守学校纪律和工作纪律的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被调查者持“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仍然有近50%的青少年对于纪律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或者说不清楚。由此看出,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缺乏道德规范,法律意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纪律观念的教育。

二、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个人素质和能力与择业标准存在差距

由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在语言、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与汉族存在着特殊差异,这种差异使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择业时容易产生压力感、陌生感和疏离感。因此少数民族青少年择业时会更多的考虑语言环境、人文风俗习惯,甚至主要考虑宗教信仰趋同等,这样就限制了少数民族青少年选择职业的区域和渠道,缩小了就业的范围,影响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就业。加之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少数民族青少年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缺乏更为严重。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较弱,缺乏从事高层次劳动的条件,并且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只有近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接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培训,但选择就业单位时,却有44.8%的被调查者选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显然存在着素质、能力与择业标准的较大差距。

(二)少数民族青少年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家庭对其宗教信仰引导作用。

新疆居住着47个民族,并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容易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不同国家政治倾向和意识倾向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青少年成长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在多民族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吸取着外部文化。家庭对外部文化吸收程度的大小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具有民族成分复杂,宗教场所分布广,信教群众多等特点。各民族之间宗教信仰不同且信教观念强、宗教活动形式多样。目前对宗教场所、宗教人士和宗教活动等都缺乏有效地管理,很多宗教和风俗混杂不易辨别,存在宗教政策落实不到位、宗教非法活动查处不及时等问题。通过访谈发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周边清真寺数量远远大于学校、文化宫等教育设施数量,宗教活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影响甚大。同时少数民族家庭父母很早就开始引导子女信教,并参与宗教活动,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三)学校缺乏其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青少年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和培养。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应该成为青少年在校期间的必修课,但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既缺乏与少数民族青少年感情上的交流,也缺少正确思想观念的长期指导,更缺乏技能的培训。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择业信心和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少数民族学校教师自身素质与汉族老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对汉语的掌握能力,知识面不够开阔。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往往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大多通过课堂进行传授,无法更多的帮助他们提升实践能力,方法上采取硬性灌输,缺少与少数民族青少年情感上的交流。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足,职业教育人才储备不够,学校的综合教育水平也有待提升[3]。

三、培养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对策及建议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在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辨别能力差,易于接受新事物,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组织纪律观念,思想容易发生摇摆,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个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职业责任感,正视自我,准确定位

鼓励并引导少数民族青少年走出学校简单的生活轨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丰富、充实和磨练自己,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逐渐丰富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同时要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工作中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正视自我,准确定位,破除旧的“官本位”“铁饭碗”等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的就业观。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看到职业本身的价值,更要看到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少数民族青少年还应当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自觉地将个人的追求和社会的需要、新疆的发展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肩负起时代重任[4]。

(二)家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做好正确的引导

父母与子女生活空间上和时间上接触最多,是子女观察和学习的第一对象,对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培养青少年的爱好和兴趣,引导孩子树立适合自己的理想。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与锻炼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能力素质,克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加强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市场经济下的职业价值观,把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同社会需求相联系,并在适当时给予特殊的精神鼓励和支持。父母还应经常关注子女的职业想法,帮助他们收集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

(三)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做好职业规划,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学校要优化就业指导模式,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开展适应就业形势的教学活动,激发职业兴趣,开阔就业眼界,提高教育效率,收集各类招聘信息,讲评就业成功案例,宣传就业政策。帮助少数民族青少年联系见实习岗位,积累就业经验,帮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正确面对职业待遇、客观进行职业定位。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基础教育,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双语教学力度,为少数民族青少年未来就业夯实语言基础。老师应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择业时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把自己的兴趣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摆脱旧观念、旧意识的束缚,大胆的参与社会竞争,尽快适应竞争条件下的就业新形势,使他们在择业中更好的发挥主动性。

(四)政府应完善就业政策,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加强相关信息管理

政府要努力完善就业政策,鼓励少数民族青少年克服狭隘的民族地域职业观,保证少数民族青少年与汉族青少年在就业方面能公平竞争,减少就业歧视。加强对就业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就业法规建设,简化就业程序,减少就业限制,保证少数民族青少年就业渠道畅通,并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为学校和社会搭建交流平台,形成联动机制,让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校所学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捧军.当代中国青少年职业价值观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8期

[2]周桂英.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创新[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杨樱.当代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1期

[4]石华富.影响民族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少数民族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