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2015-09-25 04:50徐三兴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整合教育资源

徐三兴

【摘要】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新时期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从“统筹领导、多方配合”、举办“教育节”和多方参与三个方面,阐述了社区资源的整合模式,推进社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 教育资源 整合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4-01

社区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促进社区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素质,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全面发展的内部需求,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资源相对比较欠缺,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瓶颈。社区教育要发展,一是要狠抓落实国家政策方针,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与调整社区教育的内外环境;二是要做大做强社区教育,要坚持以“资源整合”为推动力,实现社区教育资源最优化。因此,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一需求的推进与实现,建立在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之上,着力于教育资源整合的效果,助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践而言,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依循以下几种典型的整合模式,优化社区教育资源。

一、资源组织——“统筹领导、多方配合”模式

社区教育资源相对比较薄弱,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形成“政府统筹管理、教育等部门协同配合”的整合模式。“统筹领导、多方配合”是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也是社区教育管理的运行与体制模式。因此,为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组织,进而推进资源的整合,应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管理机构,如“社区教育委员会”,由该社区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并以该区域的社区教育部门为牵头单位,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即以社区教育部门牵头,对宣传办、文明办、公安、环保、学校,以及群团组织等部门进行协调,全面部署、监督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狠抓落实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具体而言,“统筹领导、多方配合”的资源整合模式,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明确各部门职责,是确保整合运行模式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各参与部门的职责为:(1)政府、社区教育部门:多方配合的工作形态,强调组织、牵头工作的有效落实。政府作为组织者,社区教育部门作为牵头者,要充分发挥组织牵头作用,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社区教育部门要统筹社区教育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基础资源的配置,如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满足社区中心学校的教育需求;(2)宣传办、文明办等部门:负责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各部门的科技、文化及教育等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3)基层社区组织:社区教育部门应强化对所辖社区中心學校的建设,实现对社区内各单位资源的整合。因此,运行机制的构建、“统筹领导、多方配合”的资源整合模式,不仅强化了社区教育整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资源良性流动的基础之上,依托各方资源的整合,让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助推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举办“教育节”——智力资源整合模式

当前,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化,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构建,可依托“教育节”的模式实现,突出教育资源的优化。所谓的“教育节”,就是充分依托地方教育优势,以“教育节”的活动模式,让教育资源汇聚,进而在良性的资源整合中,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教育节”的模式之中,其主体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对辖区内外的教育结构(例如学校)、教育基地(例如德育基地)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因此,“教育节”的整合模式,充分以“教育节”为契机,在教育主题的开展中,辖区内外的教育专家、学校、科研院所,通过座谈等方式,强化教育的沟通与交谈,在拉拢各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确保优质资源的整合,起到资源优化作用。

从实际来看,江西南昌的西湖区,就依托“教育节”模式,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举办“论坛”。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名师大讲堂、教育进社区等),让教育节成为推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以“教育节”为载体的整合模式,充分体现了智力资源在社区教育资源中的融入。对于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以“教育节”为整合模式,整合范围有效,且整合效果的体现时间长,对于社区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仍需要抓住各智力资源,并让资源落到实处。

三、多方参与——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模式

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社区教育资源应在“多方参与”的形态下推进,即依托市场化的运行方式,盘活社区教育资源,让教育资源整合更加灵活,更具有活力和推动力。首先,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民办教育产业参与其中,在融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让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深化社区教育的改革;其次,政府的政策导向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民办教育产业的融入,并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创造良好的平台;再次,“多方参与”的主体与“统筹领导、多方配合”模式的主体不同,强调政府参与之下,民办教育产业的融入,不仅确保了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区教育的新发展。

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社区教育的作用也逐步发生变化,无论是成人教育的日益普遍,还是社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都强调社区教育的新发展,以更好的契合现实发展的需求。多方参与的整合模式,突出了资源的多样化,在优质资源的整合之下,更有助于社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社区教育在中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社区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困境,特别是教育资源的薄弱,强调深化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关键,在于充分依托政府的导向作用,通过举办教育活动,以及引进民办教育产业,形成多方参与的整合机制,从而本质上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炳坤.中心城市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兼论广州市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2]曹玉兰.关于家、园、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的几点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整合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