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5-09-25 00:03谢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育观效益办学

谢娟

【摘要】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要树立“大教育观”,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和新变化,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教学效益,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再创辉煌。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大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6-01

党的“十六”大提出:“整合资源,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坚持教育创新”,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各行各业培养第一线的生产、管理等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逐步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新办学思路。

1.扩大办学规模,追求规模效益。

我国现有的中等职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效益低下,通过原地扩建,联合办学等形式,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进而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2.加强骨干专业的现代化创新。

专业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即围绕市场设置专业,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的良好对接。从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中,从对缺少一技之长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中,找到中职教育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才能使中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同时,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整合专业劳动中介机构介入毕业生安置工作,实行市场运作,一是可以减轻学校毕业生安置的压力,二是更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从而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推得出。如对于与传统产业部门和行业有关的专业,如纺织、煤炭、农业、林业、加工业等,因其市场容量相对缩小,需要能力相对过剩,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快专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并办好办学条件好质量高、基础牢靠、规模较大的专业。对近年来增长较快,趋于成熟,市场需求逐步上升的专业,如家电、汽车、服装、电子等,要在正常竞争的基础上,提高规模效益,鼓励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形成集中优势或辐射中心,以带动相关学校的发展。对于尚未起步或处于上升期,潜力巨大的专业,如通讯、生物、新材料等,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就学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市场需求量大,故可以市场导向为主。 3.改革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应面对各种层次的学生灵活办学,推广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要改变过去传统职业教育统一培养规格、统一课程、统一管理的状况,给学生自主,有的善动手,让他们多学些技能,理论课程可适当降低要求;有的学生有意自主创业,就给他们提供创业教育;有的人准备升学,就提供相关条件;有的学生愿意先工作或创业,积累实践经验或取得一定收入后再继续学习,学校可允许暂停学习,这样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育选择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实行开放式办学。

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教育相结合;面授课程与远程教育相结合。产、学、研结合,校、点合作,产教一体化,将课堂伸向市场。

二、提高办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须调整质量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当前,重要的是要使职教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把应用教育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术资格标准办学,对学生所学的技术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中等职校应主动按照国家规定的训练标准去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创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以专业理论、技能和实践科目为主的综合职业能力,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和为“三农”服务的科技人员。

职业学校要树立“大教育观”,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和新变化,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2011-9-1

[2]和震.职业教育发展评论.2013-12-1

猜你喜欢
教育观效益办学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