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中职学校的《建筑构造》课

2015-09-25 15:27何璐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基础课教学内容

何璐

【摘要】《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虽然《建筑构造》经常与《建筑识图》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区别较大。《建筑构造》以知识讲解为主,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低参与度,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无序,效率低下。笔者在分析《建筑构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建筑构造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53-01

《建筑构造》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不同于专业课,所谓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规范性。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建筑构造》课程一般设置在我校建筑施工与建筑造价专业的一年级,为专业基础课。学生相对薄弱的文化基础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容易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很多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其次学生的厌学问题较为严重,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许多学生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活动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

二、《建筑构造》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教育应当更加体现其“职业性”,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照本宣科,过分注重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但却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直观演示,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模具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且直观。由于中等专业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特别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只有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画图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看得见、感受得到具体的图形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兴趣。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建筑工程构造知识。在辅导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过程时,常常会有学生提一些看似简单却又不怎么好解释的问题,如“这画的什么呀”、“天沟是什么呀”、 “泛水是什么呀”、“善水是什么呀”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费尽周折跟学生介绍半天,学生可能仍然是一头雾水。其实很多事物本来是一目了然的,怎么就难以讲解、难以理解呢?原因很简单,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教学,也许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建筑工程构造知识的理解。考虑到安全问题,进行现场教学的对象可以是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现场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因着力做好以下工作:教师应事先确定现场教学的实际工程,并弄清该工程的构造特点,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不至于走马观花,甚至无所事事。

(三)举办建筑模型比赛,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面谈及的现场教学法,虽然比较形象直观,但由于目前进行现场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已投入使用中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部分,如基础工程、结构构件中的钢筋工程等,现场教学就显得鞭长莫及了。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建立工程三维模型,模拟工程建造过程,工程三维模型建成后,根据需要可以任意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还可以根据需要局部放大,观察某个构件的细部构造,包括结构构件内钢筋的配置情况,像基础工程、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部分,都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三、总结

职业教育,就业才是关键。因此,中职的《建筑构造》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应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尽可能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通过实践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开拓空间思维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切实学好这门课,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将来专业课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工程实践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周静丽.创造性教学的几种方法在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建设教育;2010年第3期.

[2]蔡菊琴.基于“课外学习,课内呈现”教学方式的探索;科教文汇;2014年8月.

[3]杨虹.“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反思;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第12期.

[4]陳建兰.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基础课教学内容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