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的“良方”

2015-10-12 17:17覃贵珠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良方基础知识解题

覃贵珠

摘要:改革出创新,改革结硕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解题训练和剖析,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题良方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42-02

改革出创新,改革结硕果。新的一年,党中央的四个“全面”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走深化改革之路。同样,在我们这僻远、美丽的荔波风景区的中学里,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的“51035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爱发言到滔滔不绝,真真正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但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解题训练和剖析,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通过二十余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学校课改和学生实际,现提出几点初中数学解题“良方”。

一、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措施

1.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受到限制

很多初中生因为受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定势思维的影响和制约,就会导致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比如,小学数学问题的答案,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答案,但是初中数学习题中的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通过各种典型习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和深入解题能力的前提,与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正确理解基本知识内容,在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对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提升,展开拓宽联想。例如,教师在讲“绝对值”这一知识内容时,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并知道其原因,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二、教师要加强数学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注重学法教学,并采取以下指导方法。

1.加强预习指导

在课堂前,教师可布置预习提纲,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本内容,将课本知识通读一遍,然后细读加深理解,把课本上的定义、概念、定理、重点词和关键句等划出来,养成边算、边划、边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指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加强听课指导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听课指导,要求学生专心听课,认真听取教师所讲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听例题解法,听重难点剖析等。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发言,勤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此外,学生还要做好课堂练习,听取教师的讲评后,积极动手、动脑,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加强归纳总结与复习指导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针对各种类型的专题,教师要教会各类型习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和步骤,对解题思路相似的习题,要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初中数学中有效的解题方法

1.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掌握解题基本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单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掌握各种解题思路和技巧,学会如何解题。教师应强化思想方法教育,理解解题技巧的知识本源,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转难为易的解题方法

在解决难点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转难为易的解题方法,从特殊问题分散到普通问题中,将一个难点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然后通过这些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思考,再讲解几个小问题间的相互关系,该问题的解题思路为“先整体化部分,部分再组成整体”,这样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难题,此外,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掌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解题步骤,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联系和反思,并及时总结,不断提升。

3.巧妙地实现“数”与“形”的转化

比如,一方面通过画图的方法,利用图形解决抽象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利用直角坐标系能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问题,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加以解决,这种解题方法能更好地避免出现解题错误,让学生轻松地解决难题。

4.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题后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既能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情境,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后,就要制定一个错题本,认真思考出现错误的原因,并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对错题进行重新论述,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有利于思维的深刻性,提高解题能力。

5.采用一题多变法,深化学生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例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加强知识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利用变式教学,把问题的结论或假设条件作相应的变化,依据一定的梯度设计变式题。比如,学生在练习深化题、迁移题和铺设题时,可采用变式方法,将所学知识连成一体,串成一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区分相似概念,避免概念混淆;提醒学生一些解题误区,明确问题解答方向。

总之,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就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清解题思路,掌握各种有效的、典型的、有规律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帮助和严格训练,对问题进行发散、引申和开拓,让学生及时归纳和总结,不断反思,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曾卉)

猜你喜欢
良方基础知识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清律的基础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缓解腰痛有良方
写作得良方,下笔如有神
爱眼有道系列之八 夏日洁目良方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