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2015-10-12 17:17贡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贡琛

摘要:实验的改进是永不停息的脚步,因为世界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对于教学中的实验,应该积极探索,优化实验,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加完美的科学现象。

关键词:改进实验 完关诠释 科学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39-02

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实验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一节课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一个错误的实验是一个伪科学,会导致孩子对科学知识错误的认识。而一个成功的实验,会让孩子知道科学的真理。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把一个实验做成功,而应该思考,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再简化,实验现象是否可以再清晰。这是作为一个科学老师所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本文针对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

一、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六课《滑动与滚动》

教材出示了自行车上的滚珠轴承,并设计实验来模仿这一滚轴轴承。实验出示材料有一大一小两个瓶盖、一些弹珠、透明胶、剪刀、胶带等等材料。

1.先让小瓶盖在大瓶盖上转动,让学生体验滑动摩擦力。

2.在两个瓶盖间加入弹珠,让大瓶盖在放有珠子的小瓶盖上转动。让学生体验“滚动摩擦力”。

我认为,这样的模拟滚珠轴承有些牵强。这个实验中的大瓶盖只是放在珠子上,转动时会觉得比第一种情况省力的原因是珠子隔开了大小盖子原本吻合的边缘,在大瓶盖转动时,里面的珠子其实并没有像滚珠轴承中的珠子那样转动,滚珠轴承中,珠子是随着外圈不停地转动的,容易转动,因此省力。

我将实验改进:

1.拿两块铁片,两边分别向内凹,做成长长的“u”形管,把珠子放进去(“u”形高度小于珠子的半径)。然后再拿一块铁片,也做成“u”形,宽度大于前一个“u”形管的宽度,高度同样小于珠子的半径(这样珠子可以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看得见珠子在滚动)。

2.将第二个“u”形管放在珠子的上面,前后移动,同学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珠子在动,上面的铁也在动。

3.将两个“u”形管弄弯,使他们首尾相连,这样一个和自行车一样的滚珠轴承就形成了,学生很自然地从滑动过渡到了滚珠轴承。

设计思路:将滚珠轴承拉直,回到原先的滚动,然后变弯,形成滚珠轴承。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但是材料很重要,选择比较软的纯铁比较理想,学生接受知识程度和反馈的效果比较好。

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在本课中,通过观察振动的尺子、橡皮筋、鼓面、音叉等正在发声物体的瞬间状态,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知识。

教材实验中提示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材料发出声音,你认为为什么它们会发出声音?显然,学生无一例外都回答是动作。

改进方法:

1.将钢尺的一端用重物压住,起到固定的作用。

2.将钢尺的另一端用细绳穿过钢尺小孔,拉紧绑在桌腿上。

3.剪掉绳子靠尺寸的一端,使弯曲的绳子挣脱绳子的束缚,在空气中来回运动,此时,尺子发出了声音。

4.让学生画出绳子剪断前的图和剪断后的图,比较不发声的尺子和发出声音时尺子的变化。

设计思路:

1.用绳子拉紧,然后断开绳子,彻底与敲击、弹拨这些人为直接作用与物体的动作不搭边,以免学生错误的理解。

2.在看现象的同时,将其画下来,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六年级《放大镜下的晶体》制作大晶体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晶体。在本课最后有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大食盐晶体。制作步骤是:1.调制一杯浓食盐水;2.在木块上绑上一根绳子,绳子上挂一小块食盐晶体,并放入浓食盐水中;3.杯底会出现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残余晶体,继续将木块悬挂浓盐水中;4.重复上述步奏,再次加入浓盐水。根据这个节奏,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后,小食盐晶体会变成大食盐晶体。

对于这个制作过程,我发现有几点比较难操作:

1.绳子绑小块食盐晶体(市面上卖的食盐,即使大颗的食盐晶体直径3毫米左右,用绳子绑这样小的晶体,比较难,更何况学生)。

2.将易绑好的食盐放入饱和食盐水中,食盐不翼而飞。(食盐易溶于水,虽然饱和了的食盐水,但是放入这么小颗食盐后,它仍能溶解)。

3.即使以上两步都很理想得完成了,接下来滤去溶液中残留晶体,继续悬挂。此过程需要进行好几次,避免刚析出的晶体,只能过滤,比较繁琐。

4.时间周期长,几周甚至几个月。

综上所述,理论没有问题,实践成功案例凤毛麟角。

思考:能否将过程变得简单,但是实验现象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在上完这节课后,忘记倒的一杯饱和食盐水经历一周的自然蒸发后,杯底那一颗颗小钻石般闪耀的大颗食盐晶体出现在杯底。大的食盐晶体,用这样几乎没有操作的方法,也能得到,而且效果很好。

好实验,学生终身受益;坏实验,误导学生,成了伪科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给刚接触科学的孩子们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科学世界,让他们热爱科学,爱上科学课堂,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科学真理的品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更加积极思考所做的实验能不能通过实验更完美得诠释科学知识。让我们携手加入其中,分享快乐,为小学学科实验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责任编辑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