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2015-10-12 17:17张志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课漫画竞赛

张志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37-01

只有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到底如何来激发兴趣呢?

一、巧妙导入,启动思维,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一)漫画、图片等直观导入的方法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物演示、操作、绘图等手段来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形象型教学,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漫画,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褒贬时事,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隋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高二年级体味文化时,我用了一张漫画作总结,让学生反思,漫画《人标》,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引用时事政治材料以及学生表演小品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演小品,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是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创造的思维。如在讲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时,我举了最新的时政新闻——我省西部地区由于受到旱灾和水灾的影响,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的事例。在文化生活中,讲到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特点。给学生自我表演,自我讲解自己的民族习惯并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以此为例,学生就易理解源远流长的特点了。我们所在的广东是客家文化,它包含着客家语言、文字、建筑、歌曲等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

(三)活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活动性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提高课堂效率,如讨论法、质疑法、竞赛法等。其中竞赛法,因其符合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且易于操作,能灵活变通,所以有它独到的作用、效果。竞赛法“活”的体现——竞赛内容可以是预习,也可以是新课理解,还可以是相关的课外内容;竞赛对象可以是个体、小组或全体;竞赛时间可课前、课中、课后;出题者可教师、可学生;竞赛形式可以是笔试或口答,还可以是演讲。活用竞赛形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完高一上册的所有内容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40分钟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是高一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竞赛对象以小组为单位,竞赛时间就安排为一节课,竞赛形式是口答(分为必答和抢答),出题者为各个小组的成员。这样,班级的每个成员都照顾到了,从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非常明显。有些学生表示,以前没有记得的知识点,通过这次竞赛,都记住了。可见,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三、巧设疑问,巧妙过渡,连贯思维,“共振”思维

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点间的衔接,使其过渡自然贴切。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话语,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讲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表现时,向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具有这些优越性?”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对“坚持公有制,反对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作进一步的深刻理解。这样,过渡自然又巧妙,防止教学过程中“冷场”的出现和学生思维的“中断”,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责任编辑 全玲)

猜你喜欢
政治课漫画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我看竞赛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